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 向 青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生态建设与全面小康建设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是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的基础,同时,由于社会历史等复杂原因,二者在实践中存在矛盾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生态价值观教育、生产方式优化升级、生态法律制度保障等方面着手,以此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小康社会
十九大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衡量了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更加具体、更加完备、更加标准化地规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被着重强调,意味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
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客观上化解了政治参与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张力,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亨廷顿式”的政治发展景观。由此说明,在政治制度化水平无法满足政治参与需求的状态下,国家政治的走向并非总是呈现动乱和暴力等不稳定样态,而是有着“第三种趋势”,即在国家权力和政策调试下,在一定限度内,就算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难以满足政治参与的需求,国家政治秩序也能够维持总体的稳定。因此,娱乐化的政治参与方式,可以被视为是化解政治参与同政治制度化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安全阀”。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统一性
生态文明是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共存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内在统一性是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基础。
1.相同的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人民幸福
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的追求。在中国,最早系统论述幸福的文献是《尚书·洪范》。书中首次将抽象的幸福提炼为“向用五福,为用六极”,即是说人所追求的幸福包含长寿、富足、康健平安、美德、寿终正寝在内的“五福”,避免死、病、忧、穷、面貌丑恶以及意志力薄弱在内的“六极”。儒家将幸福观发展至“福”和“寿”,认为幸福乃是家国一体的整体性合和。道家认为实现幸福的途径时“顺乎天”,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达到幸福的最高境界。佛家将幸福与主观欲望相论,克服贪爱私欲乃可到达“涅槃”的幸福彼岸。马克思的幸福观是基于人的本质和人的需求,认为幸福是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到意识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了精神上的满足。这种幸福感相比于物质主导的快乐更加持久、更加深刻、更加复杂,马克思将幸福论发展到更高的科学层面。人类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直接来源于生存资料的满足,这是较低层次的快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后转而追求全面发展的幸福,这种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反映,是人满足高层次需要的情感认知,而人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后会产生安全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维持稳定、安全的状态,使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和智能免除恐惧和焦虑,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资源能源等都是人获得安全感的外在条件。“小康”社会的建设正是为了满足人的幸福需要,全面小康则是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为满足人更高层次的幸福感提供客观条件,所以在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转变以物质利益为主导的发展方式,避免陷入“幸福悖论”的恶性循环,追求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2010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2位,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经济的高速、单面、粗放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也困扰着人们。2013年爆发的雾霾污染范围逐渐扩散,“谈霾色变”已成为当下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将继续开展抗击雾霾的斗争以保卫‘蓝天’,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全部城市的75.1%。城市空气污染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社会的稳定。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问题依旧存在,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
2.二者在实践中互为需要
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长期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既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应对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的热点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温室气体减排、大气净化、水资源需求等压力将进一步加重我国生态系统的负荷,对我国生态系统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构成挑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存在事前决策论证缺失、事中监督管理缺位、事后绩效评价缺乏的不足,建议增设预算会计收入类科目“投资预算收入”,科目下设“以前年度投资”和“本年度投资”两个明细科目,并按具体投资项目核算货币资金投资成本的收回。收回以前年度货币资金投资成本时,借记“资金结存”,贷记“投资预算收入—以前年度投资”,收回本年度货币资金投资成本时,借记“资金结存”,贷记“投资预算收入—本年度投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至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阶段生产力低下,随着人口压力增大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逐渐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关系中脱离出来,试图改造和利用自然,但这种改造往往带有破坏性、随意性和盲目性,总体说来这个阶段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较小。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敬畏”向“征服”“掠夺”转变,这种征服式关系已带来严重的恶果: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疾病肆虐,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是基于工业文明弊端的深刻反思,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需要绿色经济为支撑,这也是全面小康的生产力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1]126。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需要拥有丰富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物质基础,其他方面的建设就成了无本之木。其次,生态保护与恢复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他方面的配合支撑,如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要想得到改善优化必须投入大量经济、技术和人才,这涉及社会政策管理、经济投入、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再次,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原始地区,人们生活艰苦,封闭落后,造成自由全面的发展受阻,这不符合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的要求。只有实现经济与自然生态保护同步发展,在利用自然中减少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约束,在物质创造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使自然生态为人类生存提供持久永续的生产力,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之路。
3.二者具有共通的美学契合点
物质生活是生存的基础,但只有经济的生活是单一的,这种生活既不真实又不完善。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后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求饱”“求暖”“求安”的需要在经济领域得到保障后,美的艺术境界便成为追求的极点。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包含着人对美好的生活、美丽的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甚至还包括美好的个人情感和精神境界的追求。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不仅有经济生活的反映,还有人们对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生态美的构想。
生态文明建设同样蕴含着审美体验。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物在与审美主体的相互作用中被反复认识,审美主体对审美活动的认识更加深刻,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不断提高的审美能力推动审美客体不断丰富和拓展。另一方面,审美主体通过自觉维护生态美来实现审美化生存,达到“诗意的栖居”的理想状态。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都蕴含着人类永恒的审美实践与审美理想,是人类对和谐的一种追求。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现实矛盾性
进一步地,将F-P腔的最大腔长变化范围限定在参考点附近λ/12以内,定义为工作范围,如图5所示,在该范围内进行线性拟合,拟合度为99.371%,可见该范围内既可以保证光强与腔长之间的单值性,也能保证检测系统对微悬臂的偏移有较高的分辨力.由于在参考点附近的曲线斜率较高,因此微小的偏移所导致的光强的变化可以被光电探测器探测出来,使得AFM在探测样品表面的形貌特征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因为工作区域的曲线接近线性,所以可以根据探测光强与参考点光强的差值近似计算腔长的变化
从而看出2010年到2012年CPA的人数逐年递减,这是由于行业不景气导致的,在2013年合并后CPA的人数在不断增加。CPA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关键人才,其数量愈多就表明审计的专业性有了更好的保证,专业性提高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在合并之后业务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审计质量的提高使事务所的声誉提升,才有更多的客户,审计质量的提升使审计工作也获得更多的报酬,因此业务收入的提高也就体现了审计质量的提高。A合并后的综合排名一跃而上,说明了合并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积极影响,但2014年虽相比合并前的排名占有优势,但排名较2013年下降,这也就表明合并后审计质量的提升并不明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主要问题有: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
(1)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建设以实现生态文明社会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社会的落脚点是社会,社会的主体是人民,是基于生态价值与人民价值同步增值或同步实现的价值前提,在有利于实现人民幸福、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生态权益保障,其出发点与落脚点是生态系统中人类的自由、全面、持久的幸福期待。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人的文明,生态环境作为自然存在物并没有文明和野蛮之分,只有将人的文明注入其中,才有所谓的生态文明。以人的幸福价值为中心的思想要求人改变掠夺破坏自然的“黑色发展”模式,在充分尊重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干净的环境,实现人与生态自然共融共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二者都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幸福,在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上具有一致性。
(3)生态环境差距大
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要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于课堂教育教学完成者角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小康,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多方面推进。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需要依托强大生产力来推进,而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自然的资源供给。自然力如水、蒸汽、空气、电力等等都为经济发展提供无偿的服务,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可以直接参与生产,但它本身无价值,不能将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区,这决定了自然资源为经济服务的无偿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需要自然资源继续无偿为经济增值服务,对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得到良好恢复、环境得以有效保护。西方曾以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为代价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不平衡态势,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不能走的老路。
(2)生态压力急剧增加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差距大。以森林资源为例,根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2],我国森林覆盖率相比于全球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7,单位面积森林服务价值,日本是我国的4.68倍,当然这与我国庞大人口基数有一定关系,但长期对森林的开发和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此外,我国区域性环境差异大,东部人口密集区域国土开发过度,存在耕地后备不足,环境承载压力大的问题,西部偏远地区生态开发保护滞后,总体上造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地区性不平衡态势。
(1)生态文明建设受制于经济成本
办事中心为用户提供启动事项办理流程、接受办理任务、审批任务、查询事项进展的统一入口,为了更直观、全面地展示事项进展,按事项的生命周期将平台功能分为可办事宜、待办事宜、进行中事宜、已结束事宜等模块。按用户角色分为教职工和学生两种。各模块功能如下:
根据教学内容,对统计知识点难易程度进行调查,按照容易、一般、较难及很难4个等级,分别赋予分值1、2、3、4。按专业进行分析,计算不同专业学生对各项内容评分的平均分(见表1)。由表1可知,所有专业学生对统计学教学内容评分最高的为t分布、t检验、u检验(z检验),平均分为2.93分;其次为方差分析,平均分为2.64分。
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单一的生态保护工程,而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众多方面相互影响。
2.生态文明建设受制于小康社会的短板环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成本和支出,也就是说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经济费用的支撑。因而,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当遭受生态破坏后自然恢复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必须通过经济和技术手段来逆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如在生态退化的地区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植被固沙、沙障固沙引水造田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经济成本。与此相矛盾的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往往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制于自身对富裕的追求和脱贫致富的压力,实现经济增长必然成为第一目标,而短期内能够开发并创造巨大财富的途径必然是当地的自然资源,这就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在发展初期增加经济收入与生态保护相互牵制,形成对立的关系。
(2)生态文明建设受制于治理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环保事业以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为主,中央政府发布指令,以及政府推动执行,这样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财力办急事、大兴重大生态工程的优势,但弊端也很明显:割裂了民众和环境保护的联系,认为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的事情,个体保护环境的细微之举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意义,而一旦出现空气质量下降、街道不洁净、绿化不达标的问题,必然将责任归咎于政府失职或管理不力。民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缺乏及时的信息来源、有效的表达和沟通渠道,环境方面的信息因其敏感性,不愿公开、不完整公开是老问题,尽管这些年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意识有所提高,但公开的信息以环境法规、环境规划和相关行政事宜为主,涉及污染状况、企业排污、环境安全等民众切身关心的信息较少。环评的民意调查本应是民众表达环保意见的强有力渠道,但不少地方的环评调查流于形式,甚至有作假、伪造之嫌。此外,地方官员的失职亵渎、缺乏群众意识、隐瞒环境真相是生态文明建设现阶段依然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革除长期的行政积弊,探索新的环境管理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的制度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器。
(3)生态文明建设受制于文化技术水平
三是管理不足。据全国21个省区市调查表明,96%的医院认为管理需要相关培训,却仅有28%的管理者接受过短期专业岗位培训,53%所掌握的管理知识来源于平时工作经验积累。华西医院当年情况基本相似,院党委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宏观层面,关注职业生涯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不足。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科学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起,成为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是绿色技术水平,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首先,科学技术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可以有效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物资资源、脑力劳动、技术构成的投入比重,但目前由于我国科技水平有限,部分生产中仍存在粗放、高耗、低产的现实困境。其次,科学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力保证。科学技术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存在空间、时间、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差异,要想摆脱这些差异对社会发展的限制必须利用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拓宽资源利用的边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过去生态化学、生态学等科学在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治理污染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相比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强度,我国生态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具体表现在:其一,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我国还未形成成熟的绿色技术投资机制,中西部偏远地区尤为突出,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导致中西部地区还未形成绿色创新价值观念。其二,绿色创新的税收鼓励政策不完善,对排污企业惩罚力度不够、对绿色创新企业鼓励不足是造成企业研发和采用绿色创新技术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其三,绿色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不强。技术成本负担成为众多企业不愿投入、研发、推广绿色科技的首要原因。在今后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提升绿色技术水平仍是遏制黑色科技弊端,加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全面小康是多领域、多层次、多方面推进的小康,是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
1.增强全民生态主体意识,培育绿色生态价值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端正人的价值理念,强化全民主体生态意识。根据环境保护部进行的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总体认识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具体来讲,受访者对雾霾、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法等的了解率均在80%以上,其中对雾霾的了解率达99.8%,但对PM2.5、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了解的准确率都在50%以下,能准确说出PM2.5的受访者只有15.9%。要改变民众生态知行不一的现状,就必须增强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由培育“经济人”向培育“生态人”转变。为此,首先应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确定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生态法律教育、生态伦理教育以及生态心理教育,涵盖法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通过采用多种有效形式向人们传输生态文明知识,加深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让公众熟悉自己的生态权利和义务、激发生态情感、增强生态保护的行动力。除此之外还要增加生态国情教育,让公众了解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环境压力、环境污染重的现实情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主体意识。其次,发挥生态文明教育主体在培育公众生态价值观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学校要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扭转“GDP中心主义”为主的价值走向;政府主体加强价值观引领,通过财政、文化、科研建设等推广生态理念,引导生态消费;企业主体充分运用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形成生态教育的示范效应;传媒主体主动承担生态事件如实报道、生态现象深度挖掘的责任,引导社会价值绿色导向;非政府组织主体发挥与生态价值相关的培育、评估、监督、宣传、集资作用;家庭主体在子女生态教育上身体力行、熏陶感染,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生态教育工作。在所有主体中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
不过艺术家本人表示,其作品与当代诸多问题之间的相似点,可以说只是出于偶然。她试图阻止作品意义变得狭隘,争辩道:“如果政治是开放而非封闭的,艺术家的作品则会适应这种环境。”
2.推动生产方式生态化,夯实全面建成小康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资本的合法化引入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资本的无限制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仅仅限于利用资本,而要将利用资本、限制资本和超越资本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为此,首先要重塑发展理念,牢固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取向,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其次,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上,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当中充分节约和利用资源,以使整个生产过程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小化,充分表现出“减量化、再使用、再生化”的原则[3]94。确立环境导向型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反映资源环境构成的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来培育循环经济的内生动力、加大循环经济立法力度、提高循环经济研发动力和水平、推动产学研一体等都是今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构建以碳税、燃油税等税种为核心的环境税制、鼓励低碳技术研发、积极发展绿色战略性产业是现阶段节能减排、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举措。再次,开发利用生态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与生态文明相配套的生态科技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主体的作用。生态科技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培养一批创新性强的生态科技研发与应用人才,提升科技转化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应进一步发挥在生态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作用的国有经济,应在生态科技创新中担负脊梁作用,通过境内外技术交流、开展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培育企业内部科技创新队伍,建立绿色长效发展机制。
3.加强生态立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针对现实法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首先,树立生态立法新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要树立生态立法理念就必须转变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利益优先的立法倾向,将立法的价值中心转向人口与环境相适应、经济与生态相协调,为维护生态安全构筑起法律防线。其次,完善环境立法体系。宪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环境治理的经验,在宪法中明确公民环境权,避免法律概念模糊、抽象化,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根本的法律保障;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及时调整现行环境法,对于过去重在“末端治理”的法律条文及时调整,以“预防治理”为立法主要原则,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法律,如《循环经济法》《低碳经济法》等;加强程序立法,将具体的经济秩序细化、规范化,使各类涉及生态破坏的不合理行为有法可循,在程序中遏制生态破坏行为;加强地方性立法,根据每个地方的资源环境、人文经济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律规定。最后,加强环境执法,注重执法过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公开性,建立环境危机应急机制,发挥重大环境危机事件中执法主体有效执法的作用。
习近平同志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4]全面小康是社会整体进步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既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这需要多主体努力、多角度推进、多层次深入,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EB/OL].[2013-10-25].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xby/s/1277/content-636413.html.
[3]王志雄.循环经济思想的演化与概念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4):92-95+81.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01/c164113-25580891.html.
[收稿日期] 2019-04-20
[作者简介] 李向青,女,山西太原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696(2019)05-0029-05
(责任编辑 光 翟)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