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较为快速的,这就使得政府能够在水利工程方面增加投入,水利工程的数量自然也就增加很多,但施工中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能够有序进行,施工管理就必须要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使得施工技术满足需要,施工安全得到保证。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措施
一、水利水电工程内容及特点
1、内容
建立组织。在工程项目开始时,施工企业会请专门负责项目的经理人全程负责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项目经理在接受任务后要对项目中所有人员的职责进行划分,将责任落实给每个人。项目部门在了解项目内容后,按照甲方的要求和标准进行项目建设流程的计划安排;计划制定。在制定计划时需要根据施工对象、施工内容等进行施工计划的转化,既确定好施工过程中的面,也确定了施工过程的点,通过点与面的完美结合保证施工顺利开展;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控制目标包括进度目标控制和质量目标控制,要保证这两项目标与工程总目标一致,但是目标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在设计控制指标时要以动态角度出发;总结经验。每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后都要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问题的归纳与总结,对于好的地方要保持,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改正,以方便项目的优化管理。
2、特点
施工过程复杂。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指以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为目标的项目工程,是系统性强、综合性强的项目。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单项工程非常多,工程量也非常大,涉及工种多。有时多个工种需要在同一时间进行施工,容易相互发生干扰,这需要管理部门对施工步骤和过程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动态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涉及到投标、人力准备、合同签订、施工管理、项目验收等多个环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许多过程是动态的,在施工管理时如果遇到突发问题需要结合前期施工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动态管理的优势是可以实现资源整合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有生产经营和社会公益两类功能,中央对各地方的水利水电工程有总的管理调度的权力。这种管理体制使地方缺乏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的自主权,中央难以全面了解地方的具体情况,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出现一些管理问题。责任不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是主要的问题。我国的水利工程起步晚,缺乏健全的制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法还没有全面落实。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中,管理机构多,出现权责重叠的问题,产权制度和管理技术落后,缺乏活力,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着工程自身的使用寿命和功能的发挥,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很多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管理要求,导致施工现场混乱,出现问题也很难及时有效的补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工程的成本、质量不够重视,工程设计建设都缺乏科学性和可实施性。随意改动工程的设计、工期,采用不专业的施工人员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不理想。政府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监管不够严格、持久,在验收环节也是表面功夫,导致水利工程在后期出现安全问题。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施工管理主要是指对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它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很多建筑企业对施工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赶工期等,影响了工程建设和公众的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管理岗位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导致施工不当造成安全事故。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的控制水平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建设的活动主体,与工程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必须严格地对审核施工监理人员的资质,对于不符合的资质的施工人员拒绝录用,每位监理人员都需要持证上岗,从而确保对工程进行有效监理。项目经理不能是半道出家的其他工程人员,应当有着足够的水利工程建设经验,还需要具备对应的证书证明,这样才能领到其他人员完成施工建设。此外,不同专业的技术员工也应当具备其资质证明来说明其专业性,当然,施工企业内部还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审查其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是否合格。
2、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通常来说,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图纸的会审、施工技术的复核、施工验收等,这些都与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要求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结合对应的规章制度明晰自己所拥有的职权,尽职尽责,做好属于自己岗位上的工作,从而推动整体工程建设完成。
此外,技术负责人员还应当对日常施工的情况、施工中面临的问题和突发事故以及具体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并完好封存,这些都属于工程的重要资料,是工程竣工验收和工程维护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图纸的会审工作同样重要,其能够有效防止施工中产生人工偏差,即便出现了突发事故也能马上纠正,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同时,将这一案例记录到档案中,让后续施工人员作为借鉴。另外,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原材料需要在施工前按批次进行抽查,在确定满足了工程设计要求后才能使用,避免因为材料不合格而影响施工质量。
3、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和控制
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管理部分。要管理好施工现场,控制好施工质量,就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跟踪检查工作。管理人员要勤跑施工现场,勤做施工质量检测,多动手,多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暂停施工,以免埋下质量安全隐患,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更大的风险。如果遇到质量难题,管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情况,并和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只有做到细致人微,才能真正的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保证居民的生命财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4、积极应对环境风险,加强环境与施工材料的预控工作
从环境因素分类规划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候方面要素。气候方面的风险影响主要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域的气温条件,工程建设避免不了对坝基与其他施工环节的混凝土运用,这些原材料受温度的影响容易出现多样化的问题,如混凝土裂缝问题,其会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损坏,从而使得其质量隐患的存在。为此,施工单位在对原材料进行调配时要尽可能顺应当地的温度要素,根据相应的温度变化范围对原材料的配比进行科学规划,从而有效的将其风险降至最低;第二,地理条件要素。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受地理条件要素所形成的威胁主要体现在泥沙的淤积方面,为此,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中需要对当地的泥沙进行有效的清理,防止因杂志的掺入而产生工程安全问题。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要提高对施工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管理水平,严把质量关,重视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从而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服务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毛建秋.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其质量控制[J].南方农业.2017(05):52-52.
[2]马世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分析[J].南方农业.2017(08):58-58.
论文作者:兰金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