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中医医院 湖南永州 426100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ICU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11.1%、95.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8.2%、26.7%、75.8%,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GOS评分为(3.2±0.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0.2)分(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气管切开;ICU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为外科常见病,临床上多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研究显示,气管切开术后若不采取有效的护理则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故而,重视对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干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为了解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ICU护理效果,采用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两种方式对收治的患者进行干预,且效果显著,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61岁,最大78岁,平均(69.5±3.6)岁;其中脑干损伤5 例,硬膜下血肿 6 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 7 例,硬膜外血肿8 例,广泛脑挫裂伤19 例;对照组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9岁,平均(68.7±4.2)岁;其中脑干损伤5 例,硬膜下血肿 7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 8 例,硬膜外血肿8例,广泛脑挫裂伤17 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开展后续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包括对室内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加之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故而部分患者家属极易产生焦虑、担忧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指导的重视。让其了解气管切开治疗的有效性及护理干预的重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2)体位护理。术后1-2d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可适当抬高床头,同时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轻扣患者背部,另外,护理人员应全面检查患者的颈部及套管,以防套管脱出、挤压等现象发生。
3)吸痰护理。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吸痰处理,吸痰时应选用最佳吸痰管,且应在吸痰前及吸痰结束后给予患者高流量氧气吸入处理,吸痰时应将压力设置在合理范围内,通常应设置为150mmHg,吸痰时间通常应控制在15s,吸痰过程中应做到动作轻柔、准确,并且应认真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4)切口护理。气管切开后,护理人员应利用无菌纱布对患者皮肤及套管间的部位进行覆盖,以防切口刺激。同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分泌物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换药处理,确保切口干燥、清洁;在进行切口换药时应合理固定套管,预防脱管。此外,还应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线松脱、渗血等异常现象发生,若出现上述现象则应及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的GOS评分展开比较。
1.4GOS评分标准
5分:患者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4分为轻度残疾,患者虽有残疾正常,但不影响其生活;3分为重度残疾,患者伴有较为明显的残疾症状,但其意识清醒,需在他人协助下生活;2分为植物生存状态,1分为死亡[1]。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 ±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同时分别展开t与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GO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GOS评分为(3.2±0.3)分,对照组患者GOS评分为(2.0±0.2)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中5例患者死亡,占11.1%,对照组45例患者中12例患者死亡,占26.7%,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40例存活患者中3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切口感染,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33例存活患者中4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切口感染,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40例存活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0%,对照组33例存活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5.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为ICU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患者多伴有呼吸道不畅、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舌后坠等现象,故而极易出现缺氧、窒息现象,死亡率较高[2]。因此,为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呼吸功能正常,临床上逐渐将气管切开术应用于该病患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气管切开术极易发生意外,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病情较重,因此,极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因此,气管切开术后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患者病情较重,因此,部分患者家属难以接受。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干预的重视,让患者了解病情的严重性及治疗的有效性,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使其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同时通过给予患者体位护理、气道湿化护理、吸痰护理、切口护理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还可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帮助。
本研究中采用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及GOS评分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5)。这就表明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云,王萍.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1):445-445.
[2]耿学瑶.浅谈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6):332-333.
[3]任佳蓉.浅谈ICU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8):348-348.
论文作者:唐国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气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