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业内论文,理论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
统计资料表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产出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更快。(注:高乐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载《南开经济研究》,2000(4)。)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例如日本向美国出口丰田汽车,从美国进口福特汽车。沃顿(Verdoom,P.J.)(注:Verdoon,P.J.,"The Intra-Block Trade of Benelux",in edited by Robinson,E.A.G.,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Siz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1960,pp.291~329.)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所发生的变化时,第一次注意到了这种贸易的存在,(注:也有人认为,俄林(Ohlin,B.G.)在1933年就意识到了产业内贸易的存在,见Perdikis,N.& Kerr,W.A.,Trade Theories and Empinical Evidence,Manchester and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pp.149.)他发现,经济联盟内部各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同一贸易分类目录下的。为了研究国际贸易中商品集中度和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麦可利(Michaely,M.)(注:
Michaely,M.,Concentr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 Company,1962.)计算了商品出口和进口差异性的系数,他把商品分为5类,通过对36个国家数据的计算,他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组成有较高的相似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相似性较小。这种新的贸易类型可以概括为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国家间进行贸易的现象,巴拉萨(注:Balassa,B.,"Tariff Reductions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s among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6(1966):466-473.)(Balassa,B.)把它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简写为IIT),也有人称之为双向贸易(Two-Way Trade)和贸易重叠(Trade Overlap)。从统计上讲,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
克鲁勃(Grubel,H.C.)和洛德(Lloyd,P.J.)(注:Grubel,H.G.& Lloyd,P.J.,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5.)把国际贸易分为两大类:一是产业间贸易,这是在要素禀赋相差比较大的国家之间所进行的贸易,比如发展中国家用初级产品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这类贸易可以用传统的要素禀赋论加以解释;二是产业内贸易。他们认为,不论是相似性产品还是有差异的产品,都有产业内贸易存在,他们还把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成了3类:一是那些要素投入不同但是有较相似替代性的产品,比如木制的和由塑料制成的家具等用品;二是那些要素投入相同但是最终使用替代性不同的产品,比如汽油和柏油(它们都是由原油生产而来)、餐具和医疗用具(都是由不锈钢生产的);三是那些要素投入相同,替代性也相似,但是在款式和/或质量方面有差异的产品。克鲁勃和洛德认为,贸易中心的贸易大多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还与季节性贸易、较高的贸易成本有关。由于贸易中心进行的是转口贸易,所以会出现进出口相似产品的情况,这在香港(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口岸)、新加坡(它是东南亚货物转运的集散地)等国家和地区表现得比较明显;受季节影响的主要是农产品,在一个季节,一国可能大量生产和出口某种农产品,在另一个季节它又可能进口这种农产品;当贸易的运输成本非常高的时候,虽然一国的某地区可能是一种商品的生产地,这个国家也可能从别的相邻国家进口这种商品,比如,在西部加拿大的牛肉出口到美国太平洋沿岸各州的同时,又从美国东部进口牛肉以供应加拿大东部对牛肉的需求,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把加拿大西部的牛肉运到东部的成本高于直接从美国进口的成本。克鲁勃和洛德还发现,产业内贸易还可能是政府的某项政策或法律约束的结果。一国如果运用补贴或其他方法促进某些商品的生产,有可能使这个国家成为这些商品的出口国,当从前的对这些商品的进口仍然存在的时候,产业内贸易就产生了;由于某项国际协定,一国从其他国家进口本身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也会造成产业内贸易。他们还指出,水平性(他们称之为“典型的”)差异和产品的垂直性差异是产业内贸易两个相互并不影响的原因。但是,在他们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重点研究了水平性产业内贸易。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一)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的第一个正式模型是克鲁格曼(注: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9(1979):469-479.)(P.R.krugman)在1979年提出的,通过把迪哥斯特(A.Dixit)和斯蒂格利茨(J.stiglitz)的模型由封闭的扩展为开放,他拓展出了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贸易来源于规模经济,这里的规模经济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而不是外部的规模经济。如果规模经济是外部的,市场将依旧是完全竞争的;如果有内部的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将变成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从供给方面讲,某一产品的市场中存在多个厂商,每一个厂商生产某一种或几种相似的产品,这些商品的收益递增。从消费方面讲,消费者有多样化偏好,这意味着一旦有新的更好商品面市,就会有消费者购买它。兰卡斯特(注:Lancaster,K.,"Intra-industry Trade Under Perfect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0(1980):151-176.)(K.Lancaster)模型假设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可以选择生产任何品种的商品,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都是一样的。在差异产品被生产的一开始,就有一个起始的规模经济,即厂商所面对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下降的。由于每一种商品的成本函数是一样的,所以生产成本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特性。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决定生产哪个品种以及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价格越低,可以售出的商品就越多。如果两个产品的差异性太小,厂商就不能销售足够的产品以弥补成本,它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退出市场,要么生产其他品种。反之,如果两个品种的特性相差很远,就会有新厂商进入生产一种新产品,其特性介于已经存在的两种产品之间。厂商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消费者相同密度的偏好、一样的成本函数保证了在长期均衡中实际生产的产品品种会均匀分布,而且每一个品种的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都相同,每一个厂商获得正常的利润,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兰卡斯特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完全垄断竞争”。在一个封闭的市场中,不论是生产者的规模还是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都由于市场规模太小而受到了限制。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两国进行贸易,既可以使企业的规模变大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获得规模收益,又可以使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得到满足。规模经济和水平性产品差异可以独立地在技术和要素禀赋方面相似的国家间引起国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的形式)。消费结构是与收入水平相关的,同一种产品在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中可以同时找到大量消费者,在要素禀赋和收入水平都不一样的国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埃塞尔(注:Ethier,W.J.,"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2(3)(1982):389-405.)(W.J.Ethiler)指出,虽然制造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以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但是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相对要素禀赋。
克鲁格曼在1981年运用模型证明了,由于规模经济,相似的国家之间会进行产业内贸易,生产这些贸易品的要素是资本和劳动力,它们的投入比率是一样的,所以产业内贸易并没有像传统贸易的增长那样有比较大的收入分配效应,当贸易双方在要素禀赋方面有很大相似性的时候(这时候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超过了产业间贸易),两种要素都可以从贸易中获益(注:Krugman,P.R.,"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9(5)(1981):959-973.)。在这里,克鲁格曼通过假设效用以实际工资和消费多样性为标准,运用一个效用函数对贸易对于福利的影响做了分析。虽然在得出这个结论时,他运用的是一个特殊的效用函数,但是这应该被看作是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问题所做的为数不多的努力之一,而且在这里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结论:相对于产业间的贸易来说,产业内贸易所带来的调整比较温和,没有太大的痛苦,因为根据产业内贸易的假设,同一个产业内各个企业的要素密集度都是相似的,在这些企业间的资源再分配也相对比较容易,调整成本比较低。
在布兰德(J.Brander)1981年模型的基础上,布兰德和克鲁格曼(注:Brander,J.& Krugman,P.R.,"A'Reciprocal Dumping'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5(1983):313-321.)证明了,在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中,即使不存在成本差异和规模经济,寡头之间的“相互倾销”也将使(产业内)贸易出现:不同国家中的各个垄断厂商都向对方厂商的国内市场进行倾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关键就在于市场分割的假设,在这样的假设下,每一个企业针对不同的国家,有若干个彼此没有联系的市场,对其中一个市场所做的决定,不会影响到其他市场。寡头垄断厂商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将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尽管在国外的销售价格更低,但是只要有利润可赚,就比在国外没有销售要好,厂商在意的是总利润水平。同样的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做法,把产品销售到本国的市场。这样,相互倾销就出现了。由于相互倾销的产品一般是相似的工业品,所以这个模型也很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一个原因。
(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从20世纪后期开始,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又集中在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与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分别研究上。二者的区别主要集中在产品多样化的性质上。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是指进行双向贸易的是质量相似的物品,只是在特性或属性上不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是指不同质量的相似性物品同时出口和进口。
对垂直性产业内贸易首先进行研究的是福尔威(R.E.Falvey),他认为,由许多不同的厂家生产质量不同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又都没有规模效应,这时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可能发生。在这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经典的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有相似之处,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质量高的物品,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质量低的物品(注:Falvey,R.E.,"Commercial Policy and Intra-Industry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1(1981):495-511.)。福尔威和凯克斯基(H.Kierzkowski)的模型(F-K模型)表明(注:Falvey,R.E.& Kierzkowski,H.,"Product Quality,Intra-Industry Trade and Imperfect Competition",in edited by Kierzkowski,H.,Protection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Essays in Honour of W.M.Corden,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就算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也会存在。在供给方面,假设每一个国家只有两个部门,其中一个部门生产一个同质性产品,另一个部门生产同种商品中不同质量的产品(这些商品在国家之间的贸易将是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每一个部门都雇佣劳动力,资本的使用随着产品质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高质量的产品体现了相对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技术(劳动生产率)在两国之间的差距使得它们之间的贸易不会引致各国工资均等化,资本的租金也不会相等。工资相对较低的国家在生产低质量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工资相对较高的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在这些国家,资本的价格相对较低)。在需求方面,假设两国消费者有相同的偏好,在相对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对不同质量产品的需求依消费者的收入而定:收入越高就越是倾向于消费更高质量的产品。由于分配不均,每一个国家都既有低收入的消费者,也有高收入的消费者,所以,每个国家都有对不同质量产品的需求。在F-K模型中,在完全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完全没有这种贸易之间有许多过渡类型。实际的贸易类型(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与特性)依赖于要素禀赋、技术和收入分配情况这三个因素对不同国家的相对影响。首先,在技术一样、要素禀赋不同的情况下,贸易的类型是:资本密集度高的国家进口同质性产品,同时成为异质性产品的净出口国。在这种情况下,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在存在产业内贸易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是不确定的。虽然资本密集度高的国家在高质量的产品上有比较优势,但是这一优势未必会在出口中表现出来。如果两个国家要素禀赋差异特别明显,单个劳动力的收入相差很远,资本密集度高的国家(富国)可能集中出口低质量的产品以迎合穷国消费者的需要。实际上,如果两个国家的平均收入相差太远的话,就算穷国国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收入不平等,穷国对于质量高的产品也几乎不会有需求,它只需要质量低的产品。其次,在要素禀赋一致、技术不一致的情况下,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可以被决定:拥有高技术的国家将出口高质量的产品,进口低质量的产品。在这里,两个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情况不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两个国家中都会既有高收入群体也有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将购买高质量产品,低收入群体将购买低质量产品。再次,福尔威和凯克斯基考察了两国之间的禀赋差异发生变化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他们假设两国在一开始有同样的禀赋,然后在增加一国人均资本的同时,减少另一国的人均资本。如果技术发达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这个国家在高质量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将得到加强,高质量产品的品种将增加,同时,对低质量产品的需求将减少(因为人均收入提高了)。相反,缺乏技术的国家,人均收入下降,使得对来自国外的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下降了。这样,产业内贸易也就减少了。另一方面,如果生产低质量产品国家的要素密集度发生了改变,人均资本量上升,变化将是相反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资本租金的改变不致使两国的比较优势发生逆转,产业内贸易就将上升。缺乏技术的国家由于收入的上升,对对方国家有比较优势的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将上升,同时,由于低收入国家资本/劳动比率的上升,产品向高质量发展,高收入国家对其产品的需求也将上升。两国间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变化对于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份额的增减有重要影响,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是哪个国家使自己的资本/劳动比率更高:如果是高质量产品出口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将下降,如果是低质量产品出口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将上升。
莎科特(A.Shaked)和萨顿(J.Sutton)的模型(注:Shaked,A.& Sutton,J.,"Natural Oligopoli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in edited by Kierzkowski,H.,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p.34~50.)(S-S模型)没有研究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比率之间的关系(这正是F-K模型所做的),它构造了一个框架,研究由于研发支出不同而造成的产品质量差异对市场的影响。他们假设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有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企业研发支出的多少,同时,如果质量不同的同类产品以相同的价格销售,消费者将选择质量高的产品。在这里,单位产品成本的差异不会因为质量的提高而很快地提高,因为质量提高的来源是已经支出的固定成本(研发成本),而不是劳动力或资本的投入。假设存在两个相同的封闭市场,这两个市场中都有两个垄断者,一个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另一个企业生产低质量的产品。当贸易把不同的市场联系起来,两个国家中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将相互竞争,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根据S-S模型,每个产品的两个生产者中,都会有一个退出市场,因为在两个并存的情况下,没有一个能获利。这样,自由贸易会使一个质量的产品只由一个企业生产,该生产者同时供应国内外两个市场。我们无法预测哪两个企业会生存下来,也不能预测哪一个质量的产品在哪一个国家生产。如果每个国家撤出一个企业,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就会发生,一个国家出口质量较低的产品,另一个国家出口质量较高的产品。但是,哪一个国家出口哪个质量的产品依旧是不确定的。如果一国的两家企业都撤离了市场,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就不会发生了。现在我们假设各国在封闭时的企业数多于两个,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贸易将使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不过留下来的企业数还是大于2个。这时有可能存在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市场范围的扩大将进一步减少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原因在于,生存下来的企业都得益于它们的研发支出所带来的收益,研发支出的水平越高,市场占有的份额越大,这样,市场扩大将使产品质量普遍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是固定成本(研发支出)提高的结果,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可变成本的提高只是轻微的,价格并不随质量提高而大幅度上升。企业间在高质量产品生产中的竞争将使这些产品的价格到达一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所有消费者都愿意购买这些厂商的高质量产品,这样低质量产品就被逐出了市场。这意味着,低质量产品的生产厂商将退出市场。从长期来看,能够留在市场中继续提高其产品质量的企业将越来越少。不过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不一定会减少,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即使统一的市场中只有两个企业,它们分别生产有相对质量差别的同类产品,只要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两个国家之间就会发生垂直性产业内贸易。
三、几点讨论
首先,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一国贸易自由化时的经济调整成本有很大关系。正如前面所述,克鲁格曼的模型证明,相对于产业间的贸易来说,产业内贸易所带来的调整比较温和,没有太大的痛苦。不过,在研究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F-K模型中,垂直性的产品差异来源于要素密集度的不同,由国际贸易引起的动态垂直性专门化会有比较大的再分配效果。假设一国一个部门中的企业,其中一部分是进口竞争性的,另一些是出口性企业,如果只考虑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则劳动者在一个进口竞争性企业中失业后,可以在同部门的出口企业中找到工作,这时调整成本比较小。当我们考虑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时会发现,质量高的产品往往由人力资本高的劳动者来制造,质量低的产品往往由人力资本低的劳动者制造,如果本国在产业内贸易中出口的是质量低的产品,就有利于本国人力资本含量低的劳动者就业,高质量产品的企业是进口竞争性的,难免要裁员,人力资本高的劳动者重新找工作的时候,要么必须接受更低的工资价格,要么就没有工作机会。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上升,产业内贸易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我国经济将造成怎样的影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产业内贸易还是降低了经济调整的成本。比如,麦农(Menon,J.)发现,由于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澳大利亚贸易自由化的短期和长期调整成本都比从前预计的少。(注:Menon,J.,"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Centre of Policy Studies(COPS):General Paper No.G-107,June 1994,Reprinted December 1999.)Haynes等人利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企业、产业和职业的工资报酬进行评估,从而预测以工资损失为表现的由于工作在产业间和产业内移动所造成的成本。(注:Haynes,M.& Upward,R.& Wright,P.,"Estimating the Wage Costs of Inter-and Intra-Sectoral Adjustment",Centre for Research on Globalisation and Labour Markets(School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Nottingham)Research Paper 1999/15.)他们对英国的一批工人进行了跨时调查(1975-1998年),这样就可以控制无法观察到的影响因素。从他们计算的结果来看,如果一个人变换其工作的企业,有可能会使报酬上升,也有可能使工资下降;如果他在变换企业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产业,则收入会下降,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工人来说,他们受到的损失更大,说明他们的产业间调整成本是很大的;如果一个人在变换所在企业的同时也变换工作岗位,则收入会下降,但是负面影响不是特别大;如果一个人在变换工作岗位的同时,也换了企业和所在产业,则受到的损失是最大的(比仅改变岗位和企业时的调整成本大许多)。结论是,产业内的调整确实比产业间的调整对收入造成的负面影响小,即产业内的调整更加节约成本。另外,Haynes等人还对美英两国的产业内与产业间调整成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是,对于失业时间长度来说,产业内的劳动力要素调整比产业间的调整成本低。(注:Haynes,M.& Upward,R.& Wright,P.,"Smooth and Sticky Adjustment: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S and UK",in edited by Choi,E.K.& Greenaway,D.,Globalization and Labor Markets,UK: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pp.145~160.)所以,减少我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经济调整成本的方法之一,是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
其次,产业内贸易既显示了一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与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理论和现实都表明,发达国家的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往往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一国如果以出口这些产品为主,无疑是处于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在不断上升,根据郝文(Hellvin,L.)的计算结果,我国的产业内贸易系数已经由1980年的0.125上升到了1992年的0.207(注:Hellvin,L.,"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OECD Countries",OECD Development Centre Technical Papers No.114,July 1996,pp.14,27.);根据岳昌君的计算结果,我国的产业内贸易系数已经由1980年的0.297上升到了1997年的0.430。(注:岳昌君:《遵循动态比较优势——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对比实证分析》,载《国际贸易》,2000(3)。)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制造业中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反映了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的竞争优势,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份额不断提高的结果。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的主要还是垂直性产业内贸易,而且,我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相对低质量的产品。郝文对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产业内贸易中74%的进出口价格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在与经合组织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中,有75%的产品中国的出口价要低于进口价;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在总的产业内贸易中只占7%~14%。(注:Hellvin,L.,"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OECD Countries",OECD Development Centre Technical Papers No.114,July 1996,pp.14,27.)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依旧以占有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表明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依然是以劳动力价格优势赢得国际市场。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已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但出口的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仍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少的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半加工品和初级加工品,许多还是来料加工或装配制成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内贸易的多少和类型都密切相关,促进制造业等部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往往就成了一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果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从产业间贸易发展到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之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到水平性产业内贸易,这一过程将是我国经济赶超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反映。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加入WTO已经一年了,为了尽量减少调整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我们应当认真研究产业内贸易的性质、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以及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措施,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