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沁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先是明确对教育对象学龄前儿童在启蒙英语培训中的三大目标,兴趣培养,习惯培养,表达意识培养,围绕三大目标科学设计出了启蒙英语对幼儿的具体培训方法并阐述了设计思路,最后反馈总结。
关键词:学龄前,启蒙英语,培训方法
随着世界各地的交流融合,英美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英语学习对今后的个人机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今越来越多的人着力英语培训事业,市场上的一些英语培训机构也是鱼龙混杂。英语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否能达到,以及教师资质的要求是否可以满足等等一系列问题。儿童潜力开发研究专家以及美国的格伦德曼博士他们都认为学习语言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而且掌握的越好。克拉申认为第二外语的学习应尽早。所以幼儿的英语启蒙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其今后发展的道路方向,分析探索适合学龄前3~7岁的幼儿培训方法非常重要。
1培训目标:幼儿的兴趣、英语学习习惯、主动表达意识培养
1.1兴趣培养是整个培训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孩子喜爱的东西来启发孩子的兴趣,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所在。
1.2英语学习习惯在培训目标中也是关键之一。 如果老师对于孩子在幼儿英语学习的初期不能提供及时正确的指导,幼儿此时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英语学习遇到困难产生恐惧心里,此后即便初期有浓厚兴趣最终也难以持久。
1.3主动表达意识,口语占语言中最主要的部分,口语表达能力强不仅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占优势,而且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交际,而英语是作为走向世界的载体。
1.4单词句法积累 单词和句法组成了英语语言,所以积累一定的单词句法才能形成良好语感,但因幼儿的接受能力有限,启蒙英语言单词与句法并不需要作为重点,最主要的教育目标在于前三条,打好基础,及时纠正孩子的单词,句法错误,坚持下去,语感自然可以慢慢形成。
2 设计思路
2.1 借助媒体培养兴趣
2.1.1 电影动画适时播放,在幼儿启蒙英语教育中,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心里对英语学习的接受有限,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有效的方法来引导。
2.1.2 儿歌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又能让教学变得轻松,通过押韵和节律,使得背诵内容变得简单,背出一首儿歌既能让幼儿内心有满足感,又能将单词牢牢记住, 唱儿歌可以配上肢体动作,如按每周两首儿歌,即能保证幼儿学习十多个英语单词,一月甚至几十个以上也不成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在幼儿每学完三首后回顾温习,即可变为长久记忆,也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2.2 互动 交流
2.2.1课堂上采用游戏教学
可以在上课开始前一起唱英语歌曲,比如圣诞节快要到了,让大家跟唱Jingle Bells,或者可以设计游戏,听声音猜动物。采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既能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又可以增尽老师和孩子的关系,帮助提升孩子们的积极性,交际能力。
2.2.2 设计简单的小比赛
比如老师说“tiger”,让孩子们拿彩笔画出来,比一比谁画的最好。适当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幼儿来说,游戏要操作简单。
2.2.3 举办英语party
邀请一些外国友人,在party上运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既能提高孩子的热情,又能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语言交流发展。同时对外国友人形成友善的印象,刺激孩子的兴趣。
2.2.3引导幼儿阅读回顾
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时进行回顾总结,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坚持的性格,又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蒙英语初期,应该选用图为主的简单的英语单词书。
3反馈总结
如果按照以上设计思路大致运用到幼儿启蒙英语的教育上来,专业教师的悉心及引导耐心对待还有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幼儿培养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老师和家长制定的英语学习规则和标准,能让幼儿自主的建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每天下午一点钟进行英语简单单词听读。鼓励孩子提问,和孩子一起回顾整理当天,当周,当月的英语知识。并加强孩子的主动表达意识,拒绝哑巴英语。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最后幼儿的启蒙英语教育对于单词,句法,语感积累不需着重要求,最主要的教育目标在于前三条,打好基础,及时纠正孩子的单词,句法错误,坚持下去,语感自然可以慢慢形成。老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通过启蒙英语,让孩子的起点变高。
参考文献:
[1]刘建清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持续的英语学习兴趣【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5 03
[2]陈香春 游戏 在启蒙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6 01
[3]唐新成 现行英语儿歌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D】.
作者简介:李冰沁(1996年9月—),女 ,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学历为本科,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
论文作者:李冰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英语论文; 幼儿论文; 孩子论文; 句法论文; 兴趣论文; 单词论文; 孩子们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