素质教育与校长素质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与校长素质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与校长的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校长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一方面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导向和配套改革,创设适合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学校教育进行思想观念、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测评标准等一系列改革,建立起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在后者的诸要素中,校长的素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素质教育是通过学校实施的。校长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没有校长的组织和参与,实施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这是因为,素质教育改革是从教育思想到教育模式等一系列的全新变革,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否定,难度很大。只有通过校长的领导和组织,才能把全体教师团结起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克服困难和阻力;同时,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学校教育改革是学校中的一项全方位的整体改革,不是一个班级、一个教师就能够承担的,它必须由校长从总体上进行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因此,校长本人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校长主要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建立学校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建立这种机制的思想基础。中小学已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运行多年,与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这已成为制约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而校长思想观念的转变又是关键。只有校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加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引导和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使大家形成发展素质教育的共识,调动大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首先,校长要站在对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民族素质。今天的素质教育是直接关系到我国青少年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和实施“四化”规划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远景。其次,校长要在对“应试教育”弊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发展素质教育的现实紧迫性。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校长应从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发展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必要的选择。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胆识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会引起一系列观念、利益的冲突,工作的阻力和困难是相当大的。作为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校长,其一,要抵制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素质教育目前在社会尚未形成广泛共识,尤其是尚未得到广大中小学生家长的理解和认同。学校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其二,在实施素质教育之初,由于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需要一个过程,加之“应试教育”模式“惯性”的影响,素质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尽管从理论上讲,实施素质教育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但实施起来不会一帆风顺,甚至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评价质量的标准和人们的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因此,在当前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校长具有善于改革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这种精神和勇气从何而来?笔者认为,除了来自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外,更重要的是来源于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校长以坦然的心态、无私的精神投入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一定可以排除各种干扰,最终赢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在现阶段能否大胆实施素质教育应成为衡量中小学校长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胆略的一条重要标准。

三、领导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校长的能力是领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校长工作的职责本身对校长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校长具有较敏锐的洞察力。洞察力是一种善于发现新事物,并能透过现象,深刻认识事物本质及其发展方向的能力。校长的洞察力表现在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敏锐觉察和科学处理上。其二,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校长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学校内部涉及到每个部门和每位教职工;另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又超出学校延伸到社会和家庭。这就需要校长进行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协调,组合各种教育因素,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其三实施素质教育对校长的创造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有其基本规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把握其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但实施素质教育又没有统一的、适合所有中小学的模式,要求各校因地制宜,创出特色。可以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校长领导下教师集体的创造活动,校长的创造力对此有深刻的影响。首先,校长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校长的知识结构同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有区别的,它应是由政治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社会文化知识、业务管理知识和领导科学知识等组成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校长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一个教育实践家;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实践则会是盲目的。校长要掌握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运行的基本方式等。其次,校长也应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教育改革既给校长的工作提出了挑战,也给其提供了锻炼、提高能力、素质的环境和机会。校长只有积极投身于这一改革,才有可能提高自己,并为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科学的探索活动,需要校长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来保障其顺利开展。其一,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全新的改革,需要科学的决策、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力求稳妥,争取不失误或少失误。因为教育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无法或很难弥补的,因此,校长必须有科学的态度,要培养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遵循科学规律。其二,素质教育又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作为一校之长,既要对全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进行宏观决策,又要将决策贯彻落实到各个部门和每个环节之中,并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需要校长有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如何培养科学态度和务实作风?首先,校长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科学探索活动,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和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有一种“超越名利,务实求真”的追求。在实施工作中既要态度积极又要防止急躁冒进。既要果断决策,又要避免主观武断。其次,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如调查研究的方法。每所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是建立在对自身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校长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对本校原有教育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以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又如实验的方法,当对自己构思的改革方案或借鉴外地改革的经验感到不是很有把握时,必须运用实验的方法,先在部分班级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总之,校长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既不能神秘化,又不要简单化,更不要表面化。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校长应将其作为自己管理的重要目标,并抓住学校管理中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等基本环节,扎扎实实地推进,随时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工作部署。

收稿日期:1999—04—13

标签:;  

素质教育与校长素质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