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征、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8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病例、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后,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者2 例,其余66 例术后并发症有19 例(28.7%)。结论:根据患者自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结肠癌肠梗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结肠癌的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关键词: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68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surgical methods and effects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8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 hospitalized colon cancer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the clinical results of its analysis. Results:Sixty - eight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treated with two patients with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19 died(28.7%). 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colon cancer intestinal obstruction of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urgery,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choose a reasonable surgical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colon cancer,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Key words:surgical treatment;colon cancer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clinical analysis
结肠癌是指结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结肠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发病因素与遗传、结肠腺瘤、家族性息肉病、慢性炎症性病变及少纤维、高脂肪饮食有一定关系。结肠癌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为肠道梗阻,国内目前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预后较差,效果不明显,患者手术后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病率均较高[1]。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通常对患者的损伤较大,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对47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外科于2013年1月~2015年5月共收治了68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全部实施了手术治疗;男性40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2.1±4.7)岁,女性28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4.5±3.7)岁,病程11~64h;年龄超过60岁者16例,50~60岁20例,40~49岁3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肠梗阻症状。患者均于术前确诊,术前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腹部X线片、CT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病理活检等。
1.2方法
68例患者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术前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广谱抗菌药物抗感染、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术中合理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55例患者采取了Ⅰ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35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20例行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占81.9%,11例患者采取了Ⅱ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约占16.2%,余下2例则采取了单纯结肠造瘘及探查活检术,约为2.9%。
1.3观察指标
68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均采取了手术治疗,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胃肠恢复的时间、切口是否发生感染、下床活动的时间、复发率及肺部感染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8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均采取了手术治疗,术后死于全身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例为2例,死亡率为5.7%,余下66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共有19例,约占 28.7%,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切口裂开者2例(10.5%),切口发生感染者6例(31.5%),肺部感染者4例(21.0%),尿道感染者3例(15.7%),结肠造口瘘脱垂者4例(21.0%)19例并发症患者经抗感染、及时换药及再次缝合等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
3.讨论
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已经成为肿瘤晚期的主要并发症,结肠梗阻大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10%结肠癌患者表现为急性肠梗阻[2]。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症状首先是腹痛,多以腹部四周疼痛为主,其次是腹胀,以侧腹及上腹为著,呕吐症状出现比较晚,由于小肠逆蠕动,呕吐物常有粪臭味。大部分结肠癌早期患者无典型或者特殊的临床表现,故早期结肠癌一般不容易发现和察觉,而当结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后则多表现为不规律性腹部疼痛(主要为胀痛或者绞窄性疼痛)。一旦确诊后,需立刻给予胃肠减压,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抗感染。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就诊时一般情况较差,常伴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等,术前应根据患者全身具体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予广谱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结肠梗阻发生部位主要分布在左半结肠、横结肠及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的管腔较右半结肠细,大便基本成型,肿瘤的生长方式为浸润型多见,左半结肠好发急性肠梗阻[3],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梗阻后,管腔明显扩张,血运差,肠腔内细菌毒力强,易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肠造口加二期肿瘤切除术以及单纯结肠造口术。单纯肠造口通常用于肠道肿瘤不适于R0切除或一般情况差难以耐受切除术者,其优点是有效、简单易行、不影响以后的二期手术。
综上所述,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目前仍然是进行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前需彻底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以决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结肠癌的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同时加强药流药物规范使用、系统随诊的管理,医师需认真完成术中每个环节,以利于患者术后的及时康复。
参考文献:
[1]杨 洋,李良庆. 丙胺酰 - 谷氨酰强化场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1,32(17):2334 -2335.
[2]姜 勇,汪 欣,万远廉,等. 111 例结肠癌伴发急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48 - 51.
[3]郑国庆,梁金荣,张伟忠,等. 回肠造口在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中的应用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2(4):361 - 362.
论文作者:韩贵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肠梗阻论文; 结肠论文; 结肠癌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