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暴涨与原油价格体系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油论文,原油价格论文,价格体系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世纪之交到现在,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波动和暴涨,国际原油价格体系的状况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模型的多值逻辑理论对10多种有代表性的国际原油月价在油价暴涨期中的动态数据进行了分析,依据它们相互隶属关系的变化,揭示了国际原油价格体系正经历着不易察觉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以乌拉尔油品为代表的俄罗斯原油价格趁国际油价的暴涨之机奋力蹿升,表现出对于欧佩克一揽子油价体系的超脱倾向。文章正是抓住这种苗头展开了讨论,指出传统的海湾型油气地缘经济格局正在经受着挑战,最终有可能出现泛亚油气地缘经济格局。这对中国来说,虽是一次抗争能源价格暴涨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调整中国油气能源战略的机遇。作为应对举措,文章就此提出了泛丝路能源通道与泛亚经济带的理念。
本文作者把各种油品相互的关系建立在多值逻辑的基础上,以模糊矢量(事实上每个矢量都包含着各油价隶属关系的完整信息)为单元进行运算,使原始信息得以完整体现。此外作者还将谱系分析建立在等价关系的基础上,较之通常只是将其建立在相似关系的基础上更为科学严密。这些正是本文在油价研究方法上的新颖之处。
一、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阶段性特点
从世纪之交到现今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展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为揭示出这阶段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特点,笔者对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原油定价体系中标定油价——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在这阶段的动态数据进行了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7月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见附表1。这八年多以来的欧佩克一揽子原油现货月价时间序列为一起伏波动的折线,为揭示其变化趋势,用六次多项式对其作了曲线模拟,结果见图1。
图1 欧佩克一揽子原油月价六次多项式曲线模拟
从六次多项式曲线模拟结果(=0.9599,高度拟合)看,这期间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经历了以下变化:
1.1998年欧佩克油价全年呈下跌趋势,从年初的14.421美元一路下跌至年末的9.691美元,跌幅达3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油价影响的余波未平,致使1998年的油价继续走低。时至1999年原油价格在整体上呈恢复性回升,12月达到24.765美元,创下新世纪到来之前的油价新高。国际原油价格就这样在持续走高的趋势下迎来了21世纪。
2.2000年至2003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处于高价位波动中。进入新世纪第一年的多半时间内油价呈增长趋势,到2001年9月基本保持在25美元左右的高位上。2001年10月原油现货价格经历了一次大幅度下滑,从9月的24.28美元下跌到12月的17.53美元,三个月内跌幅达6.75美元。这显然是受到9·11恐怖事件的影响。2002年1月油价缓慢回升,3月开始快速走高,7月突破25美元关口,经过半年的时间于2003年1月突破30美元大关。将以上两个阶段联系起来,可看到1998年至1999年这个历时两年的油价大落大起旋回是2000年至2003年这个油价高位波动期的前奏。
3.2004年前四个月油价缓慢提升了2美元—2.5美元后,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从5月开始迅猛抬头一路飙升,到10月份突破45美元。2005年6月又突破50美元,2006年7月继续升到68.975美元。可以说,自2004年4月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上的现货价格进入了暴涨期。其量值特点是油价翻了一番有余,原油价格较之高位波动期高出一倍以上。如将2000年至2003年的高位波动期看作是原油价格暴涨期到来的前期酝酿,那么可将1998年至2006年的原油价格变化分为两个阶段: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为一个阶段,2004年3月以后为另一个阶段。
从散点图上看,2004年4月以前月油价散点在纵向上相对紧靠,而此后月油价点在纵向上相对远离。这反映出2004年4月以后国际油价加大了暴涨势头。此前月平均涨幅为0.85美元/月,此后为2.26美元/月,平均涨幅相差2.67倍。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月平均油价为22.49美元,样本均方差为6.46,而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月平均油价为49.33美元,月平均油价较前者高出一倍多,样本均方差为10.15,也较前者高出许多。这些都表明2004年4月犹如一个分界点,此后国际原油价格启动了一路飙升的势头,这在多项式模拟曲线上看得很清楚。因而,我们可以把2004年4月看作是国际油价暴涨中的飙升起点。
本文关注的重点是这两个阶段国际原油价格体系的变化,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与其他主要油价的相互关系怎样,下面将予以详细讨论。
二、方法
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国际上最具影响的十种原油自1998年1月至2006年7月以来的价格动态数据进行了处理,尝试用它们相互隶属关系的微动变化揭示国际原油价格体系的变迁苗头。这十种原油是:欧佩克一揽子原油、WTI原油、布伦特原油、迪拜原油、阿曼原油、米纳斯原油、乌拉尔原油、大庆原油、塔皮斯原油和卡宾达原油。所用方法的要点是:从不同阶段的模糊隶属关系的对比中,揭示出原油价格相互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并给出合理的经济解释。
下面是文中所用模糊数学模型方法概述(徐海燕,2005):
表中所列十种原油价格两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可用相关系数矩阵完整地描述出来,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能反映出多个变量两两之间对应关系的二元关系阵(Айвазян,1998)。通常是在相关系阵的基础上用R型聚类的方法,来揭示矩阵元素之间复杂的谱系关系。
数学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在等价关系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类才是一个严格的分类。
若用R表示某种关系(例如相关关系、相似关系、从属关系等),所谓等价关系是指在这种关系中,下面三个条件同时成立,即:
1.对称性:如矩阵的任两个元素u、v有,
uRvvRu
则称关系阵R满足对称性,或称该阵为对称关系阵。在对称关系矩阵中,矩阵元素对于对角线来说是对称的,其转置与其自身相等。
2.自反性:在矩阵R中任意的两个元素u、v有,
uRv且vRuu=v
则称关系阵R满足自反性,或称该阵为自反关系阵。在自反性矩阵中,对角线元素值为1。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关系叫做相似关系。
3.传递性:在矩阵R中任意的两个元素u、v、w有,
uRv且vRWuRw
则称关系阵R满足传递性,或称该阵为传递关系阵。传递关系阵自身相乘等于其自身,这时有,
=R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关系叫做等价关系,它是揭示谱系关系的充要前提。
相关系数阵显然是满足对称性的,由相关系数的求算公式知,
=①
同时,相关系数阵也显然满足自反性,这是因为其对角线元素值
=1
但相关系数阵并不满足传递性。因而直接在相关系数阵上进行的聚类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谱系分析是不严格、不完备的,往往具有多解性。为使谱系分析进行得更为科学和完备,需要对相关系数阵进行一番改造,使传递性也同时得到满足。模糊数学提供了一种求传递闭包的方法,能将相似关系阵转变为等价关系阵(李安华、吴达,1987)。这正是本文求助于用模糊数学模型来分析讨论问题的原因。
模糊数学的理论和运算法则是建立在多值逻辑的基础上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用在[0,1]区间上取值的隶属度表示的。模糊矩阵使用表示,其元素的值为隶属度。模糊传递闭包阵是在模糊相似阵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关系数阵的元素是相关系数,在[-1,1]区间上取值。往往用以下变换:
使相关系数阵的元素值与模糊隶属度的定义(汪培庄、韩立岩,1989)相符合。
将这样改造过的矩阵作为在其上施行模糊运算的初始阵。应该指出,能反映出模糊数学特点的,不是这些经变换得来的初始阵本身,而是随后在其上所施行的模糊法则运算以及经模糊运算后所得的结果。
因本例中无负相关系数,故可直接取相关阵R为模糊运算的初始阵。
模糊数学提供了以下模糊运算法则,将模糊相似阵转变为传递性也得到满足的模糊等价关系阵。
“∨”表示取上确界,即a∨b=max(a,b),取两者的最大值;
“∧”表示取下确界,即a∧b=min(a,b),取两者的最小值。
这是模糊关系运算的一个基本法则,它不仅使矩阵在经过乘积运算之后,其所有元素都仍然落入[0,1]区间之内,且应该说,他对模糊隶属关系作了实质性的反映。它是以行矢量为单元进行运算的,矢量较单一的变量包含着更多的信息,事实上每个行矢量都包含着相对应的有驾驭其余油价的隶属关系的全部信息。
三、从国际油价谱系关系变化看乌拉尔油价的独立趋势
按上节的讨论结果,将此期间的国际原油价格动态数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处理:即油价高位波动阶段(以油价回升作为前奏,自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和油价暴涨阶段(自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首先在这两个时间段的十种主要国际原油现货月价原始数据阵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模糊关系阵,进而用上面叙述的最小传递闭包的方法求得他们的最小传递闭包阵(徐海燕,2005),并据传递闭包分别绘制出它们之间隶属关系谱系图(李安华、吴达,1987),然后对这两个阶段的隶属关系谱系图进行比较,找出差异,进行合理的经济解释。
(一)油价高位波动阶段十种主要国际原油价格隶属关系谱系图
十种主要国际原油现货价格自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的原始数据见附表2。
先建立其模糊关系阵,并用平方根法求得其传递闭包。以下是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十种原油现货价格的最小传递闭包以及由谱系图做出的讨论②。
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十种原油现货价格的最小传递闭包:
由此最小传递闭包作得相应的谱系图如下:
图2 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十种原油现货价格谱系图
这张谱系图反映了国际原油现货市场十种主要原油现货月价的隶属关系,对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的国际原油现货市场原油价格体系的轮廓作了勾画。从中可以看出,在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恢复性增长和高位波动期间阿曼和迪拜原油价格关系最为密切,以0.9988的极高隶属度相互依存,其次为布伦特原油价格以0.9972的次高隶属度隶属于欧佩克原油价格。这四者结为欧佩克—阿曼—迪拜—布伦特油价组(它们之间的隶属度为0.9969),成为当时国际原油价格的核心。乌拉尔原油价格及西德克萨斯原油(WTI)价格以0.9919的隶属度从属于这个原油价格核心。这时,乌拉尔原油价格较卡宾达、塔皮斯、大庆、米纳斯等原油价格都更加靠近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下面可以看到,在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期中,这种关系起了变化。
(二)油价暴涨阶段十种主要国际原油价隶属关系谱系图
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十种主要国际原油月价原始数据见附表3。
用平方法求得的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十种原油现货价格的最小传递闭包(求法同上)如下矩阵。由此最小传递闭包作得相应的谱系图(如图3)。
图3 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十种原油现货价格谱系图
在这第二张谱系图上,则可看出,在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期间,尽管阿曼、迪拜仍以最高的隶属度相互依存,其他原油价格的相互关系已发生了变化。这10个国际原油价格的相互关系出现了以下变化,欧佩克油价与布伦特油价仍以次高隶属度(0.9965)相聚集。但这时是经过与西德克萨斯油价(隶属度0.9955)连接后,再与阿曼、迪拜油价相连接的(隶属度为0.9930),结成比前一段较为松散的核心。此后,按隶属度的大小依次下来是大庆、米纳斯、卡宾达、塔皮斯,最外层是乌拉尔。乌拉尔原油价格在整个油价体系中,以最小的隶属度(0.9910)隶属于欧佩克油价组。这里需要说明,各主要原油价格一直处于大一统的局面中,它们之间的隶属度必定都是相当高的。当我们在考察相互关系的变化时,重要的不是隶属度的绝对值,而是相对的隶属顺序的变化。从大一统的价格关系的亲疏微动中看到相互关系的重组苗头,把握国际原油价格体系的演化走势。这里最为显眼的苗头是,在油价暴涨期中乌拉尔原油价格较之卡宾达、塔皮斯、大庆、米纳斯原油都更加远离欧佩克一揽子原油,表现出更多的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由此可看出乌拉尔原油价格对于欧佩克油价体系的离心趋势。
突出表现在乌拉尔油价以高出欧佩克油价的涨幅步步蹿升。时至2005年的4月油价又从此前出现的最大峰值上跌落了下来,且乌拉尔油价自2004年4月超越欧佩克油价以来,他们的油价几乎重合,可视为这个大变化中的一个小的油价变化旋回。此后为另一个旋回。这时我们有了更多的数据,将这段时间单独地做了一个聚类。
(三)补充讨论
2005年4月后我们有了更为完整的数据。除以上十种原油价格的延伸数据外,又取得了中亚田吉兹油品数据和委内瑞拉的蒂亚油品数据,一共十二种原油价格数据见附录表4。
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国际上十二种原油价格传递闭包见下矩阵。
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国际上十二种原油价格隶属关系谱系图见图4。
图4 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十二种原油现货价格谱系图
不难看出,一年多以来,乌拉尔原油以0.9965的高隶属度牵动着田吉兹油价,又以0.9950的隶属度包容布伦特油价,而这个隶属度高于欧佩克对于阿曼和迪拜的隶属度(0.9936)。乌拉尔原油价格还以0.9934和0.9923的隶属度包容卡宾达和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而这后两者对于欧佩克油价的隶属度只有0.9922。乌拉尔油价正在挑战欧佩克一揽子原油在原油价格市场的中心地位。应该说,当前国际原油价格体系中的多中心化倾向是俄罗斯在打着头阵的。
四、油价暴涨与俄罗斯原油价格的高位蹿升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在油价暴涨期一向低于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的乌拉尔原油,一改常态,变得屡屡高于欧佩克一揽子原油。特别是在2004年9月、10月和2005年3月乌拉尔原油现货月价分别高出欧佩克一揽子原油3.43、3.37、4.51美元。这在下面的两种油价的对比图(图5,为了体现出两者的变化规律,同时在此图上配上了六次多项式模拟曲线及其表达式和能反映其拟合优度的值)上看得十分清楚。为了能做出准确的数据对比,下面列出了相应的对比表。
由表1和图5可以看到,在每个峰值跃升区乌拉尔油价都以比欧佩克一揽子原油更大的增幅跃升。第一个大的峰值跃升区出现在2004年的7月至10月,这时欧佩克原油价格由7月份的36.29上升到8月份的40.27,跨的是一个大步;接着有一个小的喘息,9月份上升到40.36,较之8月份仅上升了0.09美元;接着于10月份达到48.74美元才又跨出大步,大小步间隔着上升。而乌拉尔原油却是连续迈出大步,由7月份的36.62美元跨到8月份的42.03美元后,接着又马不停蹄地上升到9月份的43.79美元,于10月份达到了48.74美元,月均上升4.04美元,而此时的欧佩克却月均上升2.91美元。至此,乌拉尔油价已高出欧佩克一揽子油价3.37美元/桶。
第二个大的峰值跃升区出现在2005年的1月至3月。这时欧佩克原油价格由2005年1月的40.24上升到3月份的49.07,月均上升4.415美元。而乌拉尔油价由1月份的41.74美元跨到3月份的53.58美元,月均上升5.92美元,在峰值顶点乌拉尔油价高出欧佩克油价4.51美元。可以说,在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期中乌拉尔油价不受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国际标准油价)的束缚。相反它正好把握时机做到超高位跃升,这是普京政府既定的原油高价出口政策的表现。乌拉尔原油在国际油价暴涨期间乘高价位跃升出口原油之势调整了与欧佩克一揽子油价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是国际原油价格体系中的一个新动态。
五、俄罗斯对现有国际石油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
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兴起势必对现有国际石油地缘经济格局产生影响。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在执行影响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的方针,为达到这个目的,普京政府一直在用强力政治手段和政府职能调控其国内的石油生产和出口政策,使其国内的私有石油产业处于从属地位,以便在石油出口上做到众口一词地喊出高价位,并筹划在俄罗斯境内设立石油交易所,逐步建立以卢布为结算单位的“新欧佩克”联盟,摆开了与欧佩克一争高下的架势。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俄罗斯能否如愿?是否有能力左右国际原油定价体系?欧佩克能实现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调控,是因为欧佩克手上有近3000多万桶/日产能实力(1998年1月及2004年7月曾两次达到日产2750万桶),能够在非常时期做出日减产或是增产几百万桶的应急反应。1973年在第4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对美国及西方国家支持伊拉克做出石油禁运反应,日减产500万桶展示了欧佩克左右国际原油价格体系的实力。而俄罗斯当前的最大产能约1000万桶/日,经受不住几百万桶/日的增产或减产震动,应该说目前俄罗斯还不具备左右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的实力。再说,当前俄罗斯原油价格的高位攀升是以乌拉尔原油价格原本就比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低出五至六美元为起点的。但乌拉尔原油价格低于布伦特原油价格是因其油质不如布伦特原油,要提高俄罗斯出口原油的品质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办得到的,仅除硫一项就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还需要一个实施过程。所以,俄罗斯要左右国际原油价格体系,在近期还只是一个愿望而已。
但近期不能如愿,不等于说长此以往就不会有那么一天的到来。俄罗斯毕竟是一个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和油气开发技术成熟的资源出口型大国,有着巨大的潜在油气产能。目前它已是“世界上三大的产油国之一,现已投入开发的油田有1100个”(金衍泰,1997),到2010-2020年其原油产量有望超过5亿吨。俄罗斯巨大的原油储量是其实现取得国际原油价格调控权愿望及实施高价位石油出口战略的强力后盾。近年,欧佩克在用限产和增产手段调控原油价格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从2004年7月起欧佩克共实施了五次增产都没能抑制住这次油价的急速攀升势头(梁琳琳、齐中英,2007),即已表明了这一点。此前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石油价格暴跌,欧佩克是通过俄罗斯的配合限产(还有墨西哥等国家)才得以实现其限产促价的愿望使油价转跌为升(黄运成、陈之滨,2007)。由此可见,欧佩克在国际原油价格的调控中日益力不从心的同时,俄罗斯却日益显露出自己参与国际原油价格调控的能力。2006年7月在圣彼得堡G8峰会期间,普京提出一项世界能源供给、消费及定价体系的改革方案,锋芒直指沿用已久的由欧佩克控制的原油供应和定价体系,这是俄罗斯向世界发出的决心参与并改变原有石油价格体系的一次宣言。
这些年由于原油出口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由此俄罗斯积累了充足的资金为其更新陈旧的油田设施和扩大原油产量开足了马力。与此同时俄罗斯不仅在极力挖掘西西伯利亚油田潜力以扩大原有油区产量,而且正在极力开发东西伯利亚油田、远东油气田和沿里海油田。加之政府的强力政策导向,俄罗斯参与国际原油价格调控的实力和能力在日益加强。面对欧佩克对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的控制能力日益减弱,难说在将来有朝一日正倾力实施能源超级大国和能源出口兴国战略的俄罗斯不会在国际原油价格体系中起到影响全局的作用。2006年5月10日普京总统发布国情咨文时称,“俄罗斯作为石油出口大国应当建立自己的石油交易所”(张娥,2006);10月20日俄罗斯石油期货在纽约市场挂牌促使“乌拉尔”石油交易与Brent脱钩;在彼得堡建立拟于2007年底运营的以卢布为结算货币的国际石油交易所等,都是其重返石油大国行列的重大步骤。
欧佩克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其成员国大都是单一的石油出口型国家,石油几乎是其国家的独根命脉,国家的兴衰与命运都拴在了石油收入上面。它在施展国际油价调控能力的同时,也不时要为油价过高会影响市场需求量,油价过低会直接影响收入而苦恼不已。而俄罗斯,尽管现在实行的是石油兴国战略,但它却是一个全面经济型国家,有完整的经济体系、齐全的产业部门、强有力的科技研发机构,有能力支撑起国家的独立发展和保证国家的战略安全。仅就出口而言,它也不是躺在石油出口上,除此之外,还有军火出口、其他矿产资源、电力和尖端科技产品等出口,大有回旋余地。与其说资源出口是其兴国战略,不如说是其在一定时期的权宜之计。再者,欧佩克是利益联盟。正因为这样,其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区别也往往造成其内部矛盾,例如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产能高,人均油量多,收入可观的国家有较多的富余资金投资到国外资本市场,当油价走高过多也会直接损害其自身在国外的利益,这时就会在OPEC内部力主增产压价。而对于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人均石油拥有量相对较少的国家来说,一般没有多少国外投资,因而一般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相反会认为过早压价会直接影响其收入,会叫喊增产压价还不到火候(单卫国,2000)。2006年10月在国际油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欧佩克决定每天限产一百万桶,可在这一百万桶限产额度的分配上欧佩克成员国各自强调自身困难即为一例。委内瑞拉申诉因推行贫民计划导致国内财政紧张,限产会使本已处于困境的财政变得更为困难;尼日利亚则辩解这几年其生产量一直低于预定计划,无限产余地;伊朗则强调因国内大量补贴消耗了国家大量资金,限产会过于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伊拉克则因战争造成石油生产环节破坏,战后恢复国家建设是当务之急,更是理直气壮地声称应是增产,而不是限产。如欧佩克不限产国际油价仍将继续下跌,会影响包括沙特和科威特在内的切身利益。权衡之下,沙特和科威特不得已承担了全部减产,被媒体称作“作了自我牺牲”。这表明,这种利益联盟自身已孕育着使联盟趋于离散的因素。而俄罗斯则是单一行动体,一切自主行事,没有这种矛盾的困扰。两者的较量中,在一些方面俄罗斯还有其独到的优势。
2007年4月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了世界天然气出口国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尽管会上由伊朗提出受到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极力支持,又同时受到多方反对的关于创建“天然气欧佩克”的倡议最终未能列入会议进程,但在俄罗斯的周旋下仍然通过了一个能为多数接受的折中方案——建立一个探讨天然气定价问题的组织。此组织由论坛16个成员国的能源部副部长组成,并确定将于2008年在俄罗斯举行的下届会议上通过有关细节加以公布。实际上这是一个缓冲,是组建一个如伊朗、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所主张的全球能源卡特尔的一个过渡。有意思的是,这一消息首先是由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当天透露的,表现出俄罗斯对此事的高度关切。建立全球性能源卡特尔组织对俄罗斯这个世界第一天然气生产与出口大国无疑十分有利。欧佩克数十年来一直控制着国际石油的定价机制,且四分之三的天然气价格是根据石油价格确定的,即天然气定价实际上也是受着石油OPEC组织的控制。今天,天然气输出国已经为自身利益联合起来,这无疑是对石油OPEC组织的挑战,他们要改变天然气定价的老规矩。值得注意的是,拟议中的“天然气OPEC”组织中的五个骨干成员国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和卡塔尔,除俄罗斯外,其余四个全是原石油OPEC组织的成员,不能不说,石油OPEC组织正受到动摇。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所谓石油地缘政治实质上反映的是石油地缘经济利益。俄罗斯为追求经济利益所实施的石油兴国战略和能源出口超级大国战略势必会引起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国际油价体系的变化。正如有的学者所概括的那样,历史上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现在经历了墨西哥湾格局和波斯湾格局的演变。前者是美国的一统天下,后者是欧佩克的垄断局面(黄运成、陈之滨,2007)。由于俄罗斯作为石油大国在复兴,这对国际原油地缘经济格局将会有什么影响?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六、国际能源格局变化与中国能源战略调整
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调整油气能源战略的新机遇。我们应该辩证地看问题,从事物的一面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从它的当前看到它的长远。俄罗斯想摆脱欧佩克的控制,当然考虑的是其自身的利益(利益的最大化),但也会出现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效果。首先,会因出现欧佩克定价体系的对立面,而使欧佩克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这无疑会对平抑油价,遏止油价暴涨势头起到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因为我们需要与之抗争。但由于俄罗斯趁机影响国际原油定价体系引发国际油气资源格局的动荡及变化,却又为中国提供了一次调整油气能源政策的战略机遇。俄罗斯与欧佩克抗争,在欧佩克的压力下,它会极力发挥其地缘优势,联合利益伙伴共同抗争。最大的可能就是联合里海沿岸油气带(斯丹妮、王骏、张艳秋、谢波,2002)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以及伊朗等西亚国家,构筑一个新的油气经济带,结果会营造出一个内陆油气生产和供应中心。这在客观上又是对我们有利的,因为在中国西部周边形成的油气生产带和供应中心势必会寻求打通亚洲腹地的东向能源通道,中国是其必经之路。
当我们为能源问题而多费周折之际,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我们没有忘记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当世界海洋通道还没有开拓之前,丝绸之路曾是世界史上的第一条国际大通道,它促使过第一次世界经济和文化大交流,促使了中国古代的延续繁荣,将唐代的国都长安造就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大都市,而且促进了欧洲的文明进步和中亚及西亚的长期繁荣。只因近代海路开通,丝绸之路才被世人冷落一旁,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沉睡之后,出人意料地显示了其作为能源黄金地段的优势。不仅它所经的中亚、西亚和里海沿岸是油气资源宝库,就是在中国境内丝路所历经的每一个盆地也都是油气资源聚宝盆。2006年从中国西部各大盆地不断传来的发现新油气田的捷报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今,当海洋能源通道危机莫测,变古丝绸之路为今日能源通道就成为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战略选择。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渊源国,应在大力开发大西北的同时,强化振兴丝绸之路、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使之与中国西部周边接轨变古丝路为今日之国际能源大通道。10亿吨级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为中国东部油田的开发带来新的希望,如果在东西两个方向上同时开展油气资源开发就可将东西两头连通起来,使西来原油直通海洋。加之将正引人注目的喀喇昆仑能源通道也一同开拓出来,那时呈现在世界面前的将是一个泛丝路能源通道,它支撑起的将是一个泛亚能源地缘经济带。到时包括管道运输在内的国际石油陆地运输的地位将突出出来,马六甲和霍尔木兹海峡不再会是唯一的能源通道依托,其作为能源咽喉的地位将降低。对中国来说,能源通道的安全系数也将会大大提高,在陆地上对付不测事件总比在海上对付不测事件要容易得多。
国际油气供需格局从来都是由供方和需方两个方面构筑起来的。当今,一方面,油气生产的主力国家——波斯湾各国、里海沿岸各国都在亚洲,俄罗斯的主要产油地也在亚洲(同时它也是沿里海国家);另一方面,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日本以及世界第六大石油进口国韩国和日益兴起的另一个石油进口大国印度都在亚洲,亚洲势必将成为国际油气供需格局的重心。泛丝路能源通道正好与之对口,西东承接将贯通东北亚和东南亚,结果是将催生出一个泛亚经济带。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亚洲时代的到来,中国将无疑是这个泛丝路能源通道承前启后的枢纽。至于说到泛亚经济带中国将是当之无愧的主导,古丝绸之路作为世界经济和文化沟通的辉煌篇章已被载入世界史册,在今天泛丝路能源通道会为创建和谐世界写下更为辉煌的历史篇章。
数据来源:中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截止于2006年7月。在此向田大地老师的大力支持,表示深切感谢。
注释:
①。
②谱系图的制作方法:在最小传递闭包的基础上,可建立隶属关系谱系图。第一步,在这个传递闭包阵中找出其最大值0.9988,从其所对应的行与列可知这是阿曼与迪拜油价的相互隶属度,我们不妨将其定为第1组,观察其所在的行矢量(或列矢量):
迪拜:0.9969 0.9919 0.9969 1.0000 0.9989 0.9878 0.9919 0.9878 0.9886 0.9897
阿曼:0.9969 0.9919 0.9969 0.9989 1.0000 0.9878 0.9919 0.9878 0.9886 0.9897
除表明他们的相互隶属关系的对角线元素(为“1”者)所对应的值相对调外,其他元素是完全一样的,这表明当他们在连成为一组之后,与其他元素之间有完全一样的隶属关系,因而可以将其中一个去掉。例如将阿曼去掉,即将其所在的行与列划去,迪拜将成为迪拜—阿曼组,以“组”的身份继续参与谱系关系的建立,矩阵也随之降了一阶。将第1组资料列于谱系表,接着在这个降了一阶的矩阵中寻找出最大元素0.9972,它表示欧派克与布伦特的隶属度,得到了第2组后也按照以上方式进行处理,矩阵又降了一阶;继而得到了第3组,隶属度为0.9969,它表示的是阿曼和布伦特的关系,实际表示的是第1组和第2组的隶属关系。照此办理下去,直到连接到最后一个元素。
标签:油价论文; 原油论文; 石油论文; 石油输出国组织论文; 国际原油论文; 原油投资论文; 原油期货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原油分析论文; 能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