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建设监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已经初步形成新的工程项目管理的格局框架,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水准的提高,其对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投资和工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建设监理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监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机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机构;问题;解决方法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面临的问题
1.1监理市场不够规范化
建筑工程监理业务的承揽方式不够规范化,是监理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监理业务承揽方式不够规范主要是表现在转包建筑工程监理业务,进行监理证件的挂靠,业主单位私自胡乱雇佣监理企业,导致众多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良好呈现出来。行业性和区域性保护限制了监理领域的发展空间。任何行业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守市场发展规律,最基本的就是保护市场的开放性,如果没有市场开放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当前监理市场开放性较差,监理业务承包进行了区域性保护,严厉打击外来企业的进入。
1.2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数量在短时间急剧增加,但现有监理工作人员数量以及监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并不能满足工程监理领域发展的实际需求。业主单位在对工程监理进行招标时,对监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监理企业为了保证企业运行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多个项目中报同一批人员,在中标后很多总监只是挂了一个名字,并没有深入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行监理工作开展。在利益追求目标的驱使下,很多监理企业将中标业务转包给个人或者是综合素质较低的监理企业,这样会导致综合素质较差的工作人员与监理工作队伍承担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监理成效,对监理企业社会名誉还会造成非常不良影响。监理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承担的主要责任就是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协调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单位与业主单位之间的联系,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投入,避免延误工程项目交工日期。想要实现这些内容,监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大的权利。但是业主单位赋予监理工作人员的权利非常有限,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对监理部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不能积极配合监理工作开展,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工作成效较差。
1.3监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现阶段,很多监理企业的监理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长时间专业性的培训,很多监理工作人员以往都多是从业于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等职业。这些工作人员承担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之前只是进行了短期性的培训,没有掌握先进的监理工作规范,对建筑工程监理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程度较差。建筑工程监理承担的责任较大,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投入与施工进度等众多方面的监控,但是很多监理工作人员片面的认为监理工作开展只是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导致监理工作内容缺失严重,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不能全面呈现出来。
2 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2.1法规制度的完善
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法规制度上来完善,使得监理行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监理协会、监理企业应关注建筑法修改的机遇信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思考。我们迫切需要行业代言人,将监理行业的呼声传达到立法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目前正在修改讨论阶段,建筑法的修改势必引起一系列建设法规、标准和规范的修改调整,如《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应对企业资质等级的划分,资质等级标准(如注册监理工程师的人数和其他注册造价师、咨询工程师的要求等)重新界定。又如《监理工程师考试和资格管理办法》,应放宽考试资格要求(目前监理工程师报考资格中取得工程师三年的条件是所有工程建设体系资格考试中条件最苛刻的),而应加强后续教育。再如招投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要求监理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以上时必须进行招标等规定。
2.2监理队伍建设
监理企业应抓好队伍建设、抓好制度建设、抓好企业改制,提高企业竞争力,法规制度上完善后,就应该从企业自身找原因,坚持完善自身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从事监理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较高的,应具有技术、经济、法规和管理的综合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监理企业应具备两类工程咨询人员:一类是技术型咨询人员,他们主要提供设计,进行技术交底,以及在实施中协调和解决出现的技术问题;另一类是管理型咨询人员,他们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工程项目投资、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虽然监理企业不可能同时具备工程监理、设备监理、招投标代理、采购代理、造价咨询、前期工程咨询等资质,但必须储备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监理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风险管理,实行监理责任保险制度,适当转移责任风险。
2.3人员素质的培养
监理企业由于利润较大,所以对人员素质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道德素质和技术素质。从提高道德素质方面来说,要提高监理人员道德素质,做到既不能滥用职权,随意向承包商索取物质需求,同时也要防止监理人员和承包商一起造假,共同欺骗业主的行为发生。从提高技术素质方面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时加强经验的积累,注意对工程中易出现的通病的总结、汇总。每一道工序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针对该工序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和施工特点,事先提醒施工管理方注意及要求他提出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检查其落实情况。二是在监理单位成立时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要对其资质进行严格审查,这包括审查监理单位中监理人员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配套能力、监理技术装备、监理经历和管理水平。监理单位开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资质水平常因人员变化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对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应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在规定期限对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查,以确保监理单位有承担相应监理业务的能力。三是监理工程师培训和考核要严格管理。在对监理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真正担负起监理的重任。
结语
建筑工程监理机构是在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基础上诞生了新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格局框架,对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提升,促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革有着积极影响。建筑工程监理机构建设强化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保证了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不良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良腐败风气的滋生。虽然建筑工程监理机构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对监理机构面临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积极找寻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黄伯兴.建筑工程监理机构改革措施探索和分析[J].门窗,2016,(07):76.
[2]王辉.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单位项目质量管理实践[D].上海交通大学,2013.
[3]刘运华.新形势下做好建筑工程监理的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S1):288.
论文作者:卫松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企业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建筑工程监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机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