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的崛起,建筑质量已经变成人们关注的重点。防渗漏施工技术是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许多建筑部位都是渗漏的主要地点,包括棚顶,门窗和地下室等。建筑中如果出现渗漏问题将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提升建筑施工的防渗漏技术是企业施工需要关注的重点。施工过程中的渗漏现象与整个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要严格控制施工中各环节的施工程序,并按要求进行施工,最大限度地避免渗漏问题。相信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渗漏。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防水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结构安全质量问题。长期以来,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建筑防水技术的认识不强。在防渗漏设计以及施工上,按照程序简单化处理,设计方案不完善,加之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的把控不足,极易引发渗漏问题。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把控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中,抽取的2849个建筑屋面样本中,总计2716个样本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渗漏率高达95.33%,建筑渗漏问题引发行业人员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在房屋建筑使用中,由于渗漏问题引发的纠纷不断,使得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防渗漏性能更加关注,因此行业人员不断强化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形成了完善的技术体系,应用在房屋建筑实际,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性能水平。现结合具体实践,分析防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防渗漏施工技术的运用策略。
2房屋建筑工程中渗漏问题的产生原因
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出现的一系列渗漏问题,应该加强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这样才能有力保障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从我国房屋建筑中出现渗漏的情况来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唯一的,有多种多样的原因能够引起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渗漏情况,例如,选择的材料不恰当,设计工作不合理,施工人员工作不认真,施工工艺不规范,交付使用后居民的装修不当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等,这些因素有一部分是能够提前防范的,还有一部分是无法防范的。施工材料是决定房屋质量的关键,施工材料是否达到要求很重要。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如果施工材料上并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将会对房屋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并没有进行严格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被应用在房屋建设当中,这样就给房屋渗漏提供了条件。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导致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的关键在于施工人员的不够认真和松懈,比如,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贪图小利,将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比如,在混凝土的拌和过程中掺加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以至于整体的强度不合格。房屋地板出现的渗漏的原因非常难以确定,只有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通过开挖地面,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通过对以往的底板渗水现象的分析,渗水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结构裂缝、房屋结构体不够紧密、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或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失效无法发挥作用等。
3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防水材料涂抹施工应该分两次进行,而且必须保证每一次的涂抹都要均匀,如果第一次涂抹的防水材料没有凝成膜状后是不能进行后续施工的,在屋面防水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蓄水试验来检测其防渗漏性能是否达标,一般试验的时间是24h,如果蓄水试验不合格还要进行二次返工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及时的养护,严格的养护时间是15d,同时应注意柔性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要设置隔离层,沥青基防水涂膜的厚度要大于5mm,合理布置足够的水落管且标明坡度,统筹兼顾好屋面防水的设防要求、材料性能与防水技术间的关系,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分格缝的间距要科学合理的管控在5m左右。
3.2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
一方面,设备、管道材料及相关配件施工安装后必须要进行通水试验,尤其要注重对卫生间的地面、墙面进行防水处理,也就是所谓的涂刷防水涂层,严格监督施工人员出现随意更改施工流程的情况,在管道与设备材料以及相关配件施工安装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有利于为房屋建筑日后的正常舒适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厨卫间防渗施工前必须要将楼板四周清洗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园弧,厨卫间墙体应设置200高混凝土导墙,还要在高低跨处焊定型马凳,马凳的选用是根据高度来决定的,还要格外注意挂板千万不能使用铁丝固模,而应该优先使用定型模板。
3.3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建筑外墙作为整个建筑物外部结构有些应力部位较集中,再加上外墙处于露天环境中,在长期暴晒和风吹雨打影响下容易导致这些部位出现裂缝,夏季出现暴雨天气时雨水会沿着裂缝进入屋内进而形成渗漏。通常外墙防渗漏技术指的是针对混凝土的梁柱与砌体交接部分尽量避免采用干砖砌墙,因为这会将砂浆中的水分吸收掉。应当采用分层涂抹的方法开展外墙面砂浆抹灰工作,确保墙面的防水性能增强。为避免墙体渗漏现象的发生,要增强砌筑材料的抗压强度,于砌筑前检查好材料,确认是否有裂缝问题并且把养护工作做好。在施工时要重视伸缩缝的设置和沉降缝等,防止温度变化对墙体造成不利,仔细评估地基状况,依照建筑使用状况来设置沉降缝。于墙面抹灰前要清理干净墙面的灰尘杂质,使墙体与砂浆的粘合力提高。在砂浆抹灰时一定要合理科学的控制比例,同时要选用防水性能优良的材料填充墙体与窗墙、门框间的缝隙,以减少墙面渗漏问题的出现。
3.4地下室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一般地下室发生渗漏主要是因为地下管道破裂造成渗漏性问题。由于管道与混凝土间存有一定缝隙,导致管道内的水进入地下室内,而且不容易排除。在地下室施工时,由于未及时处理缝隙性问题,造成混凝土密实度不够,进而导致地下水渗漏现象。另外混凝土本身存有质量性问题,也会造成地下室发生渗透性问题。在地下室防水工程中,防水措施主要是在底板上进行的,对此,如何提升地板垫层上的防水水平至关重要,施工队伍应该选用多种方法,避免因单一原因造成的防水缺陷。在材料配比方面,防水材料与硅酸盐水泥的混合比应该控制在1:0.5之间,在地下室基层部位的防水材料至少需要进行两次涂抹,防水材料的厚度型该控制在1.0-1.2毫米之间,所采用的防渗漏工艺应该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在项目施工完成后,地下室应该进入一段护养期,在这期间,基层与底板位置应避免与尖锐物品发生碰撞,保证防水材料的平整性。
4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建筑防渗漏水平关系着建筑的品质,是建筑企业对于自身形象的维护,也是对于人们安全质量的追求。建筑渗漏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这就说明建筑的渗漏问题长久以来都是人们所烦恼的问题,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是现在建筑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施工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最大程度地保证施工质量,确保人们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振海.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施工技术.2016 (6):14~15.
[2]黄丽萍.浅析建筑工程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6 (11):375~376.
作者简介
关发号(1993年3月),男,籍贯:吉林,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施工技术。
论文作者:关发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地下室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水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