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知识与实践评价的研究与探索_思想政治课论文

初中思想政治课知行评价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初中论文,评价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东省五莲县教研室自1998年秋季,开展“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行评价的研究与探索”,历时3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与考核不仅具有了教学测定的功能,而且成为一个崭新的有效的教育环节,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新的窗口。

一、问题的提出

1.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需要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一种选拔式、竞争式同时又是僵化教条式的教育,它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形成了尚未成人欲先成才的固定格局和模式,违反了先成人后成才的人才形成规律”。(注:罗小鸥:《实施素质教育三突破》,《班主任之友》,1998年第1、2期。)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的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考核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有效组成部分,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认知、智能的考查,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实际行为养成的考查,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2.突破传统教育评价机制的需要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习评价是通过确认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化的情况,以考查教师教学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的依据”。而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是单一的、片面的、静态的,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脱离,只用分数来衡量学生尤其是用分数排队的方法来评价学生,正如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所说:“只知识压逼学生读死书的学校,结果不过是造出一群‘病鬼’来,一点用处也没有。”改革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操的陶冶和行为觉悟的提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评价过程才是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

3.深层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既要用理论去分析实际,又要联系实际以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这是政治课本身的任务决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不断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化学生的行为,因而改革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真正将书本理论化为自觉的行为实践,从而使政治课教学走出“知识化、智慧化、分数化”的误区,走出“上课抄条条,下课背条条,考试答条条”的教条主义模式。

4.突破课堂教学目标片面性,真正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注: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以知识掌握为终极目标的课堂教学,忽略了人学习的特征,视学生为容器,使知情分离,知行脱节”。(注:顾泠沅:《让学生在活动发展中成才》,《上海教育参考》1997年第3期。)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应该是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这个载体和前提,使学生行为转化,觉悟提高。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知行评价目标体系的构建

1.确立知行评价目标

新编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与交流的中介和凭借,也是蕴“理”、含“情”、导“行”的载体。为此,我们在实验研究中提出了实施知行综合考评的四点设想和思路:一是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作为指导思想;二是深入挖掘每一课的知行要素,把握知与行的具体内容,确立每一课行为目标;三是优化教学过程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行为教育方法;四是对学生的行为发展、达标程度进行有效的检测与评价,以便随时调控教学过程。在制定上述目标时,我们注重了系统性、科学性和效益性。所谓系统性就是知行考评目标既有整个学年的总目标,又有一个学期的目标,既有一个单元的目标,也有每一课的目标;所谓科学性就是知行目标的制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每一课教材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谓效益性就是制定知行考评目标时既要考虑到近期效益,又要考虑远期效益,既要考虑学生个体效益,又要顾及集体效益,做到近期、远期、个体、集体效益的有机结合。

2.分解目标,建立知行目标考评网络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大目标构成的。因此,完整地细化每一课的知、情、行三目标就是落实行为考评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在制定知行目标网络时,我们在实验中遵循了以下步骤:第一,充分挖掘每课的品行因子,这是准确拟定评价细则的基础;第二,认真研究每课的认知、行为目标,对行为目标初步定位;第三,在认知目标、行为目标定位的基础上,确立本课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层次;第四,用简练的语言对具体的行为目标及层次加以描述,形成知、情、行的相互对应的总体教学目标。

行为评价以认知为基础,以落实行为为主体,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尝试实践、落实行为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有助于思想政治课育人目标的实现,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在制定知行考评细则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

(1)层次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将行为考核分解为A、B、C、D四级不同指标,使之与课题、框题、德育目标、行为落实在内涵相吻合,也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外延相匹配,其层次性既体现出内容的逻辑对应性,更突出行为的强化与落实。

(2)教育性原则。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传授知识与生活实践中,把思想党悟的提高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知识的掌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实践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功能性。

(3)可操作性原则。行为评价牵扯的内容广杂,应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上,在实现知行结合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简单、易操作,这样不至于加重教师的负担,且能收到良好实效。

(4)群众性原则。对学生实施行为评价要让学生面对面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自己的同时教育别人,评价别人的同时教育自己,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知行做出公正的评价。

(5)实践性原则。行为考评细则逐步完善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使它逐步走向科学、合理、规范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应多方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知行的生长点,从而达到认识的提高,实践的日趋完善。

3.评价方案的实施与模式

(1)构筑考评内容的板块

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将考评内容分为两大块四个组成部分。两大块即“知”的板块和“行”的板块,四个组成部分即书面考核、学生的学校生活行为考评、家庭生活行为考评和社会生活行为考评。其权重为知的板块占60%,行的板块占40%。其中,知的考核主要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行的考核主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把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目细化为知识和行为两大板块,四个不同的指标,并分别占有不同的比重。例如我们在学习《诚实守信》一课时,编制了如下评价表(见表1):

注:A.课题题目 B.课文框题 C.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 D.学生行为落脚点

(2)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从教学实际出发构建了实施评价的四个阶段性评价模式

A.提前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内容,在上新课之前用几分钟的时间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和行为进行检测,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根据检测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补偿,使绝大部分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准备状态,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围绕“意志”这一知识点,我们拟定了这样一组题目:①“你参加晨练吗?你坚持了多长时间?在寒冷的冬季你也能天天坚持晨练吗?”②“当你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你能独立思考多长时间?对思考不出的问题你是否想办法克服?”根据这些问题,学生纷纷行动起来,历数自己意志方面的表现。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做到有的放矢。

B.自评、互评、任课教师评定相结合。根据行为细化指标首先由学生个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知行对话。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互评,并组织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量化打分,最终形成学生行为表现的综合分值。

C.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的三个生活圈,为此,对学生的行为检测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行为细化指标的内容兼顾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从而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学生的家庭行为量化结果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联系卡来完成,将行为细化指标进行变通,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实际行为表现进行量化反馈;学生的社会生活行为量化结果主要是通过星期天、节假日的体验模式来完成,如做一次交通警察、参加社区劳动等。

D.补偿评价。对行为检测不及格的学生实施补偿评价,主要方式是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根据行为细化指标自己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变式行为检测,进行自我补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评议小组互帮互学的积极性,通过互评互助进行相互补偿,共同提高。其次,教师采取个别帮助和课外辅导的形式,对检测不及格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帮助其分析原因,明确行动的目标。一周过后,教师可再拟定一份与行为细化指标类似但不相同的行为考核细则进行再检测,以期学生最后达标。

三、以行为检查为契机,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落实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引导学生落实行为的渠道之一。针对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首先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你认为哪一种教学方式最能激发你的情感,引导你的行为?”要求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三种方式,结果学生选择:a.配合教学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或参观等)占62.8%;b.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占56.4%;c.能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如表演小品、演讲、辩论等占40.5%;d.能联系生活、学习、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进行问题研究式学习占42.9%;e.老师一人讲,讲的生动有吸引力就行占16.8%;f.不需要联系实际,照本宣科占9.2%;g.教师划划重点,学生背熟重点占6.7%。调查结果表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落实行为目标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启智于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和创新性,初步形成了三种教学模式。

以山东省五莲三中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例,其基本程序是问题情景、揭示课题→激情讲解、明理知行→行为检测、把握知行动向→互评互议、强化认识。其教学过程是:

1.问题情景、揭示课题。即要求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设计一定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参与活动的动机。教师要能通过外在因素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之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唤起学生蕴藏在心灵上的求知欲,使全体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揭示课题,交代目标。

2.激情讲解、明理知行。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得于知,感于情,潜于意;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递信息,变静态为动态,动静结合,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让学生在生动、美感、心理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悟出道理,增强行为意识,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

3.行为检测、把握知行动向。让学生仅知晓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只有自己动手“做”,才能真正落实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和创造获得的知识去思考、去落实有关的行为目标。由于检测始终围绕课堂所确立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与学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极好的设身处地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又顺利解决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4.互评互议、强化认识。评价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行为落实的检查,是学生对自己知识掌握的完善,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行为目标,使行为目标成为学生潜在的动力,可采取学生互议互评、师生共同评议、选能手、表彰、谈体会等形式进行。

此外,山东省五莲县洪凝二中的“问题情景→自主探究→知行检测→拓展评价”和山东省五莲县街头初中的“激情导入→自主参与、理解新知→情感感化、导之以行→升华提高、内练素质”的模式也均受到学生的好评。

四、实验效果

1.实验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给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理解了道德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不仅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其它素质也得以升华。正如有的学生所说:“行为评价意义深刻,使我学到了更多的良好的行为品质,不再是死读书了”;“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行为观念,这是课堂、书本所体会不到的”。现在,学生们盼望上政治课,期待着老师对自己一举一动的评价,他们更想与老师交流,探讨知识,在检测评价中体现了互相帮助、不甘落后的精神,使政治课真正落到实处。

2.知行综合评价得到了学校、社会、家庭的认可,形成了一个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合力教育网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使学校德育工作明显加强,既增强了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又规范了养成教育,使遵守纪律、勤劳俭朴、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标签:;  ;  ;  ;  ;  ;  ;  

初中思想政治课知识与实践评价的研究与探索_思想政治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