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论文_薛香香

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论文_薛香香

薛香香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8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重症监护室病人,按照抽签尾数奇偶法将病人分为组①(37例)和组②(38例)。组①采取重症监护室常规流程护理策略;组②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评价:(1)家属满意度;(2)护理前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SRSS评分)、重症监护谵妄筛查检查表(ICDSC评分);(3)护理投诉率、不良预后率。结果:(1)组②病人家属满意度显著比组①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②护理后SRSS评分、ICDSC评分显著比组①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②护理投诉率、不良预后率显著比组①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策略;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203-02

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严重,多合并睡眠障碍。良好睡眠质量是维持机体稳定,强化康复效果的关键。因而,我院就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8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重症监护室病人,按照抽签尾数奇偶法将病人分为组①(37例)和组②(38例)。所有病人意识清醒,有正常理解和表达能力,可配合本次研究。

其中组①男26例,女11例,年龄23~75岁,年龄平均值(57.73±9.28)岁。体重最低44kg,最高82kg,体重平均值(63.57±1.32)kg。

组②男26例,女12例,年龄23~74岁,年龄平均值(57.01±9.11)岁。体重最低44kg,最高82kg,体重平均值(63.52±1.56)kg。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经X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组①采取重症监护室常规流程护理策略;组②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1)睡眠健康知识培训。通过睡眠护理小组成立开展相关知识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睡眠循证依据,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睡眠质量,并定期组织专家讲解,促进质量持续改进。(2)病房环境护理。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如定时拉放窗帘,定时开关灯光,调低夜里电话铃声和呼叫器音量;尽量在白天集中进行护理操作,减少夜间护理工作;控制病房温湿度合适,在出现不可避免的ICU噪音时,可让病人听音乐或戴耳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病人进餐时可播放轻音乐,舒缓不良情绪,分散其对机体不良应激的注意力,减轻不良情绪,提升睡眠质量。(3)护理操作的规范。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如彩超、胸片、采血和胸腔穿刺等尽量在白天进行,避开午间、夜间休息时间,入睡前进行吸痰操作,入睡后按需吸痰。制定个体翻身计划,在床头悬挂翻身卡,合理采用软枕、气垫床等提升病人的舒适度。(4)心理护理。掌握病人心理情况,运用心理暗示、移情等方式减轻病人精神压力,提升其幸福感,减轻焦虑感,促进睡眠质量的提升。(5)医护患合作。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制定合理镇静止痛方案;指导病人有效咳痰,借助排痰机、肺部治疗仪等进行辅助治疗;晨间、晚间护理时段播放用药、肺功能呼吸操等的视频,并指导病人共同参与;入睡前给予病人按摩涌泉穴、百会穴等,以放松其身心,帮助入睡。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家属满意度;(2)SRSS评分、ICDSC评分;(3)护理投诉率、不良预后率。SRSS评分最低分10分,最高分50分,分数越高,睡眠问题越严重。ICDSC评分分数越高,病人精神状态越差。

满意率调查表在出重症监护室前发放给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睡眠护理的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为10分,得分≥9分:非常满意;7~8分:比较满意;<7分: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6]。

1.4 数据处理

重症监护室病人一般资料和护理结果等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家属满意度、护理投诉率、不良预后率行χ2检验(%表示),SRSS评分、ICDSC评分行t检验(-x±s表示)。数据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 家属满意度比较

组②病人家属满意度显著比组①高,其中,组①家属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分别20例、10例和7例,满意率81.08%;组②分别为23例、15例和0例,满意率100.00%,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SRSS评分、ICDSC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RSS评分、ICDSC评分差异不显著,组①分别为32.37±8.72分和6.15±0.92分,组②分别为32.95±8.92分和6.17±0.72分。护理后组②SRSS评分、ICDSC评分显著比组①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组①分别为29.32±4.12分和5.12±0.56分,组②分别为24.52±1.24分和4.25±0.31分。

2.3 护理投诉率、不良预后率比较

组②护理投诉率0.00%、不良预后率2.63%显著比组①低,组①分别为8.11%和10.81%,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危急,因病情影响,加上病房环境特殊,病人可出现睡眠异常,尤其是夜间,睡眠可受多因素干扰。睡眠障碍可导致病人免疫功能降低,出现延迟康复、伴发并发症,增加住院费用和病死率等。集束化护理策略是根据某一问题制定的有循证支持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其中每个护理元素都经临床证实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且这些元素共同实施的情况下比单独实施护理效果更好。

本研究中,组①采取重症监护室常规流程护理策略;组②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结果显示,组②病人家属满意度显著比组①高,护理后SRSS评分、ICDSC评分显著比组①好,投诉率、不良预后率显著比组①低,说明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向邱,徐素琴.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13(34):4321-4324.

[2]向邱,徐素琴,陈华文等.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剥夺的集束护理干预策略[J].护理学杂志,2013,28(11):32-33.

[3]盛孝敏.ICU综合征患者护理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

[4]康馨匀,张继伟,熊露宁等.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睡眠暂停并脑卒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1(3):122-123.

[5]骆敏霞,孙平波,芮建宇等.集束化护理在上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4,17(6):70-71,72.

[6]曾乌丽.舒适护理在改善卵巢癌化疗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31(31):183-184.

[7]刘芳,潘凌蕴.睡眠剥夺对重症监护患者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5,16(4):65-67,68.

[8]罗芳,林慧佳,王陈红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系统高风险危重患儿的脑功能监测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8):614-620.

论文作者:薛香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论文_薛香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