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尤其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车辆整体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切实满足居民对交通的需求以及时代发展趋势,公路项目日益增加。在其使用和建设过程中,养护工作逐渐受到公众的重视,其可以延长使用年限、提升公路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需要切实做好养护工作,合理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发挥公路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路养护;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1 强化公路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1.1 维持良好路面状态,节约养护资金
公路预防性养护与传统的养护方式不同,其通过结合施工经验以及道路老化的基本理论作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与施工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在最为合适的时机对道路进行精准养护。由于养护工作开展十分及时,方法又科学和准确,所以大大提升了养护的效率的同时也维持了路面的质量,从而降低了公路的维护成本。比如说,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铺装完成后,如果持续使用 20 年,期间不进行任何维修与养护,那么会彻底损坏无法使用,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翻修才能够继续使用。而如果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措施进行养护,其往往只需要在 10~15 年的时间段内对路面进行阶段性的修补养护,同时再使用沥青混凝土罩面,就可以继续使用 15 年,综合使用年限可以高达 25~30 年,且 15~20 年这段时间的路况条件也十分优秀,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经济效益。
1.2 保持路面情况,降低行车成本
我们常常用行车速度来对路面质量进行判断,并作为主要指标来评判养护的实际效果。一般来说,管理养护质量如果非常高,其往往意味着养护管理的效果十分突出且综合经济效益令人满意。反映到行车成本方面,就是行车成本低、行车速度快、磨损程度轻以及耗油量更低。相反,如果路况质量不好,行车成本就会增加。通过结合实例对比就不难发现,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落实水平将直接影响公路的行车成本,如果过分重视后期维护而忽视了阶段性养护,其必然会增加行车成本,同时降低公路的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加强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3 提升道路综合使用寿命
预防性养护不仅仅可以有效推迟路面的老化时间,同时对于延长道路的绝对寿命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根据SH RP 计划预测模型不难判断出,当道路在使用周期内开展过 3~4 次高质量的预防性养护时,其综合使用寿命将延长 10~15 年。根据加拿大等国家的实例来看,当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进行类似的养护时,其综合寿命的延长效果甚至可以继续增长 50% 以上。由此可见,预防性养护在提升道路综合使用寿命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同样也是提升我国道路施工建设水平,维护道路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2 预防性养护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具体应用
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在公路养护过程中,若提高旧公路路面沥青材料的使用效率,则可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特别是那些使用沥青混凝土的道路,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功效,还可以通过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减少材料的用量,节约养护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该技术的原理是将旧沥青路面经再生专用设备的处理后,与新材料进行混合而重新铺筑于路面的工艺。根据我国公路路面状况,其具有的病害有泛油、裂缝、车辙等,这些病害本身呈现离散性,运用厂拌再生方式,合理调整集料与结合料配比进行再生。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必须在路面干燥和路表温度在 10℃以上,避免在雨天与雨后进行,这对病害的预防效果将十分有效。
2.2 稀浆封层技术
对于稀浆封层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表面罩面时与原路面黏结牢固,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与封水效果。=对该技术在公路路面中应用,需要搅拌乳化沥青、水及各类添加剂等。待原料搅拌均匀后进行路面铺设,以此实现预防性养护的目标。在使用该技术时,主要是针对那些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小的裂缝,以达到较好封闭该裂缝的效果,避免路面表面的水下渗到路基中形成水破坏。另外,该技术可应用于公路路面不严重的裂缝、渗水及病害过程中,在有效防止病害溶蚀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在施工前保证基层与透层沥青质量的合格,待基层表面清扫处理干净后进行实施,否则将会影响基层与封层之间的黏结力,引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2.3 采取微表预防性养护技术
对于这种技术来说,是一种较先进的养护技术,主要针对沥青混凝土公路。针对这种防护技术来说,主要目的是防护,能够发挥较强的防御效果。当道路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微表预防性养护措施,对其进行修补,避免路面损坏现象更加严重。在采取微表预防性养护处理技术的过程中,主要使用多种类型原材料的混合,依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对路面问题进行处理。
2.4 回收利用沥青技术
我国当前沥青能源数量较少,只有通过回收利用的技术,才可以进一步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对整体成本严格控制和管理。但在正常的情况下,我国在开展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过程中,都是对路面进行修正,但这中方式会浪费的大量的资源。另外,对于一般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基本建设成本都较高,在实际维修的过程中,也将损坏路面挖掘后丢弃,这样不仅会对公路环境造成影响,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所以,回收利用沥青技术主要是对废弃沥青材料进行二次利用,在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同时,减少养护工程的成本,从而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合理性。
2.5 边坡预防性养护技术
边坡作为公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设施,也许要做好相关的维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等造成公路通行障碍并损害公路路面。边坡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有植被覆盖法和浆砌片石法。前者主要用于一些原始边坡较为稳定、坡度较为平缓并且适合植被生存的边坡上,它主要的优点是绿色环保,符合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且具有一定的边坡防护能力。后者的适用范围更广,尤其是在一些长期浸水的边坡中,经常采用浆砌片石的防护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通常会在浆砌片石的边坡外缘在增加一层防护网。
2.6 排水系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公路的排水系统是保持路面和路基性能的一个重要设施,因此也要做好其相关的养护工作。公路维护人员要做好排水系统的巡查工作,并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在一些特殊的时期,比如林间公路秋季落叶时、洪水易发区域等,应该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的作用更加显著,合理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公路危害,及时发现公路在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避免公路过度损坏,延长其使用年限和运输质量。我国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也要在今后的养护工作中,经济完善养护体系、创新养护技术,引进先进的养护理念,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曹晖.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7(17):144+146.
[2]王海龙.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1):122-124.
论文作者:刘锋,周和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预防性论文; 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