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丽丽,夏艳
(甘肃省九州出版社 730000)
【摘要】《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记载的养生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发生改变,表现为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还有生活节奏以及思想与行为方式,健康意识与医疗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因而对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生长壮老是生命的必然规律, 《内经》 对生命及疾病的认识,体现了一种全方位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因此重新审视 《内经》 养生观,领会其实质,对现今指导人们积极有效地养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命观,疾病,养生原则
1 《内经》 的生命观
《内经》 认为生命是一个有时限的过程,新生命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人始生,先成精”.母血、父精是后代个体先天禀赋的来源,生命的表现形式为神,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及集中体现。故 《灵枢·天年》 云:“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内经》 认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强调天地合气是自然界万物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形成的自然因素,人依赖自然而生存。可见, 《内经》 认识生命,既关注人类自身,也重视人类生存的时空大环境,这一整体恒动的自然观贯穿中医学的全部内容,指导中医养生和治病。
2 《内经》 的疾病观
《内经》 的疾病观建立在对生命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认为“生病起于过用”.一方面疾病的产生,与个体体质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另一方面生活环境,还有人类自身行为的改变可以导致疾病产生。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对这一观点有精辟的论述,“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和四时是在天地阴阳作用下形成的气候变化,孕育着天地间万物的生长收藏规律,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情志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表现之一,饮食五味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本,劳动是人类进化的手段,可见六气、情志、饮食等都是与人类生存、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四时六气的太过与不及,则成为六淫病因,六淫意味着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条件的变化,包括气候的变化、供人生存的物种和物产的变化,还包括现在所认识的致病微生物的变化。情志、饮食、劳倦、起居等超越人体正常范围,可使脏腑发生损伤,生理功能、心理活动遭受破坏,成为内伤致病因素,而这些因素主要由人体生存的方式及社会环境所影响。可见疾病是由于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及生存方式出现偏差而发生的,前二者是客观存在提供人们生存的东西,后者是人们要适应客观条件而形成的主体性的行为,也包括人的精神意识和情感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内经》 的养生原则和方法
《内经》 认为养生只有达到神与形俱,才能却老全形。由于“生气通天”“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因此不管养形还是养神, 《内经》 都以“顺应自然”为原则。
3.1 顺应四时,调节阴阳 关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内经》认为六气之间存在一种自稳调节机制,这种机制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规律,这一规律“物由之,而人应之”,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整个中医学术的指导思想。而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和重建人体自稳调节能力,也是内经养生的特色之一。
3.2 谨和五味,长有天命 《内经》 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主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当今社会由于饮食不当、营养过剩所致的肥胖症、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呈不断上升的发病趋势,表明对合理饮食的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 《素问·生气通天论》 认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并且论述了饮食五味偏嗜伤人的病理和证候,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素问·宣明五气篇》 对饮食五味所禁有详尽的描述,“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内经》 还讨论了五味各走其岁喜及五味相胜的规律,这种“五味入五脏理论”为后世药物归经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也是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的理论渊源。
3.3 养神方法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如果太过或不及,超过人体的常度,则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导致躯体病变。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紧张的社会环境会给人类带来的一定的心理压力,表现为骤剧的激情冲动、强烈的心理应激、持久的消极性心境等。持续的精神内伤可使人的肾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抗体形成减慢,身体免疫力降低,内环境稳定遭到破坏,从而极易发生甲亢、溃疡、心血管疾病等。 《灵枢·百病始生》 就有类似的论述,“喜怒不节则伤脏”. 《素问·举痛论》 等篇章则详细描述了“喜则气缓”“喜伤心”“悲则气消”“忧伤肺”“恐则气下”“恐伤肾”等的病机及证候。 《灵枢·本脏》 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故“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内经》 调神的具体方法,首先强调“恬淡虚无,清静为宝”. 《内经》 继承并发扬了老庄的哲学思想,认为人应保持心境的平和,不要为外物所累。将恬淡虚无、志闲少欲作为性情调和的关键。当然在现代社会,对于“恬惔虚无”我们强调的是精神情志清静,消极无为则失去生命的意义,所以必须正确看待。
总之, 《内经》 养生强调自身与自然、社会的统一,高度重视精神情志的自我调节。其中记载了顺应自然、治未病、形与神俱的养生法则及许多具体的养生方法。其养生法则不管是在 《内经》 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基本内涵没有改变,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如果能够遵从这些原则养生,即可形神健全,享受自然赋予的寿命。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条件,具体的养生方法要因时、因人而异。
论文作者:李丽丽,夏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5年10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内经论文; 生命论文; 饮食论文; 疾病论文; 精神论文; 喜怒论文; 规律论文; 《健康前沿》2015年10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