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杂著》杂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朱舜水论文,杂著论文,杂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朱舜水集》卷十七《杂著》是舜水先生随时有感而作,并非长期研究的成果。它是思想家的思想闪光,是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的自然流露。
一、三镜
唐太宗有三镜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魏徵传》)舜水先生在自己的堂上题“三镜”:“以铜为镜,可以鉴容貌,肃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辨几微,慎思永;以人为镜,可以审从违,徵得失。”唐太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关心的是国家兴亡,以古为镜,是为了总结历朝经验教训,用以指导现实政治。而舜水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从历史中吸取什么呢?“辨几微”,分析细微的现象,发现社会变化的苗头和趋势。“慎思永”,慎重思考长久的事业,从历史经验中可以看到什么是暂时的荣耀,什么是永恒的功业。以人为镜,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以及做事的得失。总之,以社会历史的事实,作为自己立身处事的参考。他还从此得出结论:“镜惟三,则德为一。”镜子有三面,道德只有一个。这大概就是儒家仁德。坚持修行这种道德,才能终身不悔。这大概就是“以人为镜”体会出来的道理。
二、义
儒家的一般理解:“义者,宜也。”宜就是适宜。如何才叫适宜?一般理解:义是道德规范,人的行为要符合它。如果这么理解,那么,义就像“土之型、金之范”,是固定的模式。舜水先生认为这不是义,“非义也”。那么,如何才是真正的义呢?他用水作比喻:“或遇方而成圭,或因圆而成璧”,因时制宜,这才是义。也就是说,按实际情况正确处理事情都是义。教条、僵化,都不是义。例如孟子讲:羞恶之心,为义之端。如果没有慎思,一遇羞辱,即暴跳如雷,就要奋身拼命,那么,这只能叫勇,不能称为义。对孟子的话作简单的、教条的理解,是无法领会儒家精神实质的。学习儒学从小孩学习礼仪开始。领悟精神实质则是最高的境界。
三、敬六首
舜水先生对“敬”特别重视,一口气写了六首。朱熹治学立身都以“居敬”为主。韩国的李退溪也尤重“敬”。这大概是宋明时期的思潮。舜水先生认为:敬是“德之聚”、“学之道”、“礼之舆”,要“敬天、敬心、敬大人、敬高贤”,“敬职无旷,敬事无旷,敬百性无旷”。庄、慎、谨、恭、敏等道德都与敬有关系。心存敬,那么,什么道德也就都有了。心不存敬,那么,一切德也就随之消失。所以舜水先生又说:“敬乃德之本”。
四、教育
尊师重教,是儒家的传统美德。舜水先生在《杂著》中一再讲到教育问题。《劝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建国、为政的最为首要的大事。舍此而营他事,要求政治清明、风俗淳美,是不可能实现的。政治腐败,风俗邪恶,都是不重视教育的结果。
《闲邪》:“他人教人,必从高远者惊人。吾之教人,必从卑近者始。然未有去麓而陟巅,舍近而涉远者。”没有斜坡(麓)登不到山顶,教人学习也要从近到远、从低到高、循序渐进。这是教育的规律。有人违背规律,对几岁小孩讲天大的道理,教育多年,收效甚微。事实反证了舜水先生教育“必从卑近者始”的道理。
教育子女是中国人非常关心的,但是,由于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不同,效果大不一样,甚至相反。《教子》:“先贤有云:‘遗子黄金满,不如教子一经。’今人但思金以遗子孙,所见亦浅矣。”给子孙留下黄金财富,不如给子孙留下文化素质。《诒孙》:“诒孙之道,亦多端矣:或遗之金,或遗之书。司马温公曰:‘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斯诒之最善者矣。”给子孙所留的东西分三个层次:黄金、文化、道德。舜水先生认为道德是“最善者”,留黄金是“所见亦浅”的。这也是中国重伦理道德的传统。现在,许多父母花大本钱给子女买吃的、穿的、玩的,花一些零钱买图书,在道德教育方面,一点也不留心,把小皇帝宠得上了天。这些做法,欲利而反害,溺爱的结果只能断送了幼小的纯洁心灵。不孝子孙往往都是溺爱培养出来的。
如何教育学生?舜水先生对弟子安积觉要求有一个笔记本,每天记载自己学习的功课,朔望之日,要温习一下半个月来所学的内容,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的第二天,老师要进行检查。他说:“学者用功,须是渐进而不已,日计则不足,岁计则有余,若一曝十寒,进锐退速,皆非学也。”这实在是经验之谈。渐进不已,正象佛家禅宗北派渐修的办法。朱熹也主张日积月累。这是学者治学一方面的共识。每天似乎学的不多,一年下来再来统计,就相当可观。高兴就学,不高兴就不学,这是搞不了学问的。
五、仁
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范畴。仁就是爱人。爱人的思路有两条:一是己立立人,已达达人,自己发财了,也要让别人发财,自己成功了,也要帮助别人成功,有福共享,见好处多想别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孟子称为“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舜水先生提出:“君子未尝有四海之贵,宜先具足保之体。”虽然没有掌握平天下的大权,但应该先具备这种“仁”心,即爱心。如果平时没有爱心,一旦掌权,不可能再产生什么爱心。有些人口头上经常讲要爱惜生命,连鳝鱼、蚌蛤都要保护,都要关怀,而实际上又“忍于杀人”。不爱人而爱生物,这叫不知该爱什么,舍弃主要的,抓着次要的。他们虽然也有爱心,人民却得不到实际的好处。
儒家的爱是有差等的,所谓“亲亲、仁民、爱物”,张载所谓“民胞物与”,人民是自己的同胞兄弟,一切动物都是自己共处的朋友。爱的首先是亲属,其次是人类,再次是动物。中国因为有这种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以“和为贵”,协调各方,使大家都得到好处。这是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主张帮助弱者,劫富济贫,反对以众暴寡,以强欺弱。因此,中国明朝初期,郑和七次航海,以当时的实力,可以把沿途的任何国家变成中国的殖民地,但郑和船队经过三十多国,没有开辟殖民地,只是跟各国人民进行友好的文化、经济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当时送出去的主要有茶叶、瓷器和丝绸等,那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欧洲人主要思潮是竞争,优胜劣汰,他们一旦造出几艘小舢板,就要去探宝,一旦发现抢夺对象,就蜂拥而上。欧洲的经济发展,与开辟殖民地不无关系。到了十九世纪,欧洲列国开始到中国来探宝了。从明代后期,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中国,关系还比较正常,虽有一些人对新事物不能理解,有排斥情绪,而一些开明人士对于科学还是有热心的,从政府来说,基本上是采取欢迎态度的,清初的研究天文历法的机构设了两个,一个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是欧洲模式的。这是兼容并包的做法。康熙有一段时间每天用四小时的时间学习西方的数学。这些都说明中国并不拒斥西方的先进科学。到了十九世纪,欧洲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开始入侵中国。先贩运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坚决抵制,突出的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后来是英国人的炮舰进攻,逼迫中国政府订了《南京条约》。接着,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烧了圆明园。二十世纪,主要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以及东亚各国的侵略。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才粉碎了列强亡我之心,得以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有些人的看法与我们不同。他们认为,《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是现代化对中国的冲击,中国人反抗列强侵略,是“反动的死硬派”抗拒现代化,是“仇外心理”、“排外情绪”、“民族沙文主义”的表现。“这些死硬派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中国的儒家传统作为中国历史的遗产予以保护。”〔1〕英国人贩卖鸦片,是送来现代化吗? 林则徐禁烟怎么成了“反动的死硬派”抗拒现代化?一个民族保存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什么不对呢?反对西方条约大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难道不应该吗?中国人抗日战争,对不对呢?当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后,中国人抵制日货是抗拒现代化吗?
也有人根据香港现在的经济繁荣,提出中国应当成为帝国主义三百年的殖民地,才能实现现代化。亚、非、拉许多国家都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为什么至今也没有现代化?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至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1842年,英国人侵占香港岛,至今已150 多年了。在前面的两个50年中,香港虽然当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也不因此而现代化,仍然那样贫穷落后。在后一个50年中,香港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其说是殖民地的结果,不如说是世界两极冷战的产物。
把反对侵略,叫做抗拒现代化,是侵略者的说法。欣赏殖民政策,欢迎列强入侵,是汉奸的论调。被侵略、被奴役又不屈服的人们都不会赞成这些说法。
文化交流应该是双方情愿的事,不能依仗自己的军事经济的实力,强行推销自己的文化。即使是爱,也不宜强行推销,更何况其他!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认为自己的文化都是世界上最文明、最进步、最先进的,要取代其他民族的文化,其他民族要保存自己的文化传统,都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认为是抗拒现代化的反动的表现。我们认为这种人才真正是民族沙文主义。中国人要保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抵制外来的侵略,怎么会是民族沙文主义呢?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儒学文化不是正向全世界传播吗?但是,这种传播不是我们强迫他们接受的,是他们觉得合理而自愿吸取的。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的时候,没有人强迫他们,他们都自愿把被奴役的汉族的圣人当作自己的圣人,接受儒学的教化。现在东南亚各国对于儒学,也都是自愿接受教化的。儒学即使传遍世界,也不是强加的,中国人也不是民族沙文主义者。也像印度佛教传到中国,不是印度对中国的文化侵略,而是中国人自动往西方去取经的。
六、修养
修身养性,是儒家的特点,尤为宋明时代的儒家所重视。同时也有一些儒家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出于忧国济民,提出实理实学、实功实用。舜水也讲实,如说:“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答安东守约问》,见第369页)又说:“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不独诗歌词曲无益于学也,即于字句之间,标新领导者,未知果足为大儒否?果有关于国家政治否?果能变化于民风土俗否?……果能以为学、修身合而为一,则蔡传、朱注、胡传,尽足追踪古圣前贤。”(《答小宅生顺问》,见第406 页)舜水先生为学之实在于与“修身合而为一”。为学为修身,修身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大儒”,有关于“国家政治”、“移风易俗”,就是实功实用。而这种实功实用是所有儒家都不反对的。
舜水先生既然把为学与修身合而为一,也就把实学与修养合而为一。在《杂著》中,也有几段讲到修养的内容。如《鉴》称:“水至平,吾以居吾心焉;水至清,吾以濯吾德焉。”心平德清,是修养的目标。又如《虚灵不昧》说:“吾心本体,原自纯一,物欲劳扰之,则不空;本来光湛,物欲锢蔽之,则不明。是故虚则必灵,虚己灵己,尝自惺惺,自然不昧……学者舍其固有,而求之外铄,何异提灯乞火矣。”舜水所列《忠恕》、《忠》、《恕》、《积诚》、《训忠》等都与心性修养有关。他所说的为学:“所贵乎为学者,所以修身、正行、益智、广才也。”四项内容,以修身为首项。《直内轩》:“在心为正,于德为中,其身有不修者乎?”文化人、文明人,修养是根本。
有的人以为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不需要伦理道德,只要挣钱。“一切向钱看”,利欲横流,恶性贪污,极度腐败,都是在这种错误观念下出现的怪现象。这些弊病已经严重危害现代社会。反对贪污,惩治腐败,成为中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注释:
〔1〕 韩国·黄秉泰《儒学与现代化》第49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