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管理风险预防及解决措施论文_杜凯

建筑项目管理风险预防及解决措施论文_杜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总队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对建筑业的贡献非常突出。但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市场价格的变化,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需求。因此,优化建设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风险防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提高其在相关领域的能力,有必要对风险管理有更全面的了解,以便为提出相关措施提供现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项目;管理风险;预防;解决措施

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设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建筑项目管理的风险防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新的时期的条件下,对建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项目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是保证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建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

1现阶段建筑项目管理的现状

目前,建设项目管理存在诸多风险,但实际上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其管理能力还存在诸多不足。它反映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上,即对建筑质量缺乏监督,无法形成对生产安全的有效监督。此外,相关单位在技术上也相对薄弱。在进行实际施工时,首先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绘制设计图纸时没有对施工事实进行分析。使设计没有达到科学理性的水平。在市场竞争方面,施工单位也没有表现出应对风险的能力,面对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其应对措施往往只是低价格竞争,或是走后门,并没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最后,它在自己的管理中没有到位。就分包程序而言,它没有有效地评估分包单位的资格。这导致了建筑质量的下降和企业形象的相应损害。因此,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整改,优化项目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2风险

2.1 合同风险。合同对项目的正常建设和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起着关键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取得招标权后,将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但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业主和施工单位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是不平等的,施工单位无权参与企业订立各种条款的过程。签订的合同意味着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负全部责任。如果施工单位的法律意识不强,合同中的一些条款将给施工单位带来破坏性损失。项目还有施工工头与项目资金签订合同后逃逸,给企业和施工单位工作人员造成巨大损失。

2.2图纸风险。设计图纸是工程实施的主要参考,也是施工单位的重要技术。设计图纸是建筑单位的专利。其他施工单位或者其他不愿正常施工的人,可以故意盗窃或者私自使用图纸。这将使企业建设失去竞争优势。企业要求施工单位承担合同规定的有关责任,并将导致施工项目的终止。严重的后果。此外,设计图纸是一项精确的技术任务,在设计过程中稍有偏差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图纸设计是否科学、准确、适用是图纸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投标风险。建筑业正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投标和投标会使项目面临利润最小化的危险。企业的投标策略只涉及自身的利润,这会严重损害施工单位的利益,甚至可能使项目成为有利可图的项目。由于各种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惜以低价投标以赢得项目,其价格严重低于投标本身的价格,这不仅损害了企业本身的利润,但也给建筑单位工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后来工程资金的缺乏使得该项目无法进行正常的建设。

2.4质量风险。质量是建筑项目好坏的重要标准。建筑工程必须严格符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根据其中的相关条例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配件、设备和混凝土都要进行相关检验,要求完工建筑必须合格。对于建筑存在质量问题,如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等,相关部门会依法追究其责任,质量问题轻的返工并赔偿全部损失,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要降级甚至吊销相关证书。

3 建筑项目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3.1 完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在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效识别风险因素是风险因素控制管理的前提。因此,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阶段,可以逐步完善建设项目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促进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等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通过对相关风险因素的预处理,更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的整体风险因素。风险综合分析和风险统一分析是风险因素综合识别和分析后进行的综合评价工作。他们主要从定量的角度对项目的整体风险影响和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统一处理,以便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风险因素,并通过有效配置风险预防和控制资源,提高风险控制效率。

3.2引入风险管理中介机构

建筑项目工程担保市场对于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基于我国建筑项目发展情况,承包商同业担保机制的引入可利用市场体制对我国建筑项目进行全方面的调控管理。在承包商同业担保机制中,主要建筑项目承包机构为信誉程度高、综合实力轻的工程主要实施者。而工程承包机构具有第三方资质担保职责,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施工经验,与建筑项目投资者及组织管理方签订相应的承包责任协议,从而为整体建筑项目的顺利高质进行提供依据。而同业担保者则需优先选择资质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机构为资质较低、综合实力较弱的机构进行担保,对第一建设项目执行机构,有担保同等建设项目执行机构的能力;对控股机构或者独资建设项目执行机构,可以在保证下级建设项目执行机构的同时,为其他建设项目实施机构提供保障.为保障建设项目组织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合同行业间担保机制中严格规定,由单一企业担保建设项目实施机构,然后在相关机构的基础上满足实际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市场运行指标。相关机构可以向建设项目投资者提供申请,然后进行正常的建设工作。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充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项目组织人员可以严格执行培训上岗管理规定,并根据相关工作标准和法律法规,对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和指导。同步提升相关员工的风险识别、处理能力,确保风险因素在开始时的及时处理。

3.3 构建风险评估模型

根据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特点,可以对工程造价和工程效率进行预制。项目成本主要是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成本影响进行分析。施工项目组织可以通过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施工经验的综合控制,对工程实施技术进行预模拟,并结合实际工程实施地质调查。根据工程地质模拟的结果,规划了几套施工过程,根据实际施工阶段制定了相应的配套保护设施,并选择了灵活性大、抗风险性大的技术程序。在此基础上,高风险施工阶段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控制节点,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定点监测和指导,并为第三方责任等无法避免的风险因素支付相关保险,机械设备损坏,工程损失.最后,利用预付款担保、投标担保等相关金融机构担保措施降低自身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在风险工程效率损失模型构建中,可从工程阶段风险及整体工程风险两个方面进行,工程阶段风险主要是相关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工程延误,对整体工程效率具有较细微的影响,而工程整体风险主要是在关键施工位置、总体工程方面无法避免的风险,如施工设计制定失误等。对于风险效率损失模型下的相关防控措施,可适当增加工程现场调查力度,在对潜在工程项目风险综合评估后利用合同计价的方式,对整体风险进行转移、分摊措施,减低风险因素对工程整体效率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并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解决这些缺陷与不足。还必须进一步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力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隐患的排查力度,并及时处理和改进。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为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障,推动建筑事业更高、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占彪.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7(17):117.

[2]商会国.浅谈建筑项目风险管理[J].城市建筑,2018(14):122.

[3]付明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分析[J].城市建筑,2017(17):135.

[4]王玉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商品与质量,2018(42):182-183.

[5]胡美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城市建筑,2017(23):101-101.

[6]陆广波.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8(7):90.

论文作者:杜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建筑项目管理风险预防及解决措施论文_杜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