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管线工程对温州市域铁路影响分析论文_尉源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 325000

摘要:依托温州市区天然气输配工程东向门站-海城调压站高压管线工程及温州市域铁路工程,介绍了高压管线与市域铁路的结构关系及市域铁路保护控制标准,分析了高压管线工程对市域铁路的影响。分析表明,高压管线工程对温州市域铁路高架桥桩影响有限,于可控范围。

关键词:市域铁路;高压关系;影响;结构关系

1 工程概况

1.1 高压管线工程

温州市区天然气输配工程东向门站-海城调压站高压管线工程第一标段,管线起于东向门站,终点为已建通海大道管道,线路全长约8.1Km。第一标段包括经三路(A段)、南口大桥南接线(B段)、立交枢纽以南段(C段)以及滨海大道(D段)等四条路,经三路、滨海大道为现状道路,其余均为配合道路。

设计管径L360M ∅610X11.9,直缝双面埋弧焊钢管;设计压力: 4.0MPa;设计温度常温范围,即-10~50℃;输送介质成品天然气,符合《天然气》GB17820-2008中二类天然气的要求;压力管道类别GB1;抗震设防烈度: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管道地区等级三级地区。

1.2 市域铁路工程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S1线一期工程)西起瓯海区潘桥镇,向北经沿海铁路温州南站后,折向东上跨沿海铁路至温州西站,沿既有金温铁路廊道至温州东站,折向南沿龙湾区南洋大道、前房路经奥体中心至永强机场,出机场后向北跨越瓯江南口至灵昆半岛,线路全长53.507km,其中地面线3.029 km、高架线(桥梁7座)39.112 km、越岭双线隧道2座1.323 km、地下线10.034km,桥隧比94.34%。

2 高压管线与市域铁路结构关系

温州市区天然气输配工程东向门站-海城调压站高压管线工程瓯海大道东延线段管位基本在道路西侧绿化带内,在前房路下穿越S1线,与S1线交角为86°,此处S1线里程为DK37+510,见图1。S1区间隧道在施工中,在穿越位置顶部覆土深度均约6m。根据地形图及道路施工图资料,滨海大道道路路面标高约4.80m,前房路路面标高约4.6m,与道路外侧绿化存在较大高差。为保证天然气高压管道套管底与地铁隧道外顶面的净距,天然气管道在绿化带敷设段的埋深尽量浅,套管顶在绿化内的覆土深度为0.6m,控制套管外底面标高在1.15m以上。交越处地铁隧道外顶标高约-1.25m,故天然气管道与市域铁路隧道净距不小于2.4m。

图1 高压燃气管线与S1线隧道位置关系

3 市域铁路保护控制标准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 202-20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规范,并参考其他城市对于轨道交通规划、运营等方面的规定,临近地铁车站隧道的地下工程建设应符合以下标准:

(1)由于建筑物垂直荷载(包括基础地下室)及降水、注浆等施工因素引起的车站隧道外壁附加荷载不得超过20kPa。

(2)由于打桩振动、爆炸产生的震动对隧道引起的峰值速度≤2.5cm/s。

(3)盾构管片接缝张开量预警值<1mm;控制值<2mm。

(4)地铁区间围护结构施工,其它参数采用如下安全控制指标值:支护桩顶水平位移预警值<20mm,控制值<40mm,变化速率小于2mm/d;支护桩顶竖向位移预警值<10mm,控制值<20mm,变化速率小于3mm/d。

4 安全影响分析

根据目前管线工程和S1线施工进度,存在S1线区间隧道工程先于高压燃气管线施工完成和S1线区间隧道与高压管线工程同期施工两种可能,因此分析如下两个方案。

4.1 方案一

方案一:S1线区间隧道工程先于高压燃气管线施工完成并回填至地面,高压燃气管线工程后施工。

进行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基坑自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前一项主要是考虑基坑开挖时采取合理的、经济的措施,确保基坑开挖和建筑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而后一项主要是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导致周边建筑物发生变形或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产生安全隐患,严重的会开裂甚至倒塌。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城市中心区的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避免因基坑开挖导致周边建筑和构筑物的变形超过其容许范围而形成安全隐患。

4.2 方案二

方案二:S1线、S2线区间隧道工程先于高压燃气管线施工完成,基坑回填与高压燃气管线工程同期施工。

S1线区间隧道工程先于高压燃气管线施工完成,区间隧道基坑回填与高压燃气管线工程同期施工,燃气管线混凝土套管与回填土层共同作用在区间隧道上方,未对区间隧道产生扰动,所以此方案燃气管线混凝土套管施工对区间隧道结构变形、受力影响较小。

S2线现在为初步设计阶段,根据现有资料,高压燃气管线与S2线交叉段区间隧道顶板覆土约为6m,区间隧道与管道净距不小于2.4m。区间隧道基坑回填与高压燃气管线工程同期施工,燃气管线混凝土套管与回填土层共同作用在区间隧道上方,未对区间隧道产生扰动,所以此方案燃气管线混凝土套管施工对区间隧道结构变形、受力影响较小。

5 结论与建议

S1线隧道主体施作完毕并回填至地面后,高压燃气管线基坑开挖及S1线、S2线区间隧道未施作完毕的情况下,在隧道主体完成后回填覆土期间,同步敷设燃气管线两种施工方案对温州市域铁路S1线、S2线区间隧道、瓯海大道东沿线枢纽工程高架桥桩影响有限,均处于可控范围。为保证温州市域铁路S1线永强站~机场站区间、S2线机场站~灵昆站区间主体结构及运营的安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区间隧道与高压燃气管底净距不小于2.4m。最优工况为S1线、S2线区间隧道主体完成后回填覆土期间,同步敷设燃气管线;隧道结构顶以上1m采用改良土回填,其余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回填。

参考文献:

[1]杜运国, 苟长飞. 温州市域铁路线路敷设方式比选研究[J].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4, 6: 78-82.

[2] 王德福,张穆童.地铁设计中地下管线拆改综合设计工作思路及方法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 2009(10).

论文作者:尉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高压管线工程对温州市域铁路影响分析论文_尉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