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及应对论文_高源 1,张爽2

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及应对论文_高源 1,张爽2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130000;2.长春市儿童医院 130000

摘要:目的 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护理产生的风险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老年骨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提出应对方法。结果 导致老年骨科患者在护理中出现危险的因素有呼吸道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压疮以及骨延迟愈合,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结论 因导致老年骨科患者在护理中出现风险的原因有呼吸道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压疮以及骨延迟愈合,需要针对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以提高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疗效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应对

由于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会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问题,易对其骨折后的伤口造成延迟愈合,另外,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对其护理产生危险。老年患者常会有多种并发症同时存在,这些同样加大了对老年患者护理与治疗的难度。因为体质原因,老年患者恢复时间较长,是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挑战。以某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老年骨科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分析报告做如下显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骨科老年患者90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5例,平均年龄在(70±4.5)岁,其中有肋骨骨折共12例,尺桡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45例,胸腰椎骨折7例,颅底骨折9例,其余骨折6例。

1.2方法

根据收治的90例老年骨科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出护理中常见的几种危险因素,并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几类危险因素中老年骨科患者分别所占的人数数量。

2常见的老年骨科护理危险因素

2.1心血管并发症由于年龄增大,老年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开始衰竭,容易使管腔变得狭窄,血液供应变少,出现心血管硬化,从而导致了心肌的缺血与缺氧,再加上神经紧张,患处疼痛等影响因素,使老年患者精神受到刺激,诱发心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最后导致死亡。

2.2呼吸道并发症由于进入老年,患者的呼吸功能会有所减弱,尤其是有烟酒嗜好的男性患者,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源性心脏病史,术后的长期卧床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并发症。

2.3骨延迟愈合年纪的逐渐增大会使甲状腺激素含量提高,从而导致骨骼钙质的稀释,引起老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而老年人行动迟缓,活动量降低,减少了骨细胞的活性,因此,在发生骨折后,患处将会延迟愈合时间,甚至不愈合。

2.4压疮由于一些因素而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缺少活动,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变慢,降低了皮肤抵抗力,若长时间的康复护理措施不到位,没有定期为患者翻身、清理身体、换洗床单,或者没有垫海棉垫,都会导致压疮的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的特殊性,以及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差错,为了防止各类并发症出现而导致患者无法康复,需要在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注意到护理风险,针对不同情况的因素进行相应的改善措施,促进护理工作的进步,为患者身体的进一步康复作出贡献。

加强护理人员的法治意识与风险意识,对护理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护理人员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所在,对医院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流程做到严格的执行;加强对护理专业知识以及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保证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最合适的护理方式,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健康教育的知识与能力,结合老年骨科患者的特殊性采取最合适的健康工作,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护理中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做到主动服务,并且还要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制定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在护理中实行风险管理制度。首先要由护士长、护理骨干、护理质控人员等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风险制定出风险管理预案,保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在患者入院的时候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使护理风险降到最小。骨科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护理知识与丰富的护理经验,才能避免发生护理风险。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骨伤时,避免被表面的伤情影响判断,忽略隐蔽创伤,预见疾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颈椎骨损伤患者,在搬运的过程中要防止操作失误。若在开展护理工作中并没有实施有预见性的护理,也未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会导致患者骨折后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再实施补救措施,就已经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导致护理风险发生。

护理制度不健全:要想使护理过程安全,就必须根据护理制度中的基本要素,若护理制度不健全,就无法落实责任风险。如:在交接班时贯彻交接班制度,将分级护理制度全面落实,防止患者治疗与抢救的时机被延误。

缺乏完善的设备:骨科患者大多行动极不方便,要依靠辅助工具或人的辅助才能行走,若医院地面没有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清理地面时造成地面湿滑,就很容易使患者摔倒。如果医院走廊的灯光过暗,也容相应的辅助设施,患者也容易摔倒,发生意外。老年患者还会发生坠床。护理工作过于被动易出现护理风险。

与患者沟通不利:老年患者由于病情的刺激,会产生焦虑或抑郁等情绪,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治疗的过程与产生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清楚治疗的过程,不会产生过多的负面心理情绪,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护理危险因素的应用措施:1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各项制度得到落实与执行: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法律,依法行护,将医院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提高护理人员的修养,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保障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

进行护理风险预案管理:护理人员可以建立起风险管理的护理小组,以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为老年骨病患者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准确而全面的评估,分析危险度,根据评估结果确认预防措施,减少护理风险。

提高医学理论专业知识: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对护理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共同点与差异及时总结,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分析和判断。提高护理人员医学理论专业知识,培养良胜思维和观察力,提高护理人员预见性的护理能力,可以及时总结护理风险因素,减少护理风险发生[a]。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的护理投诉、意外伤等又比对照组少。可见,对老年骨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一定要掌握骨科护理的特点,分析护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通过总结和分析预防护理风险发生,才能有效减少护理意外,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林雪莹 .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河北医学,2010,v.16;No.16806:747-749.

[2]陈柳 . 浅析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J]. 中国医药指南,2013,v.1101:335-337.

[3]陈菊 . 骨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J]. 现代医药生,2013,v.2911:1719-1720.

论文作者:高源 1,张爽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及应对论文_高源 1,张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