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中不乏这样的孩子:一听到责备的话会让他一蹶不振,而一听到表扬的话又能让他自信满满、激情满腔。这可能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期待被认可、被尊重、被点赞,但缺乏毅力、责任和思考。面对“共性”特点,如何长善救失,值得深入研究。
陈某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孩子。他做事踏实、肯干,个性好强却自负。往往因为一时之气,成绩一落千丈;也常常因为被一番鼓励之后,成绩又火箭式攀升。这样的孩子身上既存在向积极方面转化的因素,又存在向消极方面蜕变的可能,其“可塑性”特点尤为突出。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认识到自身问题努力修正自己健康成长呢?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际遇,也是挑战。
一、“信任与赏识”得回报
他入学时成绩排在全班倒数几名,起初我以为他可能是贪玩成性的孩子。后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比一般孩子做事主动、踏实、热爱班级,于是给予他格外的“信任”和“赏识”,大胆推荐他到学校学生会工作。此时,我多了一个心眼,没有用“任职”一词,而是用了既有鼓励又有压力的词:锻炼。真是一石投水激起美丽的涟漪!陈某峰进入校学生会后,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能做很多学生不能做到的苦差事。他不仅尽心尽力地完成了学生会分配的工作,受到学校的表扬,同时自己的学习也更加主动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一鸣惊人,居然进入到了前五名!“信任与赏识”得到了回报:孩子迅速向积极方面转化,大踏步前进。他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我也为此兴奋不已。
二、一次误会又生“意外”
那是他到校第三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一天下午第二节课后,他向我请假道:“老师,今天我个(姑)妈叫我回家,我请个假,晚自习前回来。”我欣然同意了。可晚自习已经开始了仍不见他的踪影,我不放心,给他妈妈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他妈妈说不知道。难道是他说了假话?正当我思绪万千地坐在办公室想着种种可能性时,陈某峰怒气冲冲推开门几乎是冲到我面前大声吼道:“有什么事你不能跟我讲,干嘛打电话给我妈?!”说完他气乎乎地跑走了。哪里出问题了?带着一脑门的疑问,我追到教室,却在寂静的教学楼里,传来他用暴跳如雷的声音与谁打着电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后他根本不理我的劝阻,径直走到座位上还恼火:“我跟你说过了到我姑妈家去,你怎么打电话给我妈呢?”原来是一场误会!因为他请假时讲的是方言,我把“我姑妈”听成了“我个妈”(南京方言“我的妈” )。可这场误会并未因为我的道歉而烟消云散。我知道这孩子自尊心是有些过强,反应容易过激一些,也就没有太在意他的态度。面对怒气未消的他,我平静地说:“到我办公室来,我们谈谈。”他没有吭声也没动,让我有些尴尬。好在我及时给了自己一个台阶:“好吧,假如你现在不想谈,那就等你想跟我谈时我们再谈。”接着我话锋一转,也趁机让他也明白是非:“不过再怎么样,我都觉得你不该跟你妈妈这样吵!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很多误会,都像你这样大喊大叫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伤害到自己的亲人和关心你的人,你觉得这样做可取吗?”
回到办公室,我立即电话联系他妈妈,得知他妈妈与儿子沟通方式也简单了,以至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由于事发当时已临近期末,误会带来的阴郁情绪影响了他的期末考试,考试成绩自然很差。经过这一波折,我进一步意识到了这个孩子的个性弱点,转化工作也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三、同学“温情”助解心结
自那次误会后,孩子的过激心态虽平和了很多,但对我的“生疏”却总有些难以消除。找他谈话,他有时会爱搭不理的。我在观察,在等待,在寻找解开心结的另一把“钥匙”。此时,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女同学跟他很谈得来,于是想,说不定从她那里可以找到解开他心结的办法。一次晚自习的时间,我找到那个女孩子。起初她很惊讶,以为我会说出批评他们相处的话,当我告知是帮助男同学进步的原由后,她很乐意。
同学的“温情”一定起了效果。又一个期末考试,他又取得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评为班级学习标兵。在给优秀学生和班主任拍合照的瞬间,他居然挽着我的胳膊,撒娇似地将头歪倒在我的肩头!那一瞬间,我内心无比激动和欣慰,融化在幸福的喜悦里了!更重要的是,从那以后,他哪怕出了点小差错,老师批评他时,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满脸不高兴了,而是一脸愧意地说:“对不起,我错了,以后不会再犯了!”那是他以前最不情愿说出来话呢!
四、几点启示
从陈某峰同学成长的过程我们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认识到青少年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在青少年身上既存在向积极方面转化的因素,也存在向消极方面转化的可能。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无视这种“转化”,而应该不失时机地促进这种“转化”向积极、健康方面进行而不是向相反的方向。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尊重教育对象,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应如此。这个时期的孩子,个性上期望独立而心智尚不健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极大的耐心守候孩子的成长,切不可草率行事而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三,在具体方法上,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以科学的态度和视角,从“信任”与“赏识”入手,帮助他的家长改变家教方式,巧用同龄人之间的友谊,将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的相互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孩子向积极方面转化起到较好的作用。由此可知,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时,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对于有效促进孩子向积极方面转化至关重要,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考书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孩子论文; 教育工作者论文; 误会论文; 到我论文; 妈妈论文; 陈某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