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211271986****3011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由于后浇带施工有着较大的优势,能够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更好保障,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因为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出现。在建筑工程中运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不均匀而出现的裂缝现象。可是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应用,要采取科学的解决办法来保证后浇带施工工艺的使用价值真正的发挥出来。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分析
1.1解决结构及基础问题
通过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后浇带技术,能够避免由于裙房构造、基础设计等引起的问题。现阶段,在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受到自身地基重力的影响,沉降问题发生的概率较高,造成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下降。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将建筑整体分成两部分完成浇筑,后浇所需的浇筑时间使用沉降量的大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裙房结构进行计算与核对,并检测其强度。此时主要的施工流程如下:建筑的主楼施工→裙房施工→后浇带施工。
1.2解决收缩裂缝问题
当温度发生变化,其温差较大时,建筑结构会发生收缩,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能够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在温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的区域或时间段展开建筑工程施工时,相关人员需要在施工前期预留出一定缝隙,并尽可能控制温度差值降低。当混凝土内部硬结收缩完成后,方可展开后浇带施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建筑整体构造提供更高的保护。
2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2.1材料和时间选择
材料和时间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后浇带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合理清洁,确保后浇带施工环境是干净整洁且干燥的,同时确保后浇带两侧的施工作业部件其表明细润度超过24小时以上。此外,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时,要选择较好地施工作业材料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严禁不合格施工作业材料进入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为了有效确保后浇带施工作业的质量要求,可以尝试在混凝土施工作业中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这样能够很好地确保混凝土搅拌、配比的合理性。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施工中裙楼和建筑主体是作为同一主体进行同时施工作业的,但是两者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性。
2.2后浇带施工的技术准备
在后浇带施工前,相关人员需要完成充足的技术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确定时间、材料以及现场状况等,保证设计与规范的吻合程度。同时,还需要完成施工后对功能有效性的预测,并完成核对记录。在确定施工具体方案时,需要结合后浇带的不同位置、实际功能需求、现场情况等,完成满足设计规范、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编制。为了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应当对施工技术人员展开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包括施工各个阶段的注意事项、质量要求、细部构造等。另外,相关人员要熟悉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标准、设计图纸、相关技术规程等,并对其配筋、位置等展开了解,在确定所有内容的可行性,并完成技术完善,保证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2.3后浇带施工材料的确定
为了保证后浇带施工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并包含施工材料的高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施工需要的材料及其规格如下:中埋式止水钢板宜用3mm×400mm的折形钢板条;钢丝网宜采用密目钢丝网和30×30型钢丝网,且需要两种钢丝网配套使用;后浇带的砂子应使用中砂,其含泥量低于3.0%,泥块含量低于1.0%;遇水膨胀止水条可以使用10000mm×20mm×10mm、10000mm×30mm×l0mm、5000mm×30mm×20mm等几种规格;后浇带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碎石必须要结合后浇带的钢筋密度完成确定,通常为5~31.5mm,此时,含泥量要低于1.0%,泥块含量低于0.5%。同时,还要控制后浇带的施工材料达到以下质量标准:粉煤灰必须控制在Ⅱ级以上;砂子需要使用河砂或山砂,严禁使用海砂,且检验结果必须符合JGJ52-92标准;外加剂必须使用合格一等品;止水带的表面严禁存在缺胶、开裂等缺陷,中心孔偏心应当小于管状断面厚度的1/3。
2.4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的施工,在施工作业期间如何进行有效地后浇带设置则是施工人员必须注意的重点问题。因为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后浇带施工作业并不是完成相同的。所以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从实际施工作业环境出发,进行合理选择。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施工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设置。
2.5后浇带施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时必须明确施工位置以及施工作业流程,通过优化施工作业来改善施工作业质量。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施工作业在100米范围内即可改善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变形等现象,接缝的主要方式是由施工作业环境所决定。
2.6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按照施工方案以及规范要求来确定浇筑厚度,避免较大的浇筑厚度造成侧向部位的压力增大,导致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出现失误。在浇筑的时候要进行及时的振捣,另外为了避免在振捣混凝土的时候造成水泥浆的流失,要将模板与振捣器的距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7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依据建筑工程结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选择,添加膨胀剂或者减水剂应当保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满足制定标准,同时对混凝土搅拌时间予以适当延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结合设计施工方案开展浇筑,同时结合规范标准开展振捣密实。对后浇带浇筑偏差开展科学调节。
2.8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
为了保障后浇带混凝土的紧实度,在后浇带垂直缝施工中,相关人员可以使用钢钎完成施工裂缝的振捣。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对冲洗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应当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温度与工序,确保后浇带与原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具有高有效性。一般来说,混凝土施工最科学的温度为10℃,在这一温度下,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膨胀、收缩结合度更好。同时,要实现科学合理的时间控制,保证能够在3d之内完成施工,避免混凝土干裂、裂纹等问题的发生。
2.9养护技术
为了更好的保障后浇带施工的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展开混凝土养护。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如下: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砖拦截两侧积水,并在后浇带的内壁处涂抹防水材料;需铺设模板、铁皮材料,并在后浇带周围设置围栏,结合砂浆挡水完成积水的防护,同时也避免后浇带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养护期间,要重点完成积水的防治,并避免温度对其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使用较为广泛,为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提供了更好保障。通过施工时间的选择、后浇带施工的技术准备、后浇带施工材料的确定、防水构造设计、预设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养护技术的使用,防止了由于建筑自身沉降或是收缩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问题,整体提升了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立双.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84.
[2]宋加兴,张金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03):221.
[3]路志旭.浅谈工程施工中后浇带处理的工艺技术[J].建筑安全,2015,2705:34-37.
论文作者:黎林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作业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