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建筑勘察规划设计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富有创造性的幼儿园建筑形象会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美好的体验,同时也可为幼童提供更为舒适的学习及成长环境,而将建筑美学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可使幼儿园建筑更具文化内涵,在将美的概念充分诠释出来的同时,还能让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的启迪,使学校建筑更加富有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建筑美学;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
引言
一套优秀幼儿园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应结合其生理心理特点,既要通过合理的总体规划布局,与周边道路、建筑、环境相融合,结合室内空间布局,各功能流线有序、自然的组合,又不能脱离实用的主体。丰富的色彩能够给儿童带来愉悦的快感,逐步形成敏锐的色彩辨识能力,满足健康、合理、节能、绿色的要求。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更能给小朋友们创造一个舒心、快乐、向上的生活环境。
1 设计要基于幼儿心理特点和教育原则
三至六岁的儿童智力发育很快,记忆力强、并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关心,对这些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很喜欢结识伙伴,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这种在伙伴帮助下的自主活动能使幼儿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为幼儿创造同众多的伙伴相互接触的机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舒适方便的活动场地必然成为幼儿接触的首要场所,让孩子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幼儿园的任务解除了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中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因此,设计应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及教育领域的特点入手进行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规划布局
首先,应从规划设计入手,拿到规划设计条件及设计任务书后,应根据控规的要求确定所设计幼儿园的班数,通过班数确定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大小。根据本地情况,结合国家最近出台的街区制规定,新建社区四周或至少三面临城市道路,根据幼儿园日照要求冬至日 3 h 的要求,远远大于住宅大寒日 2 h的日照标准,幼儿园的布置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小区的容积率。如果幼儿园布置在小区中间或者场地北部,南向就需要留足较大的间距以满足其冬至日 3h的日照要求,必然会影响到小区住宅容积率的提高,降低土地利用率。因此,为借助城市道路空间,减少日照规定对幼儿园的限制,场地尽量在小区南侧临路布置,这样可以利用道路的间距来满足日照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幼儿园其自身特点,幼儿年龄一般在三到六岁,应充分考虑校园大门安全问题,家长接送比较集中,为减少接送车辆对城市道路通行的影响,就需要注意幼儿园不能紧靠道路交叉口布置,并要求幼儿园大门后退出一定距离,分别设置部分短暂停留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空间,以满足部分临时车辆的停靠,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出行效率(根据笔者现场调查分析,幼儿园服务半径比较近,接送学生主要交通工具为非机动车,由于接送学生的时间相对集中,需要配备不小于在校生总人数50% 的非机动车停车)。如此以来,既满足了配套幼儿园的要求,幼儿园日照要求,减少城市交通压力,还提高了整个小区的容积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再者,立面造型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幼儿园是个朝气蓬勃的环境,是儿童的乐园,简单呆板的设计不适用于这里,这里需要用亮丽的色彩来构筑活泼的空间,用纯净的红黄蓝等颜色在外墙进行装饰,有利于环境氛围的塑造,更能体现幼儿建筑的特点,基于幼儿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建筑的造型蕴含着童贞的气息,其体量灵活组织、形式手法多样、色彩处理大胆、光影利用巧妙、虚实搭配合理、装饰点缀突出、材质运用丰富。同时利用外墙装饰构件的穿插,提升建筑里面的丰富多彩,根据周边建筑的风格,可以增加高耸的尖顶或者轻盈的飘板以及墙上涂刷经典童话故事的图案,城堡式女儿墙设计等,这些方法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升其思维能力,促进其交流及表现。绿化环境的布置应结合孩子心理生理特点,不布置有毒有刺的植物和树木,如果有条件可以合理布置一些可供孩子玩耍的大叶树木,让孩子们享受在大自然环境中学习,探索并参加适当有挑战性的活动,在获得快乐的同时积累与大自然对话的能力。
3 建筑美学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的渗透
以下介绍一个工程案例,是笔者研究过的建筑美学渗透于幼儿园建筑设计的一个好的案例。某幼儿园项目,项目用地总面积约 8269m2,总建筑面积约 7815m2,建筑占地面积 2362m2,规划建设一栋 4 层的幼儿园,总班级数 15 个。
因项目基地用地较小,并且形状不太规则,在对基地的空间功能区划分与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后,在遵循空间完整性、建筑造型整体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满足教学功能要求的同时,营造出景观效果最佳、建筑配置合理的校园环境。
在方案创意阶段,建筑师创新性的采用了建筑形式仿生的手法,在平面设计以及立面造型设计上以“蝴蝶”为仿生原型,演绎了一次建筑“蝶变”的过程,同时也隐喻幼童时期,儿童从进入幼儿园到离开幼儿园,所经历的一次人生的蜕变过程。
幼儿园建筑造型采用“蝶形”对称式布局,建筑轮廓和整体空间布局与地形有机结合,既体现了校园用地紧凑、空间的序列感和方向感,又融合了时代气息。
基地交通组织方面,因基地仅在西侧及北侧有沿街部分,故将主入口设置在用地的西侧,次入口设置在用地的北侧,在用地的内部形成环形的车行道路。人行流线从西入口进入到前广场,可直接进入到建筑内部空间及南侧班级室外活动场地,与北侧次入口车行系统分离,互不干扰。
基地的南面和东面做为幼儿园广场和室外公共活动场地,良好的朝向,保证了室外活动场地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建筑平面设计上,将幼儿园分为四个体块,相互之间通过连廊连接,形成“蝶形”。功能分区组织,一层南面为教室,北面为晨检、值班、监控、厨房等;二层南面为教室,北面为辅助教学用房;三层全部是教室;四层为教室办公、多功能室、会议室等。
建筑美学的融入主要体现在游戏空间组织和立面造型两个方面。本项目针对炎热的气候特点,采用宽大连廊连接各教室(四个体块),留出了很多半室内空间(即有盖的敞开空间),做为儿童室外游戏空间,这不仅实现了校园场地空间最大化利用,更可贵的是,在多雨和炎热的季节,还能为小孩提供接近自然的活动场所,也给教师组织活动时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场地。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和色彩设计对于幼儿园建筑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得好可充分体现幼儿园建筑的特征,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幼儿园,而不是其他建筑。建筑的可识别性对于幼儿园建筑尤其重要,它传递给幼儿的是一种渴望融入其中的心理,使幼儿喜欢上这幢建筑。
结束语
幻想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开端,童话教育是幻想智力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案中,幼儿园外墙面采用树影构造,在走廊栏板上布置猫头鹰、小松鼠、小白兔等动物的剪影造型,加上七彩虹的墙面,营造出一个森林乐园的童话世界,这对于幼儿发挥想象,提高思维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达到课堂教育难以取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党林.幼儿园建筑廊道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杨丽妮.谈幼儿园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15,4106:13-15.[2017-08-02]. [3]李炜.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5,20:202+208.[2017-08-02].
[4]马亚丽,张建平.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分析[J].居业,2015,20:51+53.[2017-08-02].
论文作者:周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幼儿园论文; 建筑论文; 幼儿论文; 日照论文; 空间论文; 场地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