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论文_鲁颖

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论文_鲁颖

鲁颖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将新鲜的空气带给每一个人,为了使得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使人民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作为城市景观中最重要的部分——生态景观,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生态景观的装饰造就了一个完美的城市。其中,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是城市人民在生态景观与城市的现代建设之间穿梭所感受到的。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中,生态景观设计必将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出现在大家面前,故此就生态景观怎样在城市景观中更好地设计从而发挥优势展开讨论。

关键词:生态景观;城市景观设计;应用方向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事业也随之兴起并蓬勃发展。目前国内的生态景观设计大部分都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所谓的“生态景观设计”也就是努力去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地率。不管是在学校、设计单位、房地产行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对生态景观设计存在一股盲目的追逐热情。笔者参考了很多成功的生态设计、生态景观的案例,总结了在城市生态设计中应注重的手法及要点。

1、生态景观地域性特色

1.1分析场地特征

在做一个项目之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查,亦即必须遍访场地及其周边环境,观察并记录下各种外形的状况,所有细微以及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项目所涉及区域都是自然巨变和不断地人为占用的产物,因此而留下了各种遗迹、外形、布局。在生态设计中,节约的设计手法能最大可能地使设计不至于脱离场所的个性,从而保持其一贯性,避免过于粗暴地割裂文脉。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1.2地域性的延续

所谓“地域性”生态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人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人们所看到的生态景物或生态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生态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生态空间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师吸收融合国际文化以创造新的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但是断不能离开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应该把握以下原则:①将传统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②将传统形式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炼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并赋予其新意,创造性地再现传统;③尊重地域传统、环境和文化。

2、生态景观的设计方法

2.1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机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的各项活动对城市及区域现有的生态景观的干扰尤为强烈,原有的生态景观结构遭到破坏,系统功能紊乱、减弱甚至丧失;景观机理悄悄发生着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自然生态景观的衰退;城市涝灾的发生;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一系列自然现象的发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考虑原有自然生态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机理,以既有的自然生态景观为标本,研究分析在大环境下,长期时间下,形成既有生态景观的原因及特点特征,通过这点特点特征景观的动态变化及形成的机理做以总结,在城市生态设计中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和功能区域,使整体功能与地域相适应。为营造一个舒适、宜人、安全、高效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以此达到城市景观设计中生态景观设计的目的。

2.2考虑气候因子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生态景观设计涉及的气候因子主要有阳光、气温、风等,这些气候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态景观设计的效果。生态景观设计之始就应融入环境理念,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配置道路、建筑、水体、植物等。减少土方开挖或土方就地平衡,保护和尊重原有自然环境。在规划布局中,应首先分析场地的特定气候状况,充分利用其有利气候因素来改善场地的生态环境条件。

2.3乡土植物群落的营造

在城市生态设计的生态景观设计中,应兼顾观赏性和科学性,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基础,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相一致。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本地区的植物景观特色。在具体的植物配置过程中,注重植物生态景观的营造,尤其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野生植物和草本植物。同时利用对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和小气候条件的深刻了解,将植物的生命期和生长周期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的适应性和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作为生态景观设计理念的基本出发点。

2.4废弃材料的利用

在后工业时期,一些景观设计师提出并尝试了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思路,在废弃地的改造过程中,尽量尊重场地的景观特征和生态发展的进程。如北杜伊斯堡风景园林中,原有的材料仓库变成了不同主题的小花园。在这些设计中,场地上的物质和能量尽可能地得到了循环利用,很多工业废弃地从荒野到工业区,再转变为城市公园,成为市民的日常休闲场所,而场地中的残砖破瓦、工业废料、矿渣土堆、混凝土板、铁轨等,都成为景观建筑的良好材料,它们的使用不仅与场地的历史氛围很贴切,而且是“自然界是没有‘废弃物’的”最好证明。

2.5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城市生态设计的生态景观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景园林中,水可以循环利用,污水被处理,雨水被收集,引至工厂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澄清后过滤。贯彻地表水循环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景创作的主要资源,尽量避免以硬质材料作为地面铺装,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形成良好的地表水循环系统,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对硬质地面,利用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渗透口,使雨水均匀地渗入地下。对半硬质地面,雨水可直接渗入。屋面雨水大部分(60% ~70%)通过屋面绿化储存起来,经过蒸腾作用向大气散发,其余部分则经排水管系统向地面渗透或储存,并为创造水景提供主要的水源。

3、结束语

作为城市经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景观设计,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当地的文化传统加以维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更多、更舒适的生态自然环境为人们创造出来,进而使得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陈波,包志毅.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3,(07):44-47.

[2]丁金华.生态科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华中建筑,2007,(02):130-131.

[3]李宇,付军,冷平生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河道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06):51-56

[4]严防菡.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研究[J].科学发展,2010,(05):52-60.

[5]付博.生态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2,(09):103-105.

论文作者:鲁颖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论文_鲁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