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工作中的交流艺术论文_戴继承

浅析德育工作中的交流艺术论文_戴继承

湖南省蓝山县所城学校 425800

摘 要: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德育工作,体现了师道尊严,交流方式呆板严肃,缺乏对话交流艺术。本文试图从营造一种平等的谈话氛围、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讲究批评的方法等方面阐述德育工作交流的艺术性,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新境界。

关键词:德育工作 交流艺术 谈话氛围

“我就知道你又会狡辩的……”“你还有理啦,你看看你那德性……”“都上屋揭瓦啦,你还想怎么样呀……”在办公室里我们会时不时地听到这类训斥,让人很是困惑。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些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总习惯于学生一有过失就将学生“请”到办公室,老师端坐在椅子上,学生肃立面前,要么苍白地说教,要么厉声训斥,而学生不是无动于衷便是伤心落泪。其实如今的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对师长的说教也异常反感。我们的中学生从年龄上看是由天真烂漫的童年明显地向成人过渡了,可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考虑问题往往不会很周全,往往容易冲动,他们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有时又还不完全正确。作为老师如果一听说情况就歇斯底里、大批特批,不给他们任何说话的机会,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一定会不服气的,这样的谈话是收不到实际的效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我们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有什么艺术可讲究呢?

一、营造一种平等的谈话氛围

当我们把所谓的问题学生找来办公室后,先不妨让学生在自己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自己也坐下来,互相之间都花几秒钟时间平和一下心情,时间虽短但效果完全不同。师生双方坐下来交流,会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他们心中的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自然也就放松下来。此时师生的关系已不再“敌对”,一把椅子让师生关系于悄无声息中变得和谐了许多,在这样的氛围中能收不到好的效果吗?要知道在盛怒之下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老师不是圣人,在处理问题时也需要冷静,学生就更需要冷静。

二、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

真诚、尊重、倾听、接纳是人际交往的原则。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倾听显得特别重要。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特点之一就是要耐心倾听。有人总忘不了自己是一个教育者,总想主动出击,把学生变成倾听对象。在交流中,学生说不了几句话,教师就好像心中有底了,结论也出来了,接着就是开导或训导。如此一来,学生心理话不可能很好地表达出来,班主任也就无法全面了解学生想法。这样的训导也很难触动学生心灵,交流效果就大打折扣,以后学生可能就不愿意表达看法了。所以我们要以一颗包容和接纳的心,张开双耳耐心倾听,做一名忠实的听众。

可见要与学生进行真正的交流,倾听是前提条件。倾听可以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可以减少学生的对抗意识,为心理交流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其实倾听的过程也是深入了解对方的过程,也是准备做出反应的过程。

人们习惯于把不能够表达出来的想法压抑下去,久而久之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或者变成怨恨。所以即使他所讲的你已经知道,为尊重对方,你仍得耐心听下去。特别要耐心听对方申辩,切不可粗暴地随意打断,即使学生的说法有错你也不用急着打断,等其说完之后再反问一句:“说完了吗?”“有没有没说到的呢?”这样可以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可以避免自己因不明原委而造成错怪、误判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做一名耐心的听众,那么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能准确地找出对方说话的漏洞或他做得不妥的地方,然后才能抓紧其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口服更心服。

三、讲究批评的方法

1.明白批评的目的。学生有了缺点、错误、过失,表现了不良的思想、行为,引起班主任生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清醒,我们之所以要批评他并不是因为学生的缺点、错误或过失伤害了你老师的感情和面子,或违背了你的旨意而要惩罚他,主要是由于他违背了正确的思想原则和行为规范。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他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纠正过失,帮助他积极上进,使他成为一名“好人”。那种把批评学生当成给自己“出气”的办法,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引导反思言行。当我们在调查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绝不能“一气之下”采取过火的行动。我在平时教育学生时,经常会问他们:“你觉得你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你自己觉得你在里面做得怎样?”……以此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来反思、剖析自己的言行,让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不断的反思下,他们会发觉自己曾经的幼稚,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悔恨不已。这种方式他们往往容易理解、接受。

3.多提“建议式”批评。这样不仅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能与你合作。我们不要老是命令式地说“做这个,做那个”或是“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我们可以少用“应该”、“一定”、“必须”等词语,可以用疑问句来代替祈使句,常用朋友式的口吻提建议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我经常说“你认为这样做怎么样?”“你看这样可以吗?”像这样在尊重、信任的方式中结束谈话,可以尽量地维持他的自尊,让他希望和你合作,这样无形中就达到了帮他改正错误的目的。

论文作者:戴继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浅析德育工作中的交流艺术论文_戴继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