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酷女生开战斗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酷论文,女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N关斩N将
2005年初,空军决定从湖北等12个省市的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35名女飞行学员。与前七批女飞行学员不同的是,她们将被培养为战斗机飞行员。因此,这次招飞条件更加苛刻:首先要经过体检、心理测试和性格分析三关;高考分数要达到三本线,然后才能被空军的大学录取;学员再经过理论、力量、技能和反应速度训练,方可成为飞行员;而最后要成为战斗机飞行员,还要通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
刘欣平时就酷爱运动,素有假小子身板。在招飞报名的最后一天,她随班上一名女生去武汉市人民医院体检时,方才知道这是在招飞行员,她觉得好玩,也跟着报名参加了体检。招飞体检有116个大项、上千个小项目,大到五脏六腑,小到1秒钟能记多少个数字。身高不足1.6米的“出列”,体形不匀称的“稍息”,牙齿稍有磨损的“淘汰”……而刘欣除了血液报告当天没出结果外,其他都基本合格了。
第二天,刘欣又开始接受特检科的性格分析和心理测试。当时,医生让她坐在上下左右高速大角度旋转的转椅上,检测她抗眩晕的能力。几分钟下来,她脸色煞白,感觉天旋地转,想呕吐。尽管这样,她还是在两秒钟内准确地辨认出自己上椅子时的位置……
通过这几关考验后,刘欣成了全校众多体检学生中唯一的合格者,经过高考和又一次极其苛刻的体检,刘欣收到了空军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日行50,夜行30
进了大学,刘欣还必须通过理论关和力量关,才能学习飞行。当时,她与其他一同被招入的34名女学员被编入“女飞队”某班,每天一半文化课,一半体育课。文化课对她们来说并不难,体育课主要锻炼学员的爆发力和耐力,每天都要进行数次50米、100米全速跑和变速跑,一般人真吃不消。
夏天气温高达30多度,在50米全速跑时,刘欣不慎跌倒了,教员很生气,罚她围训练场加跑20圈。谁知,刘欣跑完第10圈就晕倒在地,教员赶紧将她送到校医务室。原来,刘欣以前从未进行过高强度体能训练,加之被罚,心理上有了包袱,吃饭不多,体能没跟上。于是,教员又要求她把吃饭当任务,否则将在35名学员中第一个被淘汰。
入伍还不到一个月,听说将面临淘汰,刘欣自然不干:拼了,决不能被淘汰!从此,她强迫自己多吃饭;回到训练场后,她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
随后,学校进行野外综合训练,锻炼学员的耐力和战术对抗能力。教员要求她们日行50公里,夜行30公里。刘欣耐力不错,在连续7天高强度训练中,其他学员都感到疲惫不堪,可她还能利用大家休息的间隙,独自攀岩,锻炼臂力。有一次,她攀上一个陡峭的悬崖时,不料脚蹬的石头突然掉落,她整个人悬空了!其他学员看了,大惊失色。不想,刘欣沉着冷静,一手卸掉身上的干粮和水,一手紧紧地抓住岩石,最后居然慢慢地爬上了山顶!
野外生存演练开始,刘欣的麻烦便来了,没了干粮和水,她很快就感到饥渴难忍。按规定,她可以发出求救信号,但是,这样就意味着将被淘汰出局。正当她犹豫不决时,突然一声炮响,100多个“敌人”冲了过来。按规定,学员必须利用森林中的沟壑、灌木隐藏、设伏……那天,刘欣潜伏在一片灌木丛中,只要“敌人”没有走,她就不能离开。
时间过得真慢,饥肠辘辘的刘欣,只好在灌木丛中寻找食物和水源。可灌木丛中哪里有水源呢?只有蒲公英、刺儿菜和苦菜等。一想起这些都是农村姥姥家猪都不吃的,她怎么也吃不下。这样熬了16个小时,最后饿得实在受不了,她只好揪起一把苦菜往嘴里塞。刚吃一口,就呕吐起来,吐完之后,她再舔舔舌头,发现竟有一股甘甜味……于是,她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了苦菜,终于坚持到了任务结束。
2006年底,学院举行学员体能综合测试,刘欣排名靠前。到2007年10月,她的综合排名又上升了3位。这样,她顺利完成了基础教育训练,终于正式转入飞行基地,可以学习初级教练机驾驶了。
开上歼击机
然而,刘欣这次面临的技能关,比以前所经受的那些考验更难!首先要接受检飞,即教员带着学员,驾驶飞机在空中做横滚、俯冲等特技动作,以此来考验学员的平衡机能和空中适应能力。很快,就有6名学员被无情淘汰。
2008年2月24日,刘欣第一次操作初教机。尽管有教员带飞,她对各项操作也早已熟记于心。但上了飞机,还是紧张得要命。随着教员一声令下,她迅速开车、滑出、加力和拉杆……很快,飞机起飞了。可教员不停地在后舱喊:“注意航向,注意速度……”结果,左一个注意,右一个注意,她顿时手忙脚乱。为此,教员严厉地批评了她。“如果你缺乏冒险与探索的精神,别说开歼击机,就是一般的飞机也开不了!”
教员的话让刘欣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之后,有事没事她便找其他学员聊天,相互激励。有时,她还故意请教员和其他学员激将自己。2008年4月27日,刘欣第一次单飞。进入机舱后,刘欣冷静地开车,滑出、加力、拉杆……飞机很快就平稳地飞了起来。谁知,她驾机进入一个弯道时,发现飞机地平仪突发故障。情急之中,她赶紧向指挥员报告。指挥员也替她捏了一把汗,紧张地问她:“其他仪表参数怎样?”刘欣冷静地说:“正常!”指挥员又说:“你要冷静,保持飞行状态,听指挥修正航线。”最后,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刘欣终于驾机安全着陆。
2008年5月,刘欣通过了初教团的结业考核。同年6月,上级决定在第八批女飞行学员中选拔培养歼击机女飞行员。当时,在国际上,只有美国、德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拥有战斗机女飞行员。
经过严格的筛选,刘欣和其他21名学员最后成功入围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学员,并转入空军某飞行学院的高教团学习,改飞歼击机。
与初教机不同,歼击机的飞行速度快,载荷大,操作起来更难。2008年7月24日,刘欣第一次上歼击机,在做特技动作时,突然遭遇了“黑视”现象——瞬间看不清前方。紧张之余,她立即向指导员报告。指导员分析认为,她这是夏天训练量大,体力透支所致。为此刘欣每天早早睡觉,每顿饭只要不吐就拼命吃。可她的体力恢复了,却有了心理障碍,还是不敢做特技动作。怎么办?一定要熬过这一关!2009年4月,考试之前的最后一次训练,刘欣鼓足勇气,翻了一个筋斗,这次没有出现“黑视”了!于是,她又尝试做了几个特技动作。教员看了,欣慰地鼓掌庆祝。刘欣成功地走出了阴影,但有6名女孩被残酷淘汰了。
米妙不差
2009年4月27日,刘欣以全优的成绩从空军某飞行学院毕业,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被授于空军中尉军衔,颁发了飞行员证书和飞行等级证章。
不久,一个更为振奋的消息传来:刘欣等115名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将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其中一名为替补)。欣喜之余,她和战友们迅速投入到紧张训练之中。“米秒不差”是空中梯队给自己提出的严苛标准,即受阅时梯队要在预定时刻到达,按预定时间通过天安门广场,误差为零秒;梯队长机的机身要垂直超越天安门广场中轴线,误差为零米!
为了达到这万般苛刻的要求,2009年6月,刘欣和战友们转到河北某军用机场封闭集训。河北夏天,时逢大旱,很长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在40℃左右。飞机在太阳下暴晒,座舱内温度达50℃,女飞行员们还得头戴飞行帽、脖子上挂着氧气面罩。脚蹬飞行靴、腰上挂着伞刀,长袖的飞行服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如果再加上救生伞和抗荷服,几乎会透不过气来。刘欣穿戴好后,一坐进座舱,身上的汗就哗哗往下流,飞行完出来,衣服背后常常是汗干了后的盐渍。但为了在新中国60华诞那天接受神圣的检阅,刘欣和队友们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力坚持了下来。
2009年10月1日上午,当刘欣与队友驾驶战斗机拉着长长的彩烟,以整齐划一的队形飞越天安门上空时,国庆庆典解说词这样介绍她们:“最后飞抵天安门上空的教练机梯队由空军某飞行学院15架教8飞机编成。值得关注的是,驾驶高级教练机的全部是女飞行员,她们以娴熟的技术翱翔天空,以浪漫的激情写意蓝天,以巾帼情怀接受祖国母亲的庄严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