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面板数据论文

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流通论文,实证论文,年中论文,制造业论文,面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论

流通与生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问题。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指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和流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它们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相影响。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和消费矛盾的加深,必然强化流通过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生产过程如果不能转入流通过程,看来就要陷入绝境。”②由此可见,生产过程逐渐建立在流通过程的基础上,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流通结构刚性、体制僵硬和效率低下的局面,日益成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1978-200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184元上升到6111元,到2006年增长指数达到745.8(1978=10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7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61%,均高于工业产值15.86%的增长水平。③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流通已经不再是商品生产的附属,成为促进生产的强劲支撑和动力。正是如此,许多学者逐渐将目光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转移。例如,刘国光(1999)提出流通产业的先导产业论,并指出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体现三个方面: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和产业关联。黄国雄(2005)提出流通基础产业论,认为流通力和生产力同样重要,流通力不足会导致销售不畅、商品积压,直接制约产能发挥,甚至导致产能闲置。2004年商务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推出首份《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流通产业已经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其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大。在新时期,为深入认识流通在市场中的地位,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和商务部联合提出《“十一五”时期中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研究》课题。由此可见,流通产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流通效率的高低已经成为我国市场化改革功过得失的衡量指标之一,如何实现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图1 制造业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率波动图(2001.1-2008.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相关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研究大生产和大流通关系的演变。例如,陈文玲等(1999)认为我国的商业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末端行业升位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朝阳行业,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化大流通中的导向作用日益明显。李海舰(2003)认为,在整个供应链中,过去是大生产、小流通,流通成为生产的一部分,现在是大流通、小生产,生产成为流通的一部分。二是考察工商关系的历史变迁和趋势。例如,马龙龙(2005)、牛全保(2006)分析了国内外工商演变的历史轨迹,认为在传统工商关系下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工商双方各自为政,产业链“断裂”的情况明显,而在新型工商关系下工商一体化组织程度高,产业链上下游联系密切,“合作增殖将成为新型工商关系的核心”。周勤、朱有为(2006)对1952-2001年中国商业和制造业总量关系的数据分析,不仅对两者总体关系的阶段性进行划分,而且认为我国工商关系已进入以商业为主导的时期。

从实证角度分析商品流通的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关系的文献还很少,有的学者比较关注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在联系。例如,汪静等(2007)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理,并通过1998-2004年地区面板数据和1993-2003年产业面板数据检验,表明生产者服务业自身的发展降低了制造业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有的学者提出了“流通先导”的城市化战略,认为通过大力发展流通产业,促进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晏维龙等,2004)。由于商品流通发展涉及到时空差异、流通产业的组织、流通企业的规模等等,仅仅从总量数据上并不能全面地揭示流通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我们将商品流通的发展分为结构与效率两个层次:流通结构主要包括城乡发展差异、流通渠道分化结构;流通效率主要包括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这些变量将在下文作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更为全面地揭示商品流通与制造业增长的关系。

二、模型、数据与变量

为了考察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我们利用传统的C-D生产函数,将衡量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等指标内生到该生产函数中,传统的C-D函数如下:

解释变量K表示制造业的资本存量,解释变量L表示制造业的劳动投入量,解释变量STRA反映的是商品流通结构,在这里我们有STRA={CXJG,PLXS},CXJG是表示商品流通城乡结构的变量,而PLXS是表示商品流通批零系数的变量;解释变量EFFI反映的是商品流通效率,并且EFFI={KCL,ZCFZ},KCL,表示商品的年末库存率,ZCFZ表示批发业和零售业的总的资产负债率;最后,SCAL反映的是商业企业的平均规模,在模型中,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控制变量。在我们的研究中,同样主要有两个变量构成,即SCAL={LSCM,SCGM},其中LSGM表示批发和零售业的单位规模,而SCGM表示商品交易市场的单位规模。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库。该数据库比较全面地提供了各个省份历年有关统计数据,本文选取了2000-2006年工业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总额、年末工人的工资总额以及国内贸易方面的统计数据,包括按销售所在地分的市、县和县以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销、存总额、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资产及负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数、各地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等。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本文的研究重点,我们应用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厂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价代替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总额。

三、实证分析与讨论

运用基本模型(3),对商品流通结构、商品流通效率等变量进行不同组合,从而得到不同的估计结果,如表2。借助表2的回归结果,我们将讨论流通结构、流通效率和流通企业规模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

表2中的(3.1)-(3.4)是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分别以商品流通的城乡结构和批零系数表示流通结构变量,以及用商品流通的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表示流通效率变量,以此来反映流通结构和流通效率对制造业增长的作用。

式子(3.1)中流通城乡结构(CXJG)的系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达到显著,并且其值为负数-0.0144,说明商品流通的城乡结构差异不仅对商业本身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对制造业增长也形成负的影响。因此,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应注重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晏维龙等(2004)的研究充分揭示了城市化和商品流通的密切关系,认为忽视商品流通的因素,单凭主观意愿任意地将农村转化为城市,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有“城”无“市”的状况,新建的城镇得不到商品流通的支撑,也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必须施行“流通先导”的战略。而(3.2)式是加入了批零系数作为流通结构的一个要素,回归结果表明批零系数对制造业造成了正面的影响,其系数为0.0269,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达到显著。批零系数反映了商品流通渠道的内部结构,批零系数值越高,则流通渠道中批发环节越重要,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实现流通渠道的多样化和少流通环节。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出批发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性,批发环节对于工业品的高效集散是大有裨益的。

式子(3.3)和(3.4)考虑了反映商品的流通效率的变量,即库存率(KCL)和资产负债率(ZCFZ)。在单独考虑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对制造业影响时,回归结果并没有达到显著性。而我们在(3.5)和(3.6)中加入控制变量零售企业平均规模(LSGM)和规模以上商品交易市场(SCGM)后,商品流通的库存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达到显著,其系数为-0.6601和-0.7204,说明商品流通的库存率与制造业产出呈负相关关系,流通环节的运行状况对生产环节起到巨大的反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主权的市场交易模式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流通过程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依附,而是生产过程的先导,生产决定流通的经济模式正逐渐地被流通决定生产的经济模式所取代。商品的库存率是商品流通效率的重要指标,库存率高意味着制造商生产的产品没有顺利地销售给消费者,生产和交换(流通)没有协调一致,反之,库存率低则表明:制造商生产的产品通过流通环节很好地销售出去,生产和交换(流通)彼此相辅相成,协调一致。我们的回归结果中,资产负债率未达到显著,流通组织的资产状况对制造业的产出并未产生直接的影响。

此外,(3.5)和(3.6)考虑了批发和零售企业的平均规模变量和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平均规模变量,由表2可知,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达到显著,并且LSGM的系数分别为-0.1009和-0.1670,说明批发和零售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制造业的产出是负相关。商业企业的垄断地位的获取对上游制造商的限制已受到普遍关注,如Dobson、Waterson(2002)认为将零售业视为一个高度竞争性的行业有一定的偏颇,零售商的集中将打破制造商独占市场势力格局,引起纵向关系结构变动。另一个变量SCGM的系数为0.0156,即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与制造业的产出是正相关的。商品交易市场包括众多的专业市场,是一个共享的销售网络。商品交易市场中的企业可以用专业市场的知名度、集中和及时反馈各种信息的功能来部分替代企业对自己商标、品牌和信息搜索等需求,从而节省市场交易成本。据有关调查,义乌商品交易市场上约有95.6%的商品来自包括当地在内的全国各个地区,4.4%来自国外,并且有68.1%的商品销往全国各地,有31.9%的商品销往国外,可见其对全国各地的生产者支撑作用明显。

四、分地区的回归分析与解释

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下面我们分地区考察模型(3)的回归结果,以检验商品流通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回归结果由下页表3给出,并且我们从中可以看出R2达到0.8663~0.9606,拟合效果比较好。表3中的(4.1)、(4.4)和(4.7)是反映东、中和西部地区商品流通结构的变量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商品流通的城乡结构变量在东部地区的回归系数为-0.0169,在l%的显著性水平上达到显著;在中部地区的回归系数为-0.22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西部地区的回归系数为-0.009,但不显著。这说明了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商品流通的城乡差距越大对制造业产生不利影响越大,并且中部地区商品流通的城乡结构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而西部地区的CXJG对制造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商品流通的批零系数变量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没有达到显著,而在中部地区为-0.059,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批零系数与制造业的产出呈现负的相关性,这与全国性样本下的分析结果不一致。

(4.2)、(4.5)和(4.8)是分别反映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4.2)中的库存率的回归系数为-5.417,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商品的库存率与制造业的产出是负相关的,商品在流通领域的库存率的提高对制造业的产出产生了不利影响;(4.5)中的库存率的回归系数为-1.291,小于东部地区,并且没有达到显著;又(4.8)中商品的库存率的回归系数为1.055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而,由(4.2)、(4.5)和(4.8)可知东部地区的商品流通与制造业的联系最为明确,商品的库存率与制造业产出在东部地区的表现最为正常。

(4.3)、(4.6)和(4.9)是综合考虑各地区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的影响。对于批零系数而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没有达到显著。另外,中部地区的库存率、西部地区的城乡结构没有达到显著。CXJG对制造业产出影响最大的是中部地区,KCL对制造业产出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且是负相关的,ZCFZ对制造业产出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且为正向的影响。由表2和表3我们形成了商品流通的结构与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的基本认识:

1.商品流通的结构变量与制造业产出的分析

在本文的分析中,构成商品流通结构的变量有两个,即商品流通的城乡结构和批零系数。城乡结构用来描述商品流通的城乡差距,从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其系数在-0.0169~-0.0138之间,而且显著性非常高,所以商品流通的城乡差距削弱了制造业增长。因此,在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流通环节的效率,注重流通效率的提高(晏维龙等,2004)。从各地区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流通的城乡结构对制造业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并且中部地区的系数在-0.2左右,而东部地区的系数在-0.02左右,说明商品流通的城乡差距严重阻碍了中部地区制造业的成长。

批零系数描述的是流通渠道问题,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所经历的组织序列,而批零系数反映了商品流通的批发环节的重要性,或者说批发业在流通产业中的相对比重。批零系数在全国样本中的回归系数在0.0249~0.0322之间,满足显著性要求。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变革方向是从金字塔式的渠道结构向扁平化的渠道结构转变。在扁平化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企业又把精简环节与强化终端联系起来,中间商层次虽然减少了,但销售终端又膨胀了,批发环节绕过了,但直接从事销售的人员越来越多(王晓东,2003)。批发环节的萎缩和销售终端的膨胀直接的表现是批零系数的逐年减少,而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批发业的相对萎缩对于制造业的增长是不利的,究具原因,我们认为批发环节的减少意味着零售终端力量的过度膨胀,这容易引起“工商冲突”的加剧。

2.商品流通的效率变量与制造业产出的分析

同样的,商品流通的效率主要有商品流通的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两个变量组成。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流通领域的商品库存率的系数在-0.6601~-0.7204之间波动,由此看来,流通领域的商品库存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相当大。我国以往依赖外延式的工业增长方式,虽然暂时带来了制造业的快速增长,但是长期以来,使得存量困扰在工业制造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工业经济越是快速增长,“总量块头”越是增大,就越是考验化解原有经济存量的能力,就越是需要依靠“存量解决法”来寻求改革攻坚式的突破,因而需要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来带动工业经济的影响力(宋则,2006)。分地区考虑商品的库存率对制造业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回归系数在-0.5417~-0.7786之间波动,略高于全国样本下的回归结果,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虽然达到显著,但同归系数在0.968~1.055之间波动,商品的库存率增加反而使得制造业产出增长,这与以往的经验相悖,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并没有成为市场需求和经济波动的晴雨表,生产与流通处于割裂状态。

另一个反映商品流通效率的变量是资产负债率。流通领域的资产负债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讲,与生产领域构成了特定的彼此依赖的关系,因为流通是包含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要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四者缺一不可,而其中的资金流最终表现为流通产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但从我们的实证结果看,资产负债率与制造业并无显著的关系。对于分地区的次级样本分析结果,东部地区的回归系数为1.692~2.369,中部地区的回归系数为-1.883~-0.674,西部地区的回归系数为-0.684~-0.679,分别达到显著。这说明东部地区流通领域的资产负债率与制造业产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流通领域的资产负债率与制造业产出呈负相关关系。我们认为该结果源于东部地区的流通与生产已经成为了良性的互动发展机制。

3.商品流通的企业规模变量与制造业产出的分析

表2中的(3.5)和(3.6)是依次加入控制变量LSGM、SCGM所得到的回归结果。前文的分析已经表明零售商的规模扩大将会对上游制造业的产出产生负面影响,这形成了对近来许多学者普遍关注大型零售商的出现挤压上游制造商利润空间观点的佐证。晏维龙(2002)认为某一流通企业在一定的商圈范围具有垄断地位,或某一经营领域具有垄断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能够进入这一商圈或经营领域,只能接受流通企业的一些条件,或接受流通企业的控制。流通企业规模的大型化使其可以任意地滥用市场势力,不断向上游供应商索取垄断租金,如通道费被认为是零售商对制造商利润压榨的重要工具(Shaffer,1991)。

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看作驳斥“专业市场消亡论”的进一步解释。商品交易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断壮大构成了对欧美国家的“专业市场消亡论”的挑战,吴意云(2008)认为传统的国合商业主导的销售网络逐渐暴露出“流通管道过细”的缺陷和效率低下的特点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并且通过实证检验表明商品交易市场设立的前提条件是市场需求规模超过临界水平。陆立军、杨海军(2007)对“义乌商圈”案例的研究表明规模报酬递增是跨越“专业市场消亡论”的关键。我们认为,商品交易市场不仅由其规模报酬递增确定了自身存在的条件,而且为制造业的增长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分销终端。商品交易市场通过外在经济、规模经济和降低运输成本等方面促使要素更有效地流动,促进地区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效聚合和扩散,为制造企业指明了市场需求的方向,从而引导制造业的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偏好。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我国2000-2006年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有关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商品流通的城乡结构、批零系数两个结构变量,商品流通的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两个效率变量,以及零售企业规模和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对制造业产出增长带来的影响。由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首先,生产和流通是密不可分、休戚相关的统一体,流通对生产具有极大的反作用,流通领域的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生产领域的运行状况,这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生产决定论”或“流通无用论”的禁锢,证明流通不仅不是生产的依附,而是生产的先导。其次,流通渠道的结构和效率变动直接对制造业的产出水平造成了影响。一方面批发业的相对萎缩和零售商的规模增长对制造业的产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增大有利于制造业的产出。最后,我们发现,商品流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的影响已经波及了制造业,东部地区流通和生产是密切联系的,而中西部地区生产和流通的关系并不密切。因此,我们认为:

第一,必须建立起以流通为先导的生产、流通互动的经济模式。在这方面,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但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一系列开放性的政策措施,提升本地区商品流通对地区生产要素的吸纳和融合,减少因流通费用问题造成的生产无法进行或效率过低。如果只注重发展地区制造业而忽视了商品流通平台的构建,即使商品生产出来也不过是提高了流通环节的库存。尤其是在全球化经济下,商品流通发展不仅是促进地区生产的拉动力,还是将地方产品推向世界,使其赢得品牌优势的催化剂。

第二,在商品流通渠道和网络的建设中,应考虑渠道成员和网络节点间的协调,并加强对零售终端市场势力的规制。流通渠道成员之间的力量过于悬殊不利于商品畅通无阻地从生产环节流向消费环节,尤其是某些零售终端的势力膨胀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工商关系的根本问题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问题,为保持和谐健康的工商关系,渠道成员的利润分配中必须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努力避免“两极分化”。

第三,培育大型化的地区综合商品交易市场和专业化市场,提高其商品的集散能力。传统的经验表明商品交易市场将被企业自建的销售网络平台所取代,而我们的研究说明了商品交易市场和专业化的批发市场对于制造业产出将是有利的。因此,必须摈弃商品交易市场随工业化的发展而消失的观念,增加建设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的支出,地方政府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88.

③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标签:;  ;  ;  ;  ;  ;  ;  

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面板数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