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云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河南 新郑 451100)
【摘要】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脓疱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脓疱性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脂溢程度并进行评分,以治疗指数为参考依据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1例患者基本治愈,基本治愈率48.11%;46例患者治愈显效,显效率43.40%;7例患者治愈有效,2例患者治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1.51%。治疗期间内,本组2例患者服用西药后出现轻度恶心症状,1例患者外用药物后出现刺激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2.83%,停药后患者不适感均消失,无患者出现明显用药毒副作用,用药安全可靠。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疱性痤疮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之的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脓疱性痤疮;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18-02
痤疮又称青春痘,好发于青少年群体,属临床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多形性皮损,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对患者社交及心理影响很大。痤疮的发生与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油脂分泌等因素相关,轻度者通常经内在调理可自愈。脓疱性痤疮是痤疮类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种类,多见于面部和胸背部,可在脓壁破裂后形成凹陷性疤痕,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需采取临床针对性治疗。文章现以106例脓疱性痤疮患者为例,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脓疱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探究脓疱性痤疮的有效治疗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脓疱性痤疮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炎性丘疹和脓疱,经临床诊断均符合脓疱性痤疮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病例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严重脏器疾病者;③血液疾病者;④试验前2周内使用过痤疮治疗药物者;⑤试验药物过敏者。入选病例中,男65例,女41例。患者年龄14~36岁,平均年龄(25.32±4.17)岁,患者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2.83±0.64)年。其中,轻度痤疮皮损34例,中度痤疮皮损45例,重度痤疮皮损27例。
1.2 方法
常规西医治疗:依据患者实际痤疮皮损程度采取针对性西医治疗。皮损程度轻者可用注射针头挑破脓疱顶端,将脓液挤压出,用庆大霉素针剂涂抹患处,早晚各1次,或患者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和维生素B6,局部外用红霉素软膏,2次/日。连续用药1周后,病症无好转者同中、重度皮损患者一样,口服异维a酸胶囊(特维丝),用药剂量0.1~1mg/kg/d不等,遵从医嘱服用。必要时给予患者静脉抗生素治疗,用药周期1个月。
中医辨证治疗:依据脓疱性痤疮“肺经血热”的病因机制给予患者清热除湿治疗。患者口服清热暗疮胶囊,加用中药方剂,中药包括茵陈,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丹皮,甘草,生地,有脓疱者可加白芷,皂刺,三棱,莪术。药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用药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内,患者停用其它内用外敷药物,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皮损程度及变化情况。观察项目包括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脂溢程度。各观察项目的具体评分标准详见表1。患者临床疗效的判定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具体判定标准如下:①基本治愈——治疗指数≥75%;②治疗显效——治疗指数50%~74%;③治疗有效——治疗指数25%~75%;④治疗无效——治疗指数≤24%。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
表1 本次痤疮治疗观察项目的评分标准
注:治疗指数=(治疗前总评分-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总评分×100%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4.0系统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卡方检验。
2.结果
经治疗,本组1例患者基本治愈,基本治愈率48.11%;46例患者治愈显效,显效率43.40%;7例患者治愈有效,2例患者治愈无效,治疗总有效例数97例,总有效率91.51%。治疗期间内,本组2例患者服用西药后出现轻度恶心症状,1例患者外用药物后出现刺激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2.83%,停药后患者不适感均消失,无患者出现明显用药毒副作用,用药安全可靠。
3.讨论
儿童在进入青春期以后,睾酮水平的升高会促使皮脂腺大量分泌皮脂。这一阶段,如不注意人体外部清洁和内部调理,则皮脂腺导管容易因异常角化造成堵塞,影响皮脂排除,逐渐形成微粉刺。粉刺所在毛囊中含有的痤疮丙酸杆菌可产生酯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最终加重粉刺炎症反应,导致痤疮。依病症表现和严重程度的不同,痤疮可分为粉刺性痤疮、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等多种。本次临床研究方向为脓疱性痤疮,它是痤疮种类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其发病原因不仅与内分泌紊乱、毒素长期积累等密切相关,也与饮食、情绪、痤疮杆菌繁殖等存在关联。
西医治疗脓疱性痤疮目前多采用抗微生物治疗方法或维A酸及其衍生物治疗方法。虽然这些方法能帮助改善人体免疫力,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皮脂分泌,但由于痤疮发病诱因多,故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不十分显著。传统中医将脓疱性痤疮视为“肺风粉刺”,认为其主要由外受风邪、内热炽盛致肺经血热、气血郁滞所引发。故治疗旨在清除肺热、胃热,活血化瘀,通络解毒,佐以化痰除湿、调理冲任。适用范围为肺胃实热型、热毒炽盛型脓疱性痤疮者。本次临床研究选用了白芷、二花、连翘、野菊花、槐花、丹皮、蒲公英、地丁、黄芩、麦芽、甘草等多种中草药。其中,黄芩、连翘等药物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活性的功效,蒲公英、地丁、野菊花、甘草清热解毒,丹皮清肺经血热,白芷排脓生肌、祛病除湿。本次临床研究中,中西医联合治疗脓疱性痤疮,两种治疗方式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研究结果显示,本组106例患者中,51例基本治愈,46例治愈显效,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8.11%和43.40%,治疗总有效率91.51%(97/106),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脓疱性痤疮,协同作用效果显著。此外,治疗期间,本组仅2例患者服用西药后出现轻度恶心症状,1例外用药物后出现轻度刺激症状,无患者中药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83%,停药后患者不适感均消失,无患者出现明显用药毒副作用,用药安全可靠。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脓疱性痤疮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苏秀英,唐桂群.中西医结合治疗脓疱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6:56-58.
[2]杨彦洁.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刘建玲,盛廷淇.中西医结合治疗脓疱性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1,07:65-66.
[4]栾玉敏,杨奇娇,陈利远.中西医结合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11:1029-1030.
[5]罗显明,罗特.中西医结合治疗反硝化无色杆菌致脓疱性痤疮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13,03:181-182.
[6]常云榛.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论文作者:王苏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痤疮论文; 患者论文; 脓疱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疗效论文; 粉刺论文; 丘疹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