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高科[1](2021)在《浅议高职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观念,在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为此,本文首先对人文素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吴斌[2](2020)在《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文中研究表明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在了解传统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赵佳[3](2020)在《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转变,我国职业院校越来越关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语文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底子薄弱,缺乏良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缺乏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院校师资队伍知识更新过慢决定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校本教材。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项目教学法强调通过实践来获得并巩固知识,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创新型地引入项目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组织管理等能力,最重要的是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文章针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带给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和高职语文教学现存问题,分析高职语文教学进行项目教学模式是改革的可行性;分别对两个语文项目教学单元设计及实施过程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高等职业院校语文项目教学改革中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因为项目组织过程缺乏科学性,学生独立学习方式向合作学习方式转变困难;教师进行语文项目教学改革的努力程度和参与课程开发,优化设置教学内容的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总结实践经验,从课程知识结构重置、学生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转型及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首先,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找准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点,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结构化,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认真了解学情,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创设职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做好课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做好教学反思工作。第三,结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遵循职业教育发展导向,结合专业特点,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

周琬謦[4](2017)在《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教育部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启动,此后,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纷纷启动,从而掀开了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上而下系统化建设的进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成为了高校教师发展的主题。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是掌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目前,关于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关于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还没有现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供使用。因此,以我国当前体量最大的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型大学为例,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成果可以丰富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与评价的理论研究,为教师组织及个人开展教学能力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还可以为同行开展教学能力评价研究或实践提供可资借鉴和参考的依据。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范式,遵循“逻辑思辨-实证研究-逻辑思辨”的基本思路,系统开展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创造性地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研制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测评量表,为开展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八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其一,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能力结构“二因素”说、胜任力冰山模型与素质洋葱模型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普遍性要求和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提出可从“能力构成维度”、“工作领域维度”和“教学活动维度”对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能力构成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三大构成要件;从工作领域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两大能力类群;从教学活动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六大能力子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为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可视化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二,基于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构成分析,以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理论和人员素质测评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和试验法,根据“理论构建-实证检验-二次实证检验-信度检验”的思路,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包括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TAE-60量表、TAE-52量表),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CTAE-24量表),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PTAE-22量表),并根据教学能力测评的实际需要给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评结果的两种计算方式:“供教师自评使用的测评结果计算方式”和“供集体测评使用的测评结果计算方式”。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评量表的研制,为应用型大学教师组织或个人开展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手段。其三,使用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量表)对随机抽样的应用型大学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现状测评,通过对测评数据的系统分析,既验证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掌握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基本数据和特点。实证数据表明: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课堂教学能力优于综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处于良好水平,综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能力因子”、“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差异。其四,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的完善与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个性特质、知识结构与教学技能的全面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系统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追求学术卓越的内在要求,也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基于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测评结果分析,提出优化教学能力评价的对策建议:避免“唯学历论”和“唯职称论”;尽量采用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在没条件情况下可首选同行评价方式;要实现教学能力评价数据的即时统计、分析与反馈,应开展交互式的“互联网+教学能力评价”。此外,结合对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实困境的分析,从国家、院校和教师三大层面提出促进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科学对策: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内部机制;重点补齐教学能力的短板。

何静[5](2015)在《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于对广州四所院校的调查》文中认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职业教育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应运而生。1980年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有三十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在教育中的地位,从此拉开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的序幕。到1999年,关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体现为民办高职教育与公办高职教育两种高职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随之衍生的教育问题:重专业技能学习,轻人文学习;重实用知识学习,轻精神熏陶等高职院校教育共性问题。从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高职院校发展语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明确:语文教育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民办性质,其发展也不同于公办高职院校,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广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高职教育以培养制造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也因此在广州发展迅速,以民办高职教育和公办高职教育形式开展教育,二者并行不悖的为广州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截止到2015年3月,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有63所,其中32所民办高职高专学校,26所在广州,主要办学形式依托企业办学、企业办学、公办学校办学,所选择的四所高职高专院校都是其中办学形式的一种,通过对这四所院校的考察与研究,希望能为同区域同类院校开展语文教育提供参考,同时本课题也希望通过对语文教育的考察与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推动民办高职教育朝健康、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为国家、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以广州地区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现状为研究方向,从外部语文教育开展和内部学习需求为主线,对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开展与实施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可行、实用的对策建议。具体概括如下:对组织结构、开展模式进行研究、调整,以增强语文教育与学校内外部之间的良性互动;找寻学生群体语文教育师资、教学硬件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扩大学校已有教学资源的使用范围和利用率、使用率;针对学生群体构建和谐、科学合理的语文课程体系指导实际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本文主要是利用档案、图书馆、网站以及数据库等进行文献收集。内容主要分为(1)国内高职语文教育文献,了解高职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学形式、教学模式;(2)国内民办高职教育研究文献,主要是民办高职教育现状。(3)了解民办高职语文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学校政策导向,侧重查阅教学内容、教材编制、教学方法、方式和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等的相关文献。访谈选择四所代表民办高职教育办学形式的高职院校语文教研室主任、副主任进行面谈。整理得到这四所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的支持。《广州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所选四所院校语文教师,以“问卷星”为载体让语文教师进行网上作答,这四所院校通过实地考查,语文教师共计46人,网上作答46人,实收46份,此问卷是为了客观了解这四所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外环境支持以及整体开展情况。《广州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语文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是从受教育者学生身上了解参与语文教育的基本人员构成特征和他们对语文教育的实际需求、语文学习期望。调查对象为正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学生和已经学过语文课的学生,随机选择四所院校280人进行随机问卷,同样通过网络“问卷星”进行网上作答,有效回收279份完整问卷,1份因为答案完全相同不符合规范,视为无效。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并结合已有研究文献,高职语文在民办高职院校开展所呈现的问题分为外部语文教学环境因素影响,有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用上,师资构成上,开展语文教育开展过程中课程内容、上课形式、师资培训、学校财政政策扶持这几个方面;在学生群体内部学习上,学生基本构成情况、自身语文素养及语文学习基础、学生群体自身对语文学习的需求。针对以上出现的语文教育在民办高职院校出现的内、外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实用、科学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构建高素质、专业的师资队伍;构建各类语文教育协会、社团,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识教育理念可以帮助语文教育在高职院校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与其他文化的大融合可以直接指导语文教育在广州民办高职院校的开展;教师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对其他类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师资源整合具有参考价值。构建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社团、协会,这些非正式的组织在提升学生语文教育认同感和团体凝聚力,延伸语文教育功能上,对同类高职高专院校有借鉴意义。

刘薇[6](2014)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已纷纷进入了各个高职院校。如今的高职教育正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改变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状况,结合高职语文课程的特点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更有效地运用。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文献进行了阐述,并明确了现代教育技术等基本概念,为本课题寻找强大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主要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学为适应时代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然性,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更生动,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然后,考察了高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教育技术与高职语文整合的提供了现实依据。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转变观念,加强师资力量,也要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高职语文教学,希望为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二、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浅议高职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拓宽语文教学的范围。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亟须解决的问题
    1.教材利用不足。
    2.教学创新不足。
    3.人文关怀不足。
    4.人文实践不足。
四、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1.国家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2.高职院校教育环境宽松。
五、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1.融入生活化教学,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2.借助信息技术,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3.开展情感教育,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4.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5.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6.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7.紧跟时代步伐,体现语文实用价值。
六、人文素养培养下对高职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有较强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2.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3.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
    4.倾注更多的情感。
七、结语

(2)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加大教学实践力度,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四、彰显学生主体,审视开放效果
五、建立健全评价和奖励机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因
    1.2 理论依据
        1.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1.2.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2.3 研究角度的创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行动研究法
        1.4.2 横向比较研究法
        1.4.3 文献研究法
2 高职语文教学进行项目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2.1 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 高中语文课改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影响
    2.3 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优势
    2.4 高职语文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2.4.1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4.2 项目教学改革教师适应性不足
        2.4.3 缺乏合适的项目教学校本教材
3 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实施案例及经验分析
    3.1 案例一《旅游应用语文》项目教学单元设计
        3.1.1 项目设置依据
        3.1.2 项目实施过程设计
        3.1.3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2 案例二国学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项目实施过程设计
        3.2.1 项目教学目标设置分析
        3.2.2 项目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3.2.3 项目实施过程设计分析
        3.2.4 项目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4 基于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4.1.1 创设职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1.2 要找准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点
        4.1.3 加强知识的结构化
    4.2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4.2.1 充分做好项目实施准备工作
        4.2.2 提高教师课堂掌控力
        4.2.3 多元化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4.2.4 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4.3 结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4.3.1 课程性质分析
        4.3.2 教材改革思路分析
        4.3.3 教学内容重置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能力的理论
        二、关于教学能力及其结构的研究
        三、关于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应用型大学
        二、教学能力
        三、教学能力结构
        四、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第二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能力结构理论
        二、教学能力结构理论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理论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构建的方法
        一、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三节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雏形
        一、从教学活动的主体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能力构成维度”
        二、从教学活动的场域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工作领域维度”
        三、从教学活动的方式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教学活动维度”
        四、教学能力构成的内涵分析
第三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四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指标主体权重的确定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五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测评量表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测评题项的建构
        二、测评题项的确定
        三、测评量表的确定
        四、测评结果的计算
        五、测评量表的试验
    第三节 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六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五、指标权重的再分配
        六、测评量表的研制
        七、测评结果的计算
        八、测评量表的试验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七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五、指标权重的再分配
        六、测评量表的研制
        七、测评结果的计算
        八、测评量表的试验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八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工具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现状
        二、应用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现状
        三、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
        四、同类主体对不同教学能力的测评结果分析
        五、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六、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教龄差异
        七、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职称差异
        八、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学位差异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5)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于对广州四所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内涵
        2. 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内涵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意义
        2. 创新之处
二、开展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二)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三、民办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调查
    (一) 关于现状的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3. 调查问卷的编制
    (二) 调查结果
        1. 设施配置情况
        2. 语文教育开展的现状
        3. 学生群体的构成
        4. 学生群体语文素养的状况
        5. 学生群体对语文教育的需求
四、民办高职语文教育存在问题分析与讨论
    (一) 图书资源偏重实用性
    (二) 语文教育开展存在问题
        1. 师资构成情况不太合理,教师偏女性化、年轻化、职称低、工龄短现状
        2. 课室集中上课为主,开展语文课程班级人数偏多
        3. 语文学习内容文学性与工具性并重,工具性大于文学性
        4. 学校重视度不够,各项支持、重视不足,需学校给与支持
        5. 教师培训、再学习机会少
    (三) 学生群体语文学习状况与需求
        1. 学生语文素养偏低和语文学习基础不一致
        2. 学生语文教育的时间和受益面需要增加与提升
        3. 学生期待语文教育,学习需求注重文学性与实用性统一
        4. 学生对叙事性强、通俗的语文文学作品感兴趣
        5. 语文教育改进需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
五、高职语文教育改进建议
    (一) 优化整合学校已有语文教育资源,注重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实用性的和谐统一
        1. 语文图书、电子图书购买充分考虑师生意见
        2. 鼓励学生阅读,定期开展分享交流活动
    (二) 构建职业化、专职语文师资队伍,并采取有效激励机制留住有经验教师人才
        1. 构建职业化语文教育师资队伍
        2. 专职语文教师授课保障语文教育的质量
        3. 采取有效激励机制保障教师待遇,减少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
    (三) 构建科学、合理、实用语文课程体系
        1. 平衡语文教育的文学性与工具性,探索校本教材的编写
        2. 构建新型语文教学方式,融合专业学科特色教学
        3. 教材内容选择充满人性光辉及正能量
        4. 语文教学融入大众文化元素
        5. 注入国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活整个过程
    (四) 组建语文教育协会、社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附录
    附录1 广州市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2 广州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广州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语文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6)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现代教育技术
        二、高职语文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契合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教学更生动,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二、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现代教育技术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一、问卷调查概况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经验与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经验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第三节 原因分析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偏差
        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缺乏
        三、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薄弱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的缺乏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第一节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一、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
        三、提高校园网的利用率,建立语文教学资源库
    第二节 转变观念,创建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氛围
        一、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合理组织培训内容
        二、以实用为目的,组织针对性更强的培训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和手段,注重培训效果的评估
    第四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高职语文教学
        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促进语文课堂内外的协调互补
        二、进一步分析语文学科的特点,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局限性,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三、注重师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调查
后记

四、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议高职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J]. 王高科.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1(12)
  • [2]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J]. 吴斌. 青海教育, 2020(12)
  • [3]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 赵佳. 洛阳师范学院, 2020(07)
  • [4]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周琬謦. 厦门大学, 2017(01)
  • [5]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于对广州四所院校的调查[D]. 何静.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5)
  • [6]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论高职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