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2005法国电影回顾展影片扫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国电影论文,回顾展论文,影片论文,魅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新年的悠扬钟声,2005法国电影回顾展的帷幕徐徐拉开。作为中法文化年的重 大交流项目之一,这次为期4个月的影展陆续在港京沪三地举办。1月7日,香港站的展 映活动已在香港电影资料馆开幕;3月4日,北京站的展映活动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 影院开展;4月1日,上海站的展映活动将在上海影城开启。41部法国电影杰作的集中展 示,堪称名副其实的法国电影文化盛会。这些影片出自25位名家之手,时间跨度从1895 年到2003年,主题与风格丰富多彩,类型与样式绚丽多姿。为了不至于让人感到眼花缭 乱,我们将这些影片编成5个单元,本文将大致依照电影史的线索对它们进行快速扫描( 为了区别于文中提到的其他影片,本次影展的影片片名后面加注了法语片名)。
第一单元:永恒的经典
对于只有百年历史的电影艺术来说,能够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而魅力不减的影片应该可以称为经典之作了。本单元中的10部影片都是1953年以前出品的,明显地分为无声片 和有声片两部分。
默默的无声片把我们带到了电影诞生的年代,带到了电影诞生的故乡。电影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世人公认的诞生日期是1895年12月28日,法国发明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的大咖啡馆正式放映《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无声短片的日子。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便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自1896年初开始,卢米埃尔陆续派遣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至1897年底这些摄影师涉足过除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陆,总共拍摄了750多部影片(包括在中国拍摄的影片,电影正是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的, 此事已经成为中法电影交流史的开端。遗憾的是,究竟哪些摄影师来到中国的什么地方 拍摄了多少和什么样的影片,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20世纪60年代,法国电影资 料馆创始人亨利·朗格卢瓦,将苦心收集和保存的卢米埃尔影片进行了精心的修复,并 且编辑成《卢米埃尔短片集》(Montage Lumère),后人才得以观看电影诞生初期的珍贵影片,这些影片可以说是法国乃至世界电影宝库中的宝中之宝。
雷内·克莱尔(1898—1981)在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也是我国早期电影工作者熟悉的法国导演,他导演的影片《巴黎屋檐下》(1930)曾经在上海放映,夏衍在创作话剧《上海屋檐下》时多少受到了此片的影响,在以《马路天使》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影片中也不难发现此片的影子。本次影展选择了克莱尔的两部无声片:《沉睡的巴黎》(Paris qui dort,1924)是他编导的第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疯癫的科学家在用神奇的魔光使巴黎陷于沉睡状态后发生的故事。萨杜尔说,这部影片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是因为“克莱尔用轻松的讽刺,描绘了八个人物生活在死寂的巴黎的情况”。导演犹如电影诗人,影片中的巴黎景色富有诗意。此外,埃菲尔铁塔可以说是这部影片里的“一个真正的演员”。《铁塔》(La Tour,1928)干脆以埃菲尔铁塔为主角, 这部短纪录片以诗意的手法描绘了铁塔及其周围的景色。
让·爱浦斯坦(1897—1953)是法国20年代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起初从事电影理论研究和影评写作,20年代开始导演生涯,一生中导演过约30部影片。1924年,法国的印象派电影随着其创始人路易·德吕克的去世而宣告结束,爱浦斯坦转而拍摄先锋派的新影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他拍摄的先锋派影片“专供那些光顾专门性电影院的有高等文化修养的人士观看”。《厄舍古厦的倒塌》(La Chute de la maison Usher,1928)是他拍摄于无声电影末期的恐怖片,改编自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同名短篇小 说。坡的小说可分为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两类,《厄舍古厦的倒塌》属于前者。坡自称他的小说的特点在于“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害怕发展到恐惧,把机智扩大成嘲弄,把奇特变化为怪异和神秘”。爱浦斯坦的影片通过非常的摄影角度、特写镜头、画面叠印、镜头移动等手段较好地传达了原著的恐怖和神秘气氛。
阿贝尔·冈斯(1889—1981)的有声片《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 on Bonaparte,19 34)也可以说是无声片,或者说是无声片的有声版。冈斯早在1927年就完成了235分钟的 无声片《拿破仑》,这部耗费几十万米胶片和四年之功制作的大片“只不过是一部未完 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而已”。影片大量运用了“加速蒙太奇”、“主观镜头”、“三面 银幕”(将三块银幕拼接起来放映)等富有创造性的技巧。1934年,冈斯制作了此片的有 声版,并对原片的场景进行了增删,长度为140分钟(本次影展放映的就是这个版本)。 为了在片名上区别于无声版,1934年有声版的片名加上了拿破仑的姓氏。1971年,《拿 破仑》的第三个版本的片名为《拿破仑与大革命》。1983年,英国电影史学家凯文·布 朗洛修复的版本据说是最接近1927年版本的版本。此外,冈斯还拍摄过关于拿破仑的其 他影片,比如我国观众熟悉的《奥斯特里茨战役》(1960)。
法国电影告别无声时代是在1930年前后,30年代对法国电影来说十分重要,主要是由于出现了“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几位代表人物如让·雷诺阿、马塞尔·帕尼奥尔,让·维果(见第四单元)等人的影片都将出现在本次影展中。
让·雷诺阿(1894—1979)的大名已为我国广大电影工作者熟知,本次影展选择了他的 两部影片:《乡村一角》(Une Partie de campagne,1936年出品,1945年上映)是一部 根据莫泊桑的小说摄制的“辛酸而短暂的田园情史”,被广泛用于电影学院的教学;《 金马车》(Le Carrossed'or,1953)是雷诺阿的晚期代表作之一,这部投资巨大的豪华 古装片,讲述了19世纪一个意大利剧团在西班牙统治的拉丁美洲的演出过程中,美丽聪 慧的女主角与当地总督之间的一段感情纠葛。
马塞尔·帕尼奥尔(1895—1974)原是作家,创作了许多舞台剧本,30年代初,他在完成舞台剧本马赛三部曲(《马里尤斯》、《法妮》、《恺撒》)的创作之后,对刚刚出现的有声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宣称可以“把戏剧装入罐头了”。于是,他陆续地将马 赛三部曲搬上银幕,并且获得极大成功。《马里尤斯》(Marius,1931)是三部曲的第一 部,由帕尼奥尔和亚历山大·柯尔达共同执导。帕尼奥尔具有非凡的讲故事的才能,他 的作品充满强烈的乡土情结,创作灵感主要源自他对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地区风土民俗的 记忆。
40年代的法国电影因遭到战争的破坏而缺乏生机,但是这个时期依然出现了一些优秀影片。亨利—乔治·克鲁佐(1907—1977)的《乌鸦》(Le Corbeau,1943)就是其中之一,这部情节惊险的侦探片改编自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故事发生在外省的一个小城,一封署名“乌鸦”的匿名信闹得全城惶恐不安,每一个居民都被怀疑是这封神秘匿名信的作者。让·谷克多(1889—1963)的《美女与野兽》(La Belle et la bête,1946)是根 据17世纪的故事改编的神话舞剧片,画面模仿当时绘画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拒绝对画 面进行光学加工,一流的技术顾问、摄影师、化装师的加盟使影片的质量得到了充分保 证。
第二单元:新浪潮之母
本单元的设置是为了向一位年轻的老导演致敬,她就是长期以来享有“新浪潮之母”美誉的阿涅斯·瓦尔达(1928年生)。关于这位受人尊敬的大师的情况,《当代电影》(2004年第3期)曾经以大量篇幅加以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只想补充一件她与本次影展有关的事情。1956年,瓦尔达以顾问的身份陪同法国导演克里斯·马盖来中国拍摄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并在这个过程中拍过数千幅照片,2005年3月,她将带着其中的百余幅照片到北京进行展览,同时参加法国电影回顾展北京站的开幕式。下面介绍她给本次影展带来的9部影片(以出品年代为序)。
《穆夫的歌剧》(L'Opléa-Mouffe,1958)可以说是一个怀孕的女人的日记,记录了巴黎一条叫穆夫达的老街的日常生活景象,此片的拍摄缘自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实验电影展组委会向她发出的参展邀请。她是在自己非常熟悉的街道拍摄这部影片的,片名来自德国导演乔治·威廉·派伯斯特改编自布莱希特歌剧的影片《四文钱的歌剧》。她在回忆拍摄经过时说:“由于当时我怀孕,于是影片正好回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穆夫附近,一个怀孕的女人该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呢?”
《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Cléode 5à7,1962)表现了年轻漂亮的女歌手克莱奥在等待医院检验报告(以确诊是否患了癌症)的两小时中,怀着恐惧与焦虑在巴黎街头漫游,并逐渐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自我和更真实的世界的过程。影片结尾,克莱奥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即将返回阿尔及利亚战场、同样面临死亡威胁的法国青年士兵,两人结伴来到医院探听化验结果,尽管知道自己患上了癌症,但这时的克莱奥已能坦然面对命运。本片以大胆的创意、灵活的手法和出色的表演,成为最能代表瓦尔达早期美学趣味的影片,也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作。这部影片产生了持久的轰动效应,即便是在几十年后仍然散发着魅力。美国当红女星麦当娜多次观看了这部影片,试图依照美国风情予以重拍,并决定饰演克莱奥,而且曾经多次跟瓦尔达一起修改剧本,但是这部影片至今没有拍成。
《扬科叔叔》(Oncle Yanco,1967)拍摄于美国,瓦尔达在美国为自己的一部影片作宣传时,听说旧金山附近有一个与自己同姓的非常有趣的老人,也就是片名中所说的“扬科叔叔”,于是瓦尔达就去拜访他并为他拍摄了这部短纪录片。
《尤利西斯》(Ulysse,1982)通过对一幅老照片的主人的寻访,探讨了时间、历史及影像资料的意义。本片拍摄于1982年,那时瓦尔达正在为法国国家摄影中心拍摄170集系列片《一分钟一个影像》,目的在于介绍著名的摄影师及其作品,其中包括她自己和她 拍摄的摄影作品。有些评论家认为,瓦尔达的真正才能也许更多表现在她的那些以寻找 为主题的短片中,本片就是这类短片中的一部代表作。
《流浪女》(Sans toit ni loi,1985)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遭遇。这个女孩本来是有工作的,但不知何故过起了流浪的生活。在她 四处流浪的过程中,结识了一群像她一样的年轻流浪族。1984年左右,法国出现了“新 贫阶层”这样一个名词,舆论开始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年10月,瓦尔达在报纸上无意 间看到一整版关于梧桐树病虫害的报道,于是就去进行实地考察,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 一个浑身散发臭味的女流浪者,她就是影片《流浪女》的主人公的原型。本片是瓦尔达 进入创作鼎盛期的重要作品,荣获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南特的雅各》(Jacquot de Nantes,1991)以纪录与虚构交织的手法表现了雅克·德 米青少年时期的电影艺术生涯。“雅各”是“雅克”的昵称,因为雅克·德米后来成了 瓦尔达的丈夫,本片是瓦尔达为纪念德米(详情见后)去世而拍摄的。
《拾荒者》(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2000)是一部用DV拍摄的纪录片,曾在完 成之后的30个月时间里获得过30个奖。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 发而拍摄的影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们的形象,而且拾荒者们在瓦尔达的镜 头前讲述自己对拾荒的看法。有感于消费社会的种种浪费现象,瓦尔达说“这是一部关 于浪费的影片”,而拾荒者的存在使浪费现象得以减少。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 荒者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 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
《两年后》(Deux ans après,2002)是《拾荒者》的续集,完整的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在两年后”。瓦尔达说:“我在2000年的纪录片《拾荒者》中所拍摄的东西使观众惊讶、感动并且受到教益,而我却得到了喝彩和奖赏。掌声停下来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只应领取这些喝彩和奖赏中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应归还给影片的主体,他们才是使影片得以存在的理由。另外,我与拍摄《拾荒者》期间结识的被遗弃的某些人保持着联系,为了将他们的消息告诉给人们,我非常自然地拍摄了这部影片的短片续集。”她还说:“这部附属性的纪录片既是对《拾荒者》的回应,也是对它的‘事后思考’。”
《会飞的狮子》(Le Lion Volatil,2003)是一部喜剧短片,故事发生在瓦尔达居住的巴黎十四区,情节围绕丹菲尔—罗什露广场上的一尊狮子雕像展开,这尊狮子雕像见证了从广场经过的人们的种种活动:相遇、相识……
今天,76岁高龄的瓦尔达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2004年,她拍摄了三部纪录片,一是《伊戴萨的熊和其他》,这部影片以瓦尔达参观艺术品收藏家伊戴萨的展览作为开端,展览中的百余幅照片促使瓦尔达去发掘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二是《电影·瓦尔达·照片》,此片系根据她以前制作的三部影片剪辑而成,包括《伊戴萨的熊和其他》(2004)、《尤利西斯》(1982)与《向古巴人致意》(1963);三是《Der Viennale'04 —Trailer》,这是一部2分钟的短片。
第三单元:新浪潮之果
进入21世纪,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指出: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规模最广,因为从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4年时间里,百余位新导演拍出了处女作,而且当年的许多年轻导演后来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大师(有些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影坛上),这种现象在20世纪的电影史上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独一无二;影响最深,因为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6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可以说80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作用最大,因为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不仅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后人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1959年是世人公认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诞生的年份,在当年的戛纳电影 节上引起轰动的两部法国影片分别代表着新浪潮运动的两种倾向:特吕弗的《四百下》 代表着“作者电影”倾向,强调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主导地位,由于这类导演是出身于 《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的影评家,故称“手册派”;雷乃的《广岛之恋》代表着“作 家电影”倾向,强调电影导演与作家的联合,由于这类导演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 故称“左岸派”。曾经在80年代担任《电影手册》杂志评论家(现任法国电影资料馆馆 长)的塞尔日·杜比亚纳认为,“手册派”是新浪潮的嫡系,“左岸派”是新浪潮的“ 表亲”。现任《电影手册》杂志主编傅东从嫡系和旁系中选出了8位代表人物,并将他 们统称为“八武士”: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雅克·里维特,艾利克 ·罗麦尔,克劳德·夏布罗尔,阿兰·雷乃,阿涅斯·瓦尔达,雅克·德米。本次影展 将放映部分武士的部分作品,以及新浪潮之外的某些导演的某些影片。
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去世于1984年,距今20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新浪潮电影旗手的敬意,本次影展将放映他的《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1980)。许多人已非常熟悉影片讲述的故事:二战期间德军占领时期的巴黎,由于实行宵禁,去剧院消磨时光的人们必须乘坐宵禁前的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在1981年度的法国恺撒电影奖评选中,本片获得10个奖项。由两位大牌明星(德巴迪约和德纳芙)担纲主演的这部杰作,曾给80年代的许多中国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让—吕克·戈达尔(1930年生)的名字已经无需介绍。他的成名作《精疲力尽》被视为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宣言,他在拍完此片后的感觉是:“我终于能拍出一部我梦想拍摄的无政府主义电影了。”《疯狂的彼埃洛》(Pierrot le fou,1965)已经成为电影教科书中出现最多的经典影片之一。故事:主人公为了摆脱歹徒之手而跟女友一起逃跑,到达一座孤岛时又遇到了更多的歹徒,在杀死了不忠的女友之后企图自杀,就在他行将结束生命之际,突然产生了继续活下去的念头……目前,这位将电影用作“思想工具”的导演继续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的新片《我们的音乐》(2004)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他正在拍摄的影片是《我爱你巴黎》(2005)。
克劳德·夏布罗尔(1930年生)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1991)改编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同名小说,尽管片中的主人公有时甚至朗读原作中的某些章节,但是导演的用意并非图解原著,伊莎贝尔·于贝尔成功地演绎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在新浪潮的导演当中,夏布罗尔是出道比较早的。1958年,他以一笔家庭遗产为资金拍摄了《漂亮的塞尔日》,此片一改当时法国电影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和俗套的表现方法,触及了法国落后乡村的生活和某些不良社会现象。在制作方式上,此片以制作费用低、实景拍摄、场面流畅、表演自然预示了新浪潮电影的基本特征。
雅克·德米(1931—1990)的《天使湾》(La Baie des anges,1962)讲述了一出发生在法国海滨城市尼斯的悲剧,表现了主人公对游戏的迷恋。这是一部尚未被当代人普遍认识的杰作,卓越的导演手法与优美的黑白摄影堪与布莱松的影片媲美。1960年,德米在南特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劳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他也因此被卷入了新浪潮导演的行列中。此片讲述了三个女人三天内的生活,表现了爱情与欲望的痛苦,这个主题屡屡 出现在德米以后的影片中,比如我国观众熟悉的《瑟堡的雨伞》(获1964年戛纳电影节 金棕榈奖)。德米大概是新浪潮导演中唯一的“外地人”,他的家乡南特自1979年起成 为三大洲电影节的总部,我国许多导演的影片都在那里放映过。
莫里斯·皮亚拉(1925—2003)连新浪潮的表亲都算不上,与这位大器晚成的导演终生相伴的是永远的孤独。本次影展将放映他的两部影片:《梵高》(Van Gogh,1991)是一部关于绘画创作的激动人心的影片,表现了画家梵高生命中最后67天的非常经历,剖析了画家自伤自杀的异常行为,正是在精神疾病的严重困扰中他完成了《向日葵》等惊世之作;《在撒旦的阳光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1987)改编自法国著名天主教作家乔治·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阐释了“人类禁不住世俗的诱惑”的主题。在198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这部影片在强烈的争议声中获得金棕榈奖。这个奖对当时的法国电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上一次法国电影获得这个奖是1966年的事了。
克劳德·勒鲁什(1937年生)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Un homme et une femme,196 6)是一出感伤而优美的情节剧,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的浪漫情缘。这部脍炙人口的名片佳作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196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6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更获得了观众的赞誉,影片中甜蜜温馨的旋律早已成为随处可闻的“电梯音乐”。勒鲁什比新浪潮的导演们略小几岁,跟这个运动并没有什么关系,将他的影片放在“新浪潮 之果”单元,纯粹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
第四单元:狂野的青春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儿子的到来就是为了反对老子,否则要儿子干什么?假如历史上的儿子们都顺从老子们的意愿,当今的人类也许仍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甚至围着树叶吃生肉(文雅的说法是茹毛饮血)。本单元的影片以青少年的反叛为主题,其他单元的有些影片也是以此为主题的,只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无法被全部编入本单元。
让·维果(1905—1934)素有“电影界的兰波”之誉,维果的电影也经常被比作兰波的诗歌。兰波的诗歌充满对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以及对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的反抗精神,艺术上追求形式完美,具有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以“明确与含糊相结合”的手法深刻揭示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维果的电影既注重准确地捕捉现实生活影像,又不满足于机械地摹写现实,而是力争将现实影像升华到诗的境界,同时将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转化为可见的视像。维果电影的这些特征,可以说既得益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感的诗人气质,也得益于他既拍纪录片又拍故事片的经历。本次影展放映他的两部故事片。
《操行零分》(Z ro de conduite,1932)具有明显的和激进的反对甚至颠覆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图,试映时曾激起轩然大波,资产阶级人士纷纷以学生家长的身份攻击此片的“反法国”性质,电影审查机构发布了禁映令(1946年解禁)。二战后,这部批判意义锋芒毕露的影片几乎成了表达反叛精神的电影作品的“新约全书”,甚至一些天主教人士也从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比如一位神甫曾经撰文反对当局禁映此片的做法,他的辩解是:这部影片攻击的是世俗学校!此片可以说是电影史上表现青少年反叛主题的先驱,不仅启发了法国新浪潮电影旗手的开山之作《四百下》(弗朗索瓦·特吕弗,1959)和英国自由电影主将的著名作品《如果》(林德赛·安德森,1969),而且在美国影片《 无因的反叛》(尼古拉斯·雷伊,1955)和《死亡诗社》(彼得·威尔,1989)中也不难找 到它的影子。
《驳船阿塔兰特号》(L'Atalante,1934)问世之后经历了悲惨的命运。1934年4月25日 ,在为放映商举行的放映会上,此片被认为毫无商业价值。为了保证票房收入,负责发 行此片的法国高蒙电影公司强行地把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驳船驶过》加进影片,甚至 把片名也改成《驳船驶过》,并且野蛮地删去了许多被认为多余的画面。然而,发行商 的愚蠢删改不仅没有提高票房收入,反而招来了观众的嘘声。1945年,这部影片终于以 原来的片名再度上映,原来的音乐和被删去的部分画面也得到恢复,但离原版影片仍有 很大差距。直到1950年,电影资料专家和电影史专家才根据原始素材重新剪接了一个据 称相当接近原作的版本。然而,所有这些对维果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在这部影片横遭删 改和票房彻底失败的惨境中,维果于1934年10月5日去世。
雷奥·卡拉克斯(1960年生,原名阿莱克斯·杜蓬)24岁时就拍出了广受好评的《男孩遇到女孩》,被认为是新浪潮的继承人。然而,他的影片摆脱了60年代作者电影的自传体风格和70年代作者电影的单一类型,具有风格重叠、类型交叉的特点。这个特点在影片《坏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1988年,他着手拍摄《新桥恋人》,因超支而被迫中断,后经长期搁置才恢复拍摄,于1991年公映。这次拍摄经历使人觉得他是一个不好合作的导演。直到1999年,他才拍出第四部影片《波拉X》。在法国电影史上,很少有导演像卡拉克斯这样突然闯入影坛,然后以如此之长的间隔拍片。
《男孩遇到女孩》(Boy Meets Girl,1984)是卡拉克斯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轻松愉 快和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如果只用一句话复述这个故事,那就是:一天夜里,一个刚 刚被女孩抛弃的男孩遇到了一个刚刚抛弃男孩的女孩。此片的独特创造性在于拒绝模仿 别人的风格,导演手法简洁明快,两位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此片令人想起了新浪潮 时期的电影作品,因为它新颖独特,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手法,导演认为创造不是模仿。 影片中的不少优美场面证明卡拉克斯具有卓越的视觉表达才能,如果换成别的导演拍摄 ,也许得借助大量的对话进行表达。
《坏血》(Mauvais sang,1986)是卡拉克斯的成名作,由影坛新秀德尼·拉旺、朱莉 叶特·比诺什和老牌明星米歇尔·比高利主演,获1986年的路易·德吕克奖。影片讲述 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匪徒死后,他的两个同伙要求这个匪徒的儿子阿莱克斯帮他们到 一个实验室偷窃一种价值昂贵的疫苗,与这个线索交织的是阿莱克斯与一个姑娘的爱情 。这部耗费巨资拍摄的影片实现了卡拉克斯认可的艺术愿望:既有谷克多的黑色浪漫主 义印记,又有戈达尔的绚丽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将写实与科幻融为一体,黑白影像与彩 色影像相互交织,大量采用了描写局部的特写镜头,并且将戈达尔式的剪辑风格推向了 极致。
《波拉X》(Pola X,1999)被认为是卡拉克斯迄今为止最为深沉的影片,讲述的故事如下:成功的小说家皮埃尔与母亲住在郊区的别墅里,并且即将与美丽的女友结婚,一切都显得平静而完美,然而,一张似乎在梦中见过的面孔突然闯入了他的世界……如同开 始的场面(表现空袭轰炸的纪录片影像配以震耳欲聋的摇滚乐)宣告的那样,此片表现了 作者(作家皮埃尔以及导演卡拉克斯)体内长期淤积的能量。本片是卡拉克斯的第一部根 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原作者是19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白鲸》的 作者)。在艺术风格上,卡拉克斯越来越抛弃人为的技巧,大量运用实景和自然光。
安德烈·泰西内(1943年生)的《野芦苇》(Les Roseaux sauvages,1994)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西南部一座小城市里几个中学生的故事,当时正值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爆发,大量法国归侨的涌入使这座偏僻小城也能感受到地中海彼岸的动荡风云。本片荣获1995年恺撒电影最佳影片奖,有的评论家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这部影片“不过是一部提供了表现寄宿学校的年轻人初识同性恋这一题材的第无数个版本的电视影片而已”,有的评论家认为它是“一部准确的、敏感的个人电影”。泰西内是法国电影界最固执的 导演之一,总是毫不犹豫地探索新的创作道路。
阿伯德拉蒂夫·凯奇什(1960年生)的《躲闪》(L'Esquive,2003)深入描写了居住在巴 黎郊区的北非移民后裔的生活,以纪实手法表现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少年男女的恋爱经 历。主人公是一个叫克里莫的15岁的中学生,住在巴黎郊区的廉租房里,母亲在超市工 作,父亲在监狱服刑。克里莫爱上了一个叫丽迪娅的漂亮女孩,但这个女孩喜欢一种叫 “爱情与偶然的游戏”。在同伴的帮助下,克里莫试图向丽迪娅表白爱慕之情。凯奇什 是突尼斯裔法国导演,非常熟悉影片中描写的生活。
第五单元:喜剧与其他
没有喜剧的影展算不上真正的法国影展。法国人几乎是在发明电影的同时就开始拍摄喜剧片了:“笑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第七艺术问世的时期,卢米埃尔在电影史的第一个星期里拍摄的稀世之作《水浇园丁》就是第一部试图从观众那里得到笑声的电影。”喜剧片始终是法国电影中最受大众欢迎的片种,也赢得了我国观众的青睐。本次影展选择了两部“文人喜剧”,这种喜剧继承的是克莱尔的传统,有别于我们熟悉的插科打诨式的“通俗喜剧”。除了喜剧之外,本单元还有其他种类的影片:侦探片、纪录片以及改编自文学名著的影片。
雅克·塔蒂(1907—1982)不仅是出色的喜剧电影导演,而且被认为是继默片时代的麦 克斯·林戴以来法国最杰出的喜剧电影演员。另一方面,塔蒂的喜剧片属于法国喜剧片 中的另类,被称为“文人和学者的喜剧片”。他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仅仅拍过6部影片 ,本次影展将放映其中的两部:《我的舅舅》(Mon oncle,1958)揭露了现代社会的不 合理性,既讽刺了爱机器胜过人的生活方式,又讽刺了自以为是的中产阶级(本片获195 8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5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游戏时间》(Playtime ,1967)是一部耗费巨资和三年功夫潜心制作的70毫米喜剧大片,通过一连串诙谐幽默 甚至放荡不羁的故事情节,描绘了现代化办公大楼、展览会和夜总会里污七八糟的气氛 ,噱头安排得非常巧妙而且恰如其分。
雅克·德莱(1929年生)的名字或许不为我们熟知,他是阿兰·德龙的签约导演,或者说德龙是他的签约演员。1969年,他们在合作了第一部影片《游泳池》之后,又合作了第二部影片《博萨利诺》(1970,改编自奥古斯特·勒·布鲁东的小说《西西里家族》) ,这部由多国投资的影片气势磅礴,创造的巨大票房价值令阿兰·德龙身价百倍,促使 德莱与德龙合作拍摄本片的续集《博萨利诺公司》(Borsalino and Co,1974),继续讲 述30年代马赛的一帮匪徒的故事。这两部影片可以说是法国版的《教父》和《教父2》 。德莱谙熟美国电影文化,并巧妙而自然地将之移植于法国电影。
阿兰·科尔诺(1943年生)是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毕业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剪辑与导演专业。他在毕业后拍过一些成绩平平的影片,后来开始追求票房和明星效应,主要拍摄警探片。《左轮357》(Police Python 357,1976)是他在转型之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由伊夫·蒙当、西蒙娜·西涅莱两位大牌明星担纲主演。影片中的人物冷酷无情孤独怪异,情节蜿蜒跌宕引人入胜,结局扑朔迷离出人意料。
克劳德·贝里(1934年生)是制片也是演员,是导演又是编剧,他以这四种身份拍摄的影片超过100部。作为制片,他制作过50多部影片,包括我国观众熟悉的《苔丝》、《情人》、《玛戈皇后》;作为演员,他塑造过30多个角色,但未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导演,他拍过20多部影片,除了下面介绍的几部,著名的还有《我爱你》(1980)、《萌芽》(1993)、《性感保姆》(2002);作为编剧,他写过20多个剧本。从前他担任过法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的领导,现在他是法国电影资料馆董事会主席。
《告别往昔》(Tchao Pantin,1983)是根据法国作家阿兰·巴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风格独特的侦探片:一个因遭受毒品侵害而丧失妻儿的警察局侦探,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单枪匹马地破获了一起贩毒案,并杀死了三名毒贩,最后他本人也遭到暗杀。表面上看此片讲述的是侦探故事,实际上它展现了现实生活中迷惘的人群和厌世心理。这部影片问世后在法国影评界和观众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中国电影资料馆在1985年举办的法国电影回顾展上,曾经放映过这部影片。
《让·德·弗洛莱特》(Jean de Florette,1986)取材于马塞尔·帕尼奥尔的著名小 说《山泉》,讲述了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山区农民寻求水源的故事。由于本片获得的巨大 成功,促使导演紧接着拍摄了它的姊妹片《甘泉玛侬》(1986)。其实,帕尼奥尔早在19 52年就根据自己的小说拍过一部名为《甘泉玛侬》的影片,也就是说贝里的这两部影片 是重拍片。贝里的成功得益于高超的导演手法,以及根据几代观众的不同喜好而选择的 合适演员:深受欢迎的老牌明星伊夫·蒙当、当红影星杰拉尔·德巴迪约和后起之秀达 尼埃尔·奥特伊。此外,这部影片的大部分外景拍摄于对法国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度 假圣地普罗旺斯。在法国电影市场不断萎缩的80年代,贝里的这两部影片不仅被奉为一 种使法国电影重新夺取欧洲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有效模式,而且成了一种高质量的新电影 的象征(如同50年代末人们为新浪潮电影勾画的特征那样)。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长雅克· 朗说:“我们每年只要出6部《让·德·弗洛莱特》,法国电影就有救了。”
尼克尔·卫特莱(1911—1965)首先是作家然后才是电影导演,她编导的《巴黎1900》(Paris 1900,1948)在电影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精心制作的文献纪录片,使 用了1900—1914年间的数百部影片的资料,以诙谐与讽刺的手法,通过表现20世纪初“ 美好时期”过时的光怪陆离的服装和生活情景,揭示了上层社会的内部结构以及引发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暗流。她在后来拍摄的影片《生活从明天开始》中表现了原子时代的开 始及其危险,由于受到种种阻挠,她无法继续电影导演生涯,而是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并在电视时代到来后兼做电视节目。
克莱尔·西蒙(1955年生)也是一位女导演,也是以拍摄纪录片出名。1976年以来她拍过约20部影片,《课间休息》(Récréations,1992)是最著名的一部,表现了幼儿园的生活片段:随着下课的铃声,孩子们像鸟儿一样冲出教室,寂静的院子里顿时喧闹无比……在西蒙的镜头里,生机昂然的孩童世界,绝对不是玫瑰色的童话世界。课堂上老 师教给孩子们的是秩序和理智,课间休息时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却是混乱、暴力甚至疯狂 ,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时候小天使们并不十分可爱。
并非结语
本次影展是21世纪以来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法国电影回顾展,只有1985年的法国电影回顾展可以与之相比。作为中法文化年的重大交流项目,本次法国电影回顾展是对法国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的回应。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法国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放映了百余部中国影片(包括20部香港影片),题材多样和风格各异的中国电影杰作,向法国观众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本次法国电影回顾展是中法文化年电影交流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其他电影交流活动,我国观众将看到更多法国影片。中法电影交流开始于19世纪末,随着中法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的电影交流将更加频繁。诞生于1905年的中国电影已经走过第一个百年历程,相信本次法国电影回顾展将对中国电影第二个百年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