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范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势在必行论文,中小学论文,计算机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整个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计算机是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及思维模式,使学生从小就了解并初步掌握计算机技术,是迎接21世纪挑战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面临计算机教育大规模发展的趋势,我国方兴未艾的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还处于不太规范的状态,由于没有统一管理的统一标准,这很难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要求,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的政出多门
管理的政出多门是我国当前计算机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多个部门都抓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而出了问题又没有部门负责;又因国家没把计算机教育纳入“普九”课程体系,所以,一直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这既给计算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障碍,也给统一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二、硬件装备水平较为落后
硬件装备水平较为落后,是我国当前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状况的一大特点。 仅以我们长春市为例来讲, 我市装备有计算机中小学共有124所,占乡中心校以上中小学总数的19%;我市共有单机4095台, 其中有的带硬盘,有的不带硬盘,8M内存以下的占90%。可见,我市计算机总量明显不足,现有的计算机有很大一部分面临升级或淘汰,很难满足目前硬、软技术对硬件配置的需求,更无法满足网络技术对计算机的要求。例如,市里有一所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前几年建立了4 个计算机教室,当时配置达到市里最高水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现在来看,该校的计算机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缺乏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软件
据我们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得知,缺乏与课堂相配套的微机软件已成为当前计算机教育的全国性问题。正因为缺少相应的软件支持,制约了我国微机长足发展的速度。不少学校微机室建立了,新一代微机装配上了,但微机教学却难以深入开展。例如在长春市现有的124 所装备有计算机的学校中,只有64所学校数量不等地购置了一些教学软件,就是这些软件也难以系列化,与课堂教学结合不十分紧密,难以有效地发挥计算机教育的效益。
四、教材混乱,内容陈旧
各省市县区对微机教育教材的研制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因而教材种类较多,但当前还没有国家统一编制的微机教材。正因为计算机教育没有纳入国家“普九”体系,所以各校使用的微机教材也比较混乱。如我市有的学校用省编教材,有的县(市)区用自编教材,也有的学校用中专教材,甚至个别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居然说:“我就是大纲,我就是教材。”这足见计算机教材混乱之一斑。总体来说,我国当前的中小学计算机教材一是多而杂;二是大多数教材内容陈旧过时,不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更不适应当前计算机教育发展现实的需要。
五、师资力量不强
由于能胜任计算机教学的电教教师的不足,制约了我国当前微机教学的深入开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我市近600 所(乡中心校以上)中小学现有计算机专职教师160名,兼职教师32名, 其中一部分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他们一般比较年轻,理论知识虽强,但缺乏学科教学经验;另一部分是“半路出家”过来的,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却缺乏计算机知识。总体看,这支教师队伍的来源、构成比较复杂,整体素质不高,有的甚至不胜任教学;因此,计算机教师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状况,不能适应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加强和规范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摆在电教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解决的途径应是这样: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务须要站在教育改革的高度来认识。为切实加强领导和宏观管理,应由国家教育部下设的专门管理部门统筹规划、指导全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
各省、自治区、县(市)、区教育局(委)要加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由“一把手”亲自过问,有关的厅局、处室、部门要密切配合,遵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省、自治区、县(市)、区的条件和特点,制定规划和措施,力争把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省、自治区、县(市)、区电教部门和学校电教教研室(组)的作用,省、自治区、县区、学校之间要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把工作落到实处。
2.规范计算机硬件配置标准,并统一验收
为使当前全国范围的中小学能正常开展计算机教育,并进行统一管理,应由专门部门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定期提供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标准,以不断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对计算机硬件提出的要求。
为加强对中小学校计算机教室建设的监督,应由省市县区的专门部门对学校新建计算机教室进行统一验收,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对验收合格的学校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验收不合格的学校要进行批评和给予一定的处罚。
3.加强软件建设
软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有效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的重要条件。为便于教育资源共享,应统一软件的制作规范及制作平台标准。同时,要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活动,并把这种研究活动变为有组织的、系统的软件开发,这既能解决教学软件不足的问题,又为建立国家的教育资源共享的资源库奠定了基础。鉴于市面上出售的软件良莠不齐,我们认为应由专门部门进行评估、审批,认定合格后,学校方可购买。
4.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材、统一考核与教育评估
对计算机硬件已达到配置标准的中小学校,应由教育部、省、自治区、市、县教委发放统一教材,进行统一课程设置、考核与教育评估,以确保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有目标、有秩序、有步骤的发展。
5.加强教师、行政干部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培训
建立一支高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管理能力的教师、干部队伍,是保障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根据各地的计算机教师、学科教师、行政干部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不同层次的培训,以提高我国教师、行政干部队伍的整体教育素质。
6.有计划地建立一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示范校
计算机教育示范校应在计算机知识教学、辅助教学、辅助管理方面均做得较好,并具有示范性、先进性和实验性,通过示范校的龙头作用、辐射作用来带动我国广大的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快速发展。
总之,加强和规范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和评估体系之中,这对于加速我国的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教育改革,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跨世纪人才,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