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德育总体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美德维度_仁义礼智信论文

当代德育整体设计的中华传统美德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中华论文,德育论文,传统美德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5)12-0023-07

       三十多年来,处于深刻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进行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面临着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道德领域的尖锐挑战。在道德领域里,这一挑战集中体现为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趋于“失效”,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十分清晰或被广泛认同与实践所导致的“失范”。价值观的多元和纷杂既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德育工作者会发现,在面对“德育要教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时,往往理由并不充分或者常常有来自内心的不踏实。标准或参照系统的失却,使得多元往往演变为杂多。这迫切需要寻找和建立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整体框架,从而对各种德育创新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成果加以整合并挖掘出系统性的潜力。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德育目标研究经历了共产主义德育目标期,“天上”与“地面”的争论期,规范化建设期,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研究期四个阶段,初步确立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性和层次性。但是德育的理论基础还缺乏系统完整性,目标的类型与层次研究较混乱。“像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在教学目标的研究中充分运用,而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中,很少有人考虑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实为怪事。”[1]在这种背景之下,德目的铺陈、道德知识的传输、规范性的训练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系统化理解与设计,并不能依赖简单的拼装组合,而不顾及系统特性。同时,并不是大而全的内容凑在一起就是“整体”。进入新世纪,国内的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逐渐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从而取得深入的专业性认识,逐渐成为德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取向。这可以视为德育专业化的必然过程。道德教育研究各个局部的挺进与深化必将带动人们对道德教育整体性的深刻认识,而将各个局部的优势加以整合又需要对道德教育整体的反思。在这种背景之下,对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整合研究的重要意义就突显了出来。

       弘扬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讲话指明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有必要为教育界学者所重视,将其细化和实现于德育研究和实践之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与中华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以及尊道贵德的信仰总原则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德育目标内容整合的多种可能性

       (一)生活逻辑与德性逻辑

       从2001年德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德育课程规划的理念中就已经开始重视“德育回归生活”,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主线,重视教育的情境及教育契机之间的密切配合。相对之前的德育理念,这是非常喜人的进展。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标准,延续并深化了这种“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的思路,力图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之“面”与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之“点”综合交叉结合起来。这种思路与世界范围内的德育与社会科领域内的课程设置思路都是比较一致的[2],但也许这并非是课程规划与设计的唯一思路。

       “德育回归生活”其实伴随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究竟想从生活中凝练什么、体验什么、关注什么、培养什么。无疑生活是多彩的,生活中蕴含的道德信息也是多元的,明确人们需要从生活中找寻什么也非常必要,否则可能会迷失于生活的杂多与表象,这并非“回归生活”的本意。因此,除了学生生活发展的主线之外,作为德育课程标准,也需要有另外一条内在的德性线索,将与事件相关的德性内涵都能有机地融合于故事、事件之中,从而形成以生活为明线、以内在德性为暗线的教育选材逻辑。把握了德性内涵的德育目标才会更有说服力与实效性。只有把道理讲得更为透彻,才会更容易让学生对“为什么要道德”体会得更为深入,并且生发辩证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加以运用,而不至于由于理解不深,而一旦遭遇现实中的挑战和逆境,就迷信和顺从于不良现象背后的短期法则。

       (二)德育目标整合研究的多种探索

       我国学者中,刘要悟较早提出有必要对德育目标进行分类尝试,以形成科学而可行的德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将德育目标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三个教育目标类别,然后再在各目标下进一步建立具有层次性、累积性和普遍性的层级目标类别。[3]叶澜提出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可以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4]冯文全运用哲学和逻辑的方法,以从属分层、学段分层、内容分层、对象分层四个方面对德育目标进行了分层研究。刘次林归纳了人们应用德目的三种形式:枚举式、核心—边缘式、源—流式,提出了“德目=概念+情境+动机”三维新德目。[5]江畅提出就其产生来源来看,德目可以分为常识性德目、倡导性德目、论证性德目或伦理学德目,人们重视德目主要出于四种需要:告知的需要、评价的需要、鼓励的需要、倡导的需要。德目也可以划分为基本德目或底线德目、派生德目和关键德目。[6]

       在国外,最近十几年来,以Seligman和Peterson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幸福感和美德等积极面和积极品质,以建立和完善积极的人格成长模式。性格优势(Character Strengths)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家从精神病学、青少年发展、哲学、宗教、心理学等领域,对涉及性格优势和美德的大量文献进行了整合分析。他们所分析的思想包括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文化,南亚的佛教和印度教文化,西方的希腊哲学、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发现在这些文化中,普遍存在六种核心的美德:智慧和知识、勇气、人性、正义、节制以及超越。他们根据十多项标准从众多的候选性格优势中选择了24种性格优势分别归类到这六大核心美德中。[7]新品格教育运动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个道德教育学派,其把传统的希腊四主德加以改进,构建了以“尊重”和“责任”等美德为中心的现代品格教育模式。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里克纳认为,即使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仍然存在被普遍认同的价值,除非我们承认正义、诚实、文明、民主、追求真理等价值观,否则价值多元是不能成立的,问题的关键不应当是“要不要教价值观”,而应当是“教哪些价值观”和“怎样教这些价值观”。利科纳提出了10种基本美德,而且进行了概念的解释。[8]

       二、德性内涵作为分析框架的依据

       (一)德性内涵与“美德族”的观点

       道德可以表现为规范属性,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表现为美德属性,如“关怀、正直、诚信”等美德词汇所表达的意蕴。按照中国先秦时期的传统道德文化思想,道德也可以表现为人格气质属性。所有这些属性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是都贯穿着一定的道德内涵。特定的道德内涵可以表达为一些相近或有关联的美德,这些美德会因为其背后的德性内涵的一致性而呈现出紧密联系的特点,因此可以称之为“美德族”。这就是说如果某种德性内涵在人格气质中得到了正向性的挖掘和显现,那么这种德性对应的“美德族”都会相对容易地显露出来,与这种德性内涵相关的规范法则,也比较容易被认可和遵守。因此,德性内涵是各种道德规范、美德、道德人格气质的背后的支配性因素。这种视角启示我们,道德教育如果可以把握住德性内涵的类型及意义,那么就有可能通过点透各种美德或规范的德性内涵所指,将相近“美德族”或“规范族”加以聚合而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这种聚类归并视角也可以帮助我们提纲挈领地认识复杂的道德目标,而不至于陷入到繁杂的美德条目或规范条文之中。

       (二)德性内涵在各种道德系统中的相通性

       道德内涵或德性内涵有哪些要素或核心方面?在众多的道德观点中,我们是否有可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德性内涵的共识?通过不同道德系统观点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对具有更加普遍意义的德性内涵体系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德性系统。[9]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实际上构成了中华道德文化和道德信仰的主体框架。“仁义礼智信”构成了道德的基础层面的五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这五德构成了人类道德的基本方面,而且每个维度都具有可与五行学说相匹配的自身鲜明的特征,而其他德目都可以归并在这五个维度之下,作为其具体表现的,如慈、爱、孝、悌、诚、忍、平、和、忠、节、勇、恕、勤、检、廉、耻、忠信、厚实、诚笃等细化阐释。[10]

       将仁义礼智信五德系统与世界范围内其他一些比较典型的道德或价值观系统的比较,如积极心理学的美德—性格优点体系、美国品格教育中的十大美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道德价值观课程核心理念,会发现这四种道德系统之间尽管有差异,但是仍然具有较好的相通性,可以统一在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的系统框架之内(表1)。同时,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又是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概念系统,尽管由于近代的传统文化断裂,人们对于其中的内涵已经了解得不太深入,但是五德体系仍不失作为一个具有重大潜力的道德概念体系。只要能够重新澄清和阐明五德的内涵意蕴,并将其与现代道德文明主流价值进行细致的连接,五德体系自身仍有可能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三、五德系统视角下的道德教育目标内容的相互关系

       (一)五德所对应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侧重于道德气质与人格心理,倾向于美德伦理的视角,因此与侧重于人伦关系、规范伦理的取向有所差别。例如自由、平等这些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主要是需要置于人际关系的语境中来论述,是相应的人格气质与美德修养在具体事务与关系中的体现。因此尽管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没有直接包含这些价值,但是仍然可以由五德的人格气质及德性内涵推论出众多的基于人伦关系视角的美德或规范。

       仁德的特征是慈爱、善良、包容、柔和等。[11]当今教育的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关怀教育等都可以归入到以仁德涵养和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一类。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提示和唤醒人们心中的爱的本能以及对爱的渴望,在人际间营造人性关怀的氛围,弘扬善和感悟善,以及感受人情温暖等等。

       义德的特征是忠诚、勇敢、正直、有毅力、抗挫折、有责任感等。[12]当今教育的人权教育、公正教育、爱国教育等等可以归入到以义德涵养与激发为主要目标的一类。这一类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勇于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合法权利,勇于承担各种社会角色所赋予的责任,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和命运中的挫折,能够自立自强,勇往直前。

       礼德的特征是诚敬尊重、光明畅达、心平气和、明理自律等。[13]当今教育的纪律教育、礼仪教育、心理调节等可以归入到以礼德培养、心态调节为主旨的一类。这类教育的相通之处在于力图导向正大光明的内心,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秩序,能够根据道德原则来自我克制,待人尊重而有礼貌等等。

       智德的特征是谦虚谨慎、知足不贪、灵活变通、勤奋乐观、明辨是非等。[14]当今教育中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法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方法中的价值澄清理论等,都可以归入到以智德培养为核心的一类。这类教育的目标通向培养明辨是非的头脑,能够灵活应对和辩证对待生活中的难题,能够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不足以及各种外在资源的优劣有逐渐深入的认识,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等等。

       信德的特征是对人生有信仰,对未来有希望,对自己有信心,对他人讲诚信等等。[15]在伦理学的理论构成中,终极信仰的超越层次属于道德形上学范畴,社会实践的交往层次属于普遍性社会道德规范范畴,而个人心性的内在人格层次则属于美德伦理或个人道德的范畴。[16]当前中国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和信仰教育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而信仰对道德有论证、聚合、圣化作用,既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17]信仰教育、希望教育、诚信教育等其主旨核心都是以信德培养为关键指向的,所以可以归入同一类。这类教育的目标在于建设内心深处的希望与信仰,获得自信的根源以及感悟终极关怀,能够诚信于自己的内心以及他人等等。

       (二)五德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华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由于历史上曾与阴阳五行理论发生了有机的结合,仁义礼智信分别与五行的木金火水土相对应。[18]这种对应既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隐喻[19],同时又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关联思维的产物。这启示了我们可以以一种关联思维的方式来考虑和利用五种德性及其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20]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既然五德体系反映了人格气质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所以基于美德伦理的德育措施就不能仅仅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人,而必须针对个体的特征和差异来有针对性地教育。如果考虑了五德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生)、制约(相克)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个体的性格与气质的优点可以通过关联作用而对自身弱点产生促进作用,这就使得“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在理论上更具现实性(表2)。

      

       仁德的善良、慈爱、包容、柔和如果发挥出来,不仅有助于个体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将有助于个体内心感受到喜悦和踏实,以及感悟善、传递爱所带来的内心光明的感觉。因此仁德教育的深入、仁德气质的发挥与显化有助于礼德的光明与和谐。[21]同时,所有的正向性的信仰都应该具备爱、关怀、善良的属性特征,否则就是迷信或其他消极性的信仰或信念,仁德气质的调动与显现无疑将有助于个体分辨信仰信念的正与邪、善与恶,从而对潜在的迷信起到一种制约作用。

       义德的正义、勇敢、责任感如果发挥出来,会让人的正直、正气的气质充满身心,会激发人以长远眼光来确立自己的人生规划,看待社会的发展及阶段性的局限,而不迷失在各种不正之风当中,从而促进知足常乐。同时,义德教育培养的合法权利的观念、公正公平的观念,有助于制约伪善、私爱,破除各种以“爱”的名义强加的限制、制约甚至是暴力。

       礼德的内心光明坦荡、敬畏自然、尊重他人、自制自律的气质如果得到涵养并能外发出来,也将有助于促进自我同一性人格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忠信以及待人处事中的诚信。同时,礼德中对于人际尺度的把握,也有助于制约义德不足所表现的莽撞蛮横、过分张扬自我的欲望、无所敬畏、忽视人际交往中的圆融与妥协等表现。

       智德的明辨是非、虚怀若谷、处下不争等气质如果得到涵养和激发,将有助于仁德之善的修养。明辨是非才能不会陷入“善”的执著而被欺骗和伤害,不会因这些负面经历而丧失对人心善的信任和追求。虚怀若谷才能促进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处下不争有助于柔和气质的涵养。同时,智德的灵活、变通与圆融,也有助于突破礼德缺失和礼德教育失当导致的制度僵化而钳制人性的弊端,有助于人们突破成见和规范与制度僵化带来的不足。

       信德的对道德正义的忠信不移,对自己做人信念的持守,以及人格同一性的良好形成,有助于促进义德气质的正气正直养成,帮助人在面临困难与挑战时能坚定不移、勇敢面对。因为勇往直前往往是来自于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以及充足的信心。同时,信德教育和修养有助于制约智德匮乏所造成的自我认知至上、缺乏敬畏之心和长远眼光的气质和表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道德的信仰往往被代之以对科技的盲目信仰,认为一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培养对自然、道德的信仰,建立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联系并且获得意义和价值的视角形成体验,从而形成对更高目标、生活意义和宇宙意义的坚定信念,有助于个体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技术,达到智慧的境界。

       四、对道德教育课程和教材设置的价值

       (一)检视德性内容的完整性和针对性

       仁义礼智信五德系统视角下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整合,对于当前道德教育课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首先,可以作为参考而检视道德教育课程中德性培养目标的完整性。例如教材和课程中是否完整地包含了五德内容,而且所传递的德性品质是纯正和到位的,而不造成误解和滥用?当代德育教材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生活线索,重视情境出现及其教育及时性之间的密切配合,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当学生可能遇到欺诈的时候,需要在此之前就涉及诚信教育以及如何处理应对欺诈。但是也需要有另外一条内在的德性线索,将与事件相关的德性都能有机地融合于故事、事件之中,从而形成以生活为明线、以内在德性为暗线的教育选材逻辑,这样使生活与德性内涵两者配合起来效果最好。这好比人们吃饭,一般都是随着口味和每个季节出现的食材来自由选择,但是专业运动员的食谱就会同时参考营养搭配而进行。

       在德性完整性的背景之下,就可以进一步考虑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例如针对当前社会对学生个体所造成的普遍性影响,如信仰缺失、关怀乏力等等,来特意加强这方面的分析与引导,澄清学生们心中的困惑,为他们打开新的视野,看到社会发展每个特定时期局限性的原因以及社会发展的走向,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真正有利于自己终身幸福的道德取向。此外,还有针对每个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德性指导。每个学生的家庭氛围、学习经历、生活经验都不尽相同,这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不仅需要具备一个比较全面的道德教育内容的底线设置,确保学生无论在什么样的个人经历之下,都能获得基本而全面的道德教育,也需要能够有效针对他们的个性化的人格气质而做出独特的道德指导。

       (二)检视德性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发挥

       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引入了中华传统的阴阳五行关联思维,这种引入并不是照搬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复杂而神秘的五行理论,而是重在挖掘其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所能对当代道德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力图培养某种德性的时候,常见的做法就是直接德育或隐性德育,但就德性目标来说主要都是“有一说一”式的直接方法。五德体系启发了我们可以考虑从道德培养的系统性角度出发,在教材和课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德性气质之间的相互促进或制约的关系,从而组合成比逐一传授美德更为有效和深入的教学单元。各种德性内涵组合在不同教学单元中可以不同的形式循环出现,强化和巩固德性气质的涵养,从而超越道德知识点式的课程内容设置。

       五、需要深化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一)教育目标与效果的分层细化

       仁义礼智信五德系统是以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为核心主体而建立的一种道德概念体系,具有承传民族美德、唤醒优秀“集体无意识”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与时俱进的问题。例如五德体系的纲目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并能经过讨论而逐渐形成一定的共识,将传统文化中的概念转换为人们都容易理解而且心向往之的现代美德术语,并给予准确的描述,这一点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而加以整合。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五德体系的目标需要进一步细化,尤其是与教学实际产生密切的联系,这一点有必要充分借鉴美国新品格运动中的优秀成果。

       (二)各阶段重点内容的强化

       每种德性气质—美德的涵养与培养,都是需要贯穿在人的一生的道德修养与实践过程中的。但是人生的不同阶段又会存在着不同德性的“敏感期”,例如少年时期的仁德修养,对爱心关怀的体验与付诸实践,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为即将到来的青春期做好准备,都需要抓住这一时期的人格心理特点而以“仁德”修养作为阶段性的培养重点。青春期前后的义德修养,对未来理想的憧憬和人生志向的确立,都需要内在义德的纯正修养,以正向性的正直、勇敢、坚强、毅力来涤除负向性的阴险斗狠、野蛮霸道等气质,为人生之路打下一个牢固的根基。成人阶段的礼德修养应该作为重点。成人阶段,不仅开始步入社会,面临种种诱惑与挑战,还逐渐肩负家庭生活的责任,成为家庭中的中流砥柱,这些社会角色都要求个体具有光明坦荡、自尊敬人、自制自律的气质与道德修养,才能给家庭和事业都带来幸福和促进。[10]

       这种基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道德教育体系,也有必要与国际上人格心理科学、积极心理学的优秀理论进行融合,借鉴相关研究细致、科学的成果,学习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严密的研究精神,以此来促进以中国文化为基底的道德教育研究的完善和发展。

标签:;  ;  ;  ;  

当代德育总体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美德维度_仁义礼智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