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研究对象:42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1)和试验组(n=21),其中对照组给予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试验组则给予经伤椎固定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经10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试验组患者的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较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显著,可以有效维持椎体高度,促进腰椎的生理性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经伤椎固定;跨伤椎短节段固定;胸腰椎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57-02
胸腰椎骨折主要是由于车祸或者坠伤所致,骨折后容易并发神经组织损伤。容易使腰椎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物力学改变,导致患者关节活动度减弱,出现局部剧烈疼痛以及麻木感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正常工作[1]。据不完全统计,该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给予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但由于术后矫正度丢失严重,内固定不稳定,影响患者预后效果,且增加了复发率[2]。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研究对象:42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1)和试验组(n=21),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2:9,年龄段28~55岁,平均年龄(41.5±8.2)岁,平均病程(2.1±0.3)月。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1:10,年龄段26~56岁,平均年龄(42±7.8)岁,平均病程(2.3±0.4)月。上述资料,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一致。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给予俯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垫高患者髂嵴部位,常规消毒并铺洞巾,使患者腹部呈悬空状态,在正中部位做切口,沿着骨滑膜将骶棘肌向下剥离,充分暴露胸腰椎骨折部位以及上下较小的关节凸出部位,通过X线C臂机透视进行观察韧带、伤椎及椎板,并进行牵引、复位及固定操作,清洗、消毒伤口,最后缝合切口。
试验组则经伤椎固定治疗,采用全身麻醉方式,给予俯卧体位,充分暴露骨折部位,使患者腹部保持悬空状态,并在胸腹下垫软枕,术前给予X线C臂机透视进行观察,精确患者手术节的椎弓根水平。然后采用Roy-Camille 操作方式,伤椎两侧切开皮肤,钝性分离椎板,并将系扩张套筒放置在椎板外缘,然后逐渐向外扩张,并进行自由臂的固定,首先清除椎管内的部分软组织,然后给予“人字嵴”进行定位,确定椎弓根入点。在术中保留棘突、棘上韧带,以及大部分椎板,还要清除下方的黄韧带以及脂肪组织,并减压侧椎弓根螺钉。最后冲洗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其在2~3d内拔出引流管[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各小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VAS量表进行表示,在0~10分的视觉模拟标尺中,分数越高表明其疼痛越剧烈)。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治疗后的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变化。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版进行本次实验所研究的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统计指标显示存在差异(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且经治疗后,经10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试验组患者的Cobb's 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
表1 Cobb's 角、伤椎前缘高度丢失度及VAS评分统计(x-±s)
3.讨论
近几年来,腰椎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由脊柱损伤所致局部出现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4]。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正常的生理性功能。传统的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是早期进行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式,可以缓解椎管及神经压迫,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5]。但随访调查显示,容易出现断钉,同时丢失矫正度及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影响胸椎稳定性,甚至会出现移位或畸形,增加复发率。临床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关键是促进伤椎前缘的恢复,维持椎体的生理性功能。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经伤椎固定治疗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较广泛,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通过X线C臂机透视进行观察和引导,在“人字嵴”部位植入椎弓螺钉后,对神经管及椎管进行减压,分离神经、血管、韧带及关节,减少对其它肌肉组织的损伤,且植入的螺钉可以旋转,增强了脊柱节段的稳定性和刚性,更好的促进了骨折部位的复位固定,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疼痛,最终对后凸脊柱畸形进行矫正,并维持其脊柱的生理性功能稳定。
综上所述,应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较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显著,可以有效维持椎体高度,促进腰椎的生理性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宇,孔超,鲁世保,等.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5,11(7):141-145.
[2]贾其余,王林,俞宇,等.经伤椎与跨伤椎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9):869-871.
[3]舒剑臣,邱志杰,史可测,等.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7):743-745.
[4]熊为,刘家国,罗斌,等.椎弓根螺钉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2):143-152.
[5]吴建明,刘向阳,胡伟,等.采用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的对比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8):843-846.
论文作者:钟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腰椎论文; 患者论文; 前缘论文; 疗效论文; 部位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脊柱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