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昆山市康复医院) 江苏苏州 2153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仅是76.67%,观察组则高达93.33%,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中使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法,疗效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情况,发生率相对较高,常常伴有饮水呛咳、构音障碍等现象。患者一旦出现吞咽障碍,就会影响正常的营养、水分摄取,也会限制患者口服药物,常常会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失衡等异常情况发生,必然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另外,吞咽障碍还会导致误吸、食物残留等问题,继而引发窒息、气道梗阻、吸入性肺炎等情况,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临床中必须提高重视,尽早的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的疗效,以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分析显示疗效十分明显。现将具体情况以文字的方式表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共计60例,通过随机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6.8±3.9)岁,包括脑梗死患者16例,脑出血患者1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者42岁,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56.6±4.1)岁,包括脑梗死患者17例,脑出血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第一,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第二,经MRI检查或CT检查确诊;第三,首次或多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第四,出现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困难患者;第五,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以及康复训练。
②排除标准:第一,排除伴有痴呆、意识障碍的患者;第二,排除伴有严重肾脏、心脏、肝脏等器官障碍患者;第三,排除伴有神经系统感染、恶性肿瘤等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第四,排除拒绝使用针灸或吞咽治疗仪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措施为:第一,为患者选择仰卧位,同时将患者病床摇高,让患者上身与病床呈现30度夹角,头部稍微前伸;第二,打开吞咽治疗仪,保留电流归零,同时调节选择按钮,进入到治疗程序中;第三,调节选择按钮,将光标移动到“吞咽困难”位置中,然后点击进入,之后将光标移动到诊断结果中,电极进入;第四,用水将两个小电极浸润,同时套在两个小电极中,在患者颈前甲状软骨以上、下颌以下部位放置蓝色电极;而后在患者颈后发际下放置红色电极,电极的固定选择小绷带;第五,调节选择按钮,将光标移动到theropy位置,点击进入处方治疗,持续实践为20分钟;第六,在完成治疗后电流归零,同时将患者身上电极去除,退出程序并关闭电源。每次治疗约半小时,每天一次,一个疗程15天。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选取风池穴、翳风穴、廉泉穴、人迎穴、合谷穴、内关穴、外进井穴、外玉液穴,直刺穴位,采用捻转平补的方式,每次留针20分钟,每天一次,一周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天,进行四个疗程的治疗。
1.4效果观察
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以及无效。若患者治疗后,舌体能够灵便的活动,同时吞咽障碍消失,则判定为治愈;若患者经过治疗后,吞咽障碍得到显著的缓解,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无明显缓解或加重,则判定为无效。
1.5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均数、百分比表示,通过t、方差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例数为14例,有效例数为14例,无效2例,临床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例数为11例,有效例数为12例,无效7例,临床有效率为76.67%。可见,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主要是由于假性球麻痹或真性球麻痹导致,由真性球麻痹导致的为迷走、吞咽、舌下神经核以及核下性损害;而假性球麻痹一般为双侧大脑皮质、皮质脑干束损害导致,在临床中假性球麻痹相对较多。通常在临床中对于这种情况,采用鼻饲、药物治疗,但效果常常不够理想,同时长时间的鼻饲治疗,会让患者舌肌、咽、吼、腭部位出现失用性萎缩。因此,必须尽早的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康复训练,并积极的防治。这方面的治疗手段及方式很多,选择科学的治疗方式,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及预后等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临床中逐渐开始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的方式,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采用吞咽治疗仪,主要是利用低频脉冲电流的刺激作用,让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处产生外周运动神经去极化,在肌肉群受到刺激后就会产生咽喉肌群扩张以及收缩,导致食物进入到食管中,对吞咽反射功能进行重建。强化吞咽肌群运动,能够提升患者咽部肌肉的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避免咽部肌肉发生萎缩,同时刺激舌下神经、咽喉神经等,缓解神经元麻痹,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的改善患者吞咽能力。
通过针灸治疗方式,主要是选择患者咽部、颈部的穴位,对患者脑部向咽部经络穴位进行刺激,起到通经活络、利咽开窍的效果。通过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的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减轻患者脑血管的阻力,降低血液粘滞度,同时对神经元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帮助脑细胞功能的修复,促进处于抑制状态下神经纤维修复与再生,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方式,从治疗有效率方面来说,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恢复吞咽功能,效果十分明显,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臧哲学,任毓鸿. 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方式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易学,2016(01):237.
[2]王潇骄,宋冰赋.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217-218.
论文作者:方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障碍论文; 治疗仪论文; 脑卒中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电极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