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宇宏
身份证号码:510702196707090547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和工程的适用性、社会性密切相关,体现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和综合能力。建筑工程质量诱因多,其中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控制意义重大。本文对工程监理现状、监理原则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质量;控制
一、工程监理现状
工程监理是指依法成立监理公司,接受建设责任主体单位委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安全管理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工程监理主要职责:确定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编写项目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检查和监督监理人员工作,召开监理专题会议,签发项目监理单位文件,审定施工单位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和进度计划,审核签署支付证书和竣工结算,审查处理工程变更,主持、参与质量事故调查,调解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批工程延期,编写、签发监理月报、监理工作报告、专题报告和项目监理工作总结,主持整理工程项目的监理资料,审核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组织开展质量检查,参与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程监理主要通过监理单位派驻监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工程监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监理准入把关不严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设置建筑监理机构入驻项目现场,监理机构由建设单位安排确定,在选择监理机构时,建设单位自主裁定空间大,准入把关不严,没有全部依法依规通过招投标活动来选择确定监理单位。
(二)监理工作缺乏独立性
工程监理机构多由工程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活动或其他方式确定,由建设单位发放工资,接受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建筑工程涉及面宽,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决策、投资、建设关系复杂,在实际监理中往往受建设单位、上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干预,工程监理独立性不强,削弱了监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监理机构缺乏规范
监理机构属于普通企业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利润。一些监理机构不具备监理从业资质,而是通过挂靠揽活。监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个别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系临时拼凑,加之管理缺乏规范,工程监理机构对监理人员的管理混乱不堪。
(四)工程监理成效不高
个别监理人员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加之监理机构对人员配备出现漏洞,导致监理缺位错位,监理控制流于形式,力度不够,效果欠佳,监理人员形同虚设,埋下工程质量隐患。
(五)监理风险难以根治
工程监理人员服从指派单位的领导和管理,对建设单位负责,同时履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等职责。个别监理人员思想不纯,受不良风气影响,对灰色收入诱惑难以把控,公权私用,和施工企业结成利益联盟,对工程质量监管“和稀泥”,存在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风险,自身违规违法风险也难以有效规避。
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监理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序多,中间产品多,变更和隐蔽工程多,工程质量诱因多,质量变动大,需要做好施工全过程质量、安全、进度和建设资金的有效管理,有效杜绝质量事故和其他风险的发生。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特性需要在工程监理中严格遵循一些原则,推动监理工作有序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坚持以人为先,以人为本
施工企业法人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统率,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和组织实施,和工程其他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共同担负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中需要以人为核心,工程涉及的全部事项最终由人来执行。监理机构首当其冲的职责是审核施工企业资质和项目施工重要管理岗位人员任职资格,督促施工企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保证工程质量顺利实现。
(二)质量第一 预防为主
工程建设阶段质量控制的监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和社会性,要求监理人员要对建设主体责任单位负责,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大众负责,所以要把质量第一的理念贯穿于建设项目始终,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分项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中去,大胆预测、认真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发生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三)严格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在对工程质量检查监督过程中,需参照工程设计图纸,按建筑工程建设合同规定等级,坚持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采取合适的工程质量检验方法,采用合理的检查手段,对工程项目质量全面详细检查和技术质量等级评定。
(四)坚持设计变更和建设资金的合理控制
工程设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变更部分设计方案,调整或增加工程项目。监理人员需要和建设、设计及施工企业协商沟通,细致谨慎,做好设计变更和建设资金的合理控制。
三、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理控制
工程质量监理控制,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需要做好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方面工作,达到工程施工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的目的。
(一)工程准备阶段监理控制
监理人员进场后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对施工企业审批内容和流程予以监管,审核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及重要管理人员从业资格,审批施工工程许可,审定施工单位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和进度计划,核实材料供应商资质,全面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内容,做好施工进度的把控和施工现场情况的熟悉掌握,对工程开工前的审批文件完整保存和管理,并确保其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控制
1、做好工程监理基础性工作。监理人员要了解掌握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以及施工验收规范,将其作为有效进行工程监理的前提条件和必须遵守的理论依据。如果在实际监理中不熟悉图纸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在监理过程中不能进行工程质量指导和评价,对施工企业的施工作业行为对错难以作出正确评判,更不能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
2、强化工程材料质量检验和报备。做好采购计划、监督与控制,查验进场设备和材料的合格证明及检验(试验)结论等,材料质量合格方能进场。现场监理人员要对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的存放、保管、使用进行监控,确保材料在受控状态投入使用。
3、重视施工安全的监理。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需要依据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构建完整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实现安全工程技术和质量技术互补共用。
4、做好监理日志。除遇特殊情况外监理人员需对施工期间每天的施工内容、工序、施工问题和解决方法、处理结果做出详实记录,为工程计量提供依据。
5、强化机械设备检验。从机械设备型号、性能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等方面予以控制,尤其做好对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指导和机械设备作业功效的检测和控制。
(三)工程竣工阶段监理控制
监理人员按监理程序对分项工程验收时要加大对隐蔽部分、重点工序和关键技术有效监理,克服施工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在全部工程结束后监理人员要严格按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组织验收。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独特的个性,其验收或评定标准和国家标准可能存在偏差,因此监理人员要融汇变通,对验收标准适当修正,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如果验收标准把控不严,工程监理就会破绽百出,厚此薄彼,监理成效大打折扣。
结束语:选择合适的监理人员,运用恰当的监理手段,从监理基础工作的重视、现场监理技术的运用以及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等方面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理,能够有效发挥监理职能,提高监理工作水平,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证军.辨清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J]质量春秋2009(9)
[2]谢美凤.建筑监理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质量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13(5)
论文作者:桑宇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监理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