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品质的培养论文_吴良晖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品质的培养论文_吴良晖

吴良晖 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362400

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数学完全有可能成为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沃土。如何在这片沃土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当前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他在《创造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用在教育上要点之一便是宽容和了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如何创设呢?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教学真谛;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表,又是最亲、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再次,学生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关系。

二、创造参与条件,培养创新品质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呢?我认为:

1.应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信心。学生如果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就会对学习产生敷衍应付、消极的情绪,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反之,如果自信心强,就会自觉排除各种干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要在教学内容上,提供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参与学习的信息。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班上各层次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充分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题难易要智谋,问答要求要适当。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可出现下面的题目:“一条路长1500米,甲队修10天完成,由乙队修需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同时修几天完成?”这样的题目,学生既可以当成一般复合应用题解答,也可以当成工程问题解答。同时,还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类型的辨析,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倘若题目过难容易把一些学生变成“观众”,丧失学习信心;如果题目过于容易,又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3.在授课形式上,要重视小组教学和个别辅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知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有意识地到自学能力差的学生中去辅导,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集体释疑。把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学法指导上,要尽量做到四个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使他们会想敢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会说;解放孩子的手,使他们会做。让学生主动学、互相讨论、多向交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发的情感交流的环境,创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

三、引导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成为学生善于创新的重要保证。为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发展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局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整个人口中间。”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创新潜能。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归纳,启发学生多角度地分析解答问题,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性。

2.诱导观察,鼓励创新想象。想象力是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翅膀。一个人如果没有想象的帮助,任何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不可能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因此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四、加强合作,动手探究,掌握创新技能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际上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在动手操作中研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探索方法。由于学生已有前面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所以容易用迁移方法类似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教师继续提问,除了书本方法以外,大家还能用“割补拼”的方法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同学们听后顿时情绪高涨,然后通过合作学习,大胆动手操作,再探究出其他推导方法。

以上的每个操作探究都是一次次的科学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充满兴趣、品尝成功的同时,创新思维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磨炼,从而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创新技能。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顾明远教授认为: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同时也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创新是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运用创造思维发现和创新新的知识。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应立即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贯穿于教学始终,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论文作者:吴良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品质的培养论文_吴良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