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中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比较高,而且即使不能死亡,患者也会出现不能自理的情况。据权威数据统计,全世界有接近1500万人患有此种病症,该病症的死亡率位于各种死因之首。正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较高,医院人员对其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十分重视。这里所指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可以概括为两点,一点是预知风险,另一点是消除危险。本文主要介绍了心血管内控护理工作要点,之后浅谈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会,希望为业界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内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心血管内科专业性非常强,对此类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要有所注意,否则极其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多变形、突发性,通常都是来势凶猛。引发此种病症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精神紧张,天气原因、病毒感染等。有些心血管正在在护理人员护理期间突然死亡,甚至有些患者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缓解,但是依然会突然恶化。由此可见,加强心血管内控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一、护理工作要点
1、注重检查工作
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史十分了解,包括其发病时间、哪些典型症状、用药历史等;其次,护理人员要給患者进行一般性的检查,比如身高、体重、心率、缺氧程度等;最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辅助性检查进行了解,比如动态心电图检查、冠脉造影检查等。
2、注重观察
首先,新药观察,患者在服用新药时,必须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患者服用之后,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心率以及心律,如果发生异常情况,能够立即施救。有些患者在服用新药之后,会出现低血糖,还有些患者由于药物服用不当,血管因此受到强烈的刺激。为此护理人员通常是第一瓶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在输注时,还需要告知患者使用热水袋进行热敷,防止药物残留在血管中,影响血管,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大量的临床实践可以发现,并不仅仅是抗生物药物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一些新药物也会产生影响,甚至是更加严重的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服用新药物,自己首先要对说明书进行认真的阅读,然后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其次,进食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食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观察内容有水分热量摄取数量,主食使用量,防止患者摄入过多的高脂肪的食品,尤其是要注意不能让患者暴饮暴食,但是也防止患者摄入过少,否则非常导致患者电解质失衡。
最后,病情观察。护理人员依据患者要求,确定检查周期,每次都要对患者的心率以及心律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要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3、注重基础护理
首先,皮肤护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床位上应该安装气垫,同护理人员要对其全身皮肤进行检查,尤其是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更需要做好检查。如果焊丝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切记在天气寒冷的时,也不能应用热水袋,因为此类患者神经末梢并不敏感,热水袋可能会伤害患者皮肤,而患者却不知。有些患者的血液循环比较差,护理人员要每天用热水按摩,以使患者皮肤能够正常的血液循环,以此避免出现褥疮的出现,另外,护理人员应该定期为患者翻身,为患者拍背,避免患者出现肺炎。
其次,时刻保持病房空气清新。病房的温度要适宜,湿度要达到要求,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好转。另外,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口腔清新,避免交叉感染。
最后,护理人员要随时响应患者呼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血管疾病突发性强,因此患者比较容易发生意外,但是可能会多次呼叫铃响,护理人员要能够及时的查看,迅速做出反应,如果出现任何意外,要能够与医生做好配合。
二、提高心血管内控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1、注重教育与培训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些时候是由于护理人员护理不当引起。护理人员可能对专业理论,有关技术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因此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没有做出紧急反应。如果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施救,患者的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为此,医院医院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更不能怠慢。医院要对护理人员的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反复的训练,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新设备的学习,务必要做到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过关。
2、注重与患者沟通
现阶段,我国很多的医疗机构都逐渐的应用了市场化的服务模式,但是由于引入的时间并不长,服务模式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护理人员还不具备服务理念。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几乎不与患者进行沟通,或者沟通效果不交,引起患者反感,或者让患者心理更加恐慌,对病情的恢复非常不利。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着重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真正与患者成为朋友。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有不舒服的地方要立即呼叫,同时护理人员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要求患者服药。患者出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对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尽量放松心情,合理膳食,每天都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3、注重记录管理
目前医患矛盾是需要解决主要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一定要做好记录管理,以便有助于解决纠纷。病历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采信的重要证据,护理记录作为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就显得尤其重要。若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且对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注重不够,出现漏记或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有差别等情形,常常导致风险增加。
4、加强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效果评定是护理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主要内容涉及护理业务工作、护理组织机构、环境安全、公众意见处理及投诉等方面。识别护理风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除注意防范常见风险因素外,还要加强以下环节:项目分类总结和缺陷管理总结,以明确风险易发环节及细节;科室整体共性风险分析;信息咨询沟通,如做好医护沟通、医患沟通,从而掌握更多的风险点;仪器定期检测,评估风险概率;突发情况风险评估,如停电,地震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心血管内科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促进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需要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再加之,心血管内科疾病本身就具有突发性,可能稍不留意,患者就会可能失去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首先要对其病情进行了解,然后患者进行沟通,以减少其心理恐慌,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够随时对患者的呼叫做出反应。另外,医院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减少医患问题。此文正是笔者多年的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会。
参考文献:
[1]吴晓红.医院呼吸内科的整体护理管理[J].现代妇女(下旬).2015(01)
[2]陈雪,窦波,陈雪芬.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及解决措施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4(S1)
[3]赵伟华,鲁宁,张广海,赵伟丽,李海霞,刘畅.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要点[J].中国伤残医学.2013(09)
[4]徐文霞.呼吸内科住院病人护理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
[5]周天玖,杨旭.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实践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
论文作者:张鸿燕,田淑华,于银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心血管论文; 内科论文; 要对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