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同时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并将之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性1 组织竞赛,激发兴趣
求知欲强烈,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是中学生的特性。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活动,以此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例如,在学习完《木兰诗》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小组进行竞赛,也可以进行个人比赛,竞赛内容可以有课文背诵,对指定段落进行背诵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接龙背诵。除了课文背诵,还可以进行翻译竞赛,对文章内容适当增减,描绘出最有趣、最生动的小组为胜。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积极了解文章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的精神和重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些竞争机会,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他们在竞赛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2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一个人会因为喜欢一项事物而去喜欢和它相关的,对于学生也是如此,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爱上一门学科,相反,如果学生不喜欢一个教师,甚至会连同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一起厌恶。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里师道尊严的现象。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 课后作业多样化,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检验课堂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课堂作业,通过灵活的布置课堂作业还能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是封闭式的,主要是要求学生默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等,这些作业设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开放性,实现课后作业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之后,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数学的现代汉语编写一个精彩的故事;再比如,学习了《羚羊木雕》之后,让大家针对这篇文章展开课后大讨论“这件事情究竟怪谁?”这样多样化的课后作业,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4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教学观念的革新,何谈教学行为模式的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了解语文教学内容,让他们愿意进行知识探究,教师把教学情感与态度融入到教学知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还要清楚的知道学习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可以采用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来。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实现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创设融洽氛围。让外界环境跟教学主体之间产生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多媒体运用于各个领域。教师也可以将其引入语文课堂,把静态、抽象的文字信息,用具体可观的图像形式,向学生们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还应注意,不能盲目地使用,而要找准切入点,选好时机,恰当地引入多媒体,从而避免满堂灌现象的发生。例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文章对于罗布泊昔日景象的描写,虽然很生动形象,但是作为缺乏游历经验的学生,很难想象罗布泊曾经绝美的景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罗布泊的图片或者视频,以及罗布泊的昔日想象图,让学生感受文字描写所真正表达的景象,另外,这篇文章还希望给后世鸣响警钟,重视自然保护,所以可以播放相关的实例,例如月牙泉近几十年的变化等等。这样利用多媒体,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还能具象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同时,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应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耐心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深入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
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课件真正高效地运用于课堂,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6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创设,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同时根据教学与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式,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老师可以创设表演教学情境,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课文中人物进行角色分配并扮演。在表演前,让学生揣摩各人物的语气和动作,然后在表演过程中,尽情地展现出来。这样,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自觉地对新课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属于中考必考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一切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为目标,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强化师生互动,结合信息技术,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 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2 邵薇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管理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3 韦沙沙.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4 杨婉玲.浅谈如何提高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228
论文作者:文家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罗布泊论文; 语文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