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展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音乐知识和能力,让幼儿获得快乐.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措施;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6-134-01
一、音乐游戏化的重要性
幼儿的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废弃灌输,主张启发和引导。在音乐游戏的教育过程中,尤其要发挥幼儿的音乐感知和所谓的“乐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快乐、健康地成长。音乐游戏是孩子们需要的,是幼儿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是激发儿童情感、使儿童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游戏化不仅促使幼儿音乐能力得以发展,也是培养和塑造幼儿智商和情商的无价良方。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提高想象力、认知能力,丰富音乐知识的才能、发展智力的良好手段。用这种手段让幼儿用肢体去感知音乐,用心灵去触摸音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去体会音乐。音乐游戏灵活多变而富于想象,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时期是实施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有意识、有兴趣地听音乐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动机。音乐是时间艺术,是瞬间的听觉艺术,音乐游戏又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活动。扑捉和聆听到音乐信息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大多在婴儿时期就具备了敏锐的听觉,能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自然对音乐做出反映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乐于玩音乐游戏并从中接受音乐教育。
二、选择教学素材
选材是设计一节好游戏课的前提。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活动本身的兴趣。选材时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性、可接纳性。就拿小班幼儿来说吧,他们年龄小,发音不够准,肢体动作还不太协调,所游戏活动的教材应该选取歌词易上口、音域较窄、节奏简单的内容进行。如如小班教材中有一首歌曲《挠痒痒》。这首歌曲的歌词简短,节奏简单。根据小班幼儿喜欢让老师抱抱、亲亲,摸摸,喜欢和老师做游戏的特点,我将《挠痒痒》这首歌曲设计成一个音乐游戏。请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其余幼儿扮演花朵,唱到“扭呀扭出来”时,扮毛毛虫的幼儿身体自由扭动着,当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扮毛毛虫的幼儿去挠花朵的痒痒。孩子们在充满童趣化的歌声里尽情体验着游戏带来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音乐故事的情境创设
幼儿音乐游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趣味性,然而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让他们理解音乐确实很难,怎样在难的音乐与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呢?笔者认为将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故事情景化,添加角色与情节,能够加强音乐游戏的趣味性,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去表演感受,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创设故事情景的同时还以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游戏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在《袋鼠妈妈》的游戏中做袋鼠妈妈轮流抱孩子;在《找小猫》的游戏中做猫妈妈瞪着眼睛寻找调皮的小猫;在《猫和老鼠》的游戏中做大花猫凶凶的抓小老鼠;在《捕鱼歌》的游戏中做渔夫勤劳的捕鱼等。逼真的表演把幼儿带入到音乐特定的意境之中,一个简单的游戏就有了丰富的情感的体现,变得耐人寻味了。
四、培养幼儿的音乐游戏能力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生性好动,以游戏为生命。”幼儿时期是游戏期,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这对于小班幼儿的表现更为明显,他们刚开始集体生活,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参加游戏的目的性不强,而有趣的音乐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加集体游戏的兴趣,吸引着他们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如在小班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吹泡泡》,开始时,大部分幼儿尽管兴趣很高,但由于没有参与集体游戏的习惯,随意性又强,跑来跑去只顾自己边走边唱边跳,甚至忘记与小朋友拉手。这时,教师让他们听舒缓的音乐,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泡泡变大、变小、泡泡自己飞走了就破了,没有了。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不但按照规则进行游戏,还兴致勃勃地创造出新的歌词和动作,玩得更有趣味了。教师可以采用改编歌词、增加游戏的情节和人物、小朋友轮换唱歌等方法进行游戏,并启发幼儿加上自己的创造,插入有趣的唱歌和有节奏感的动作,在愉快、反复地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五、创设游戏空间
音乐游戏《找小猫》,幼儿扮演小猫和老猫,音乐响起,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到游戏角色中进行表演。随着音乐的变化自由地创编各种动作和表情,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技能,还可以启发他们在游戏中自主创编角色。当幼儿熟悉游戏规则时,不妨给幼儿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时,教师是参与者、观察者。教师可以和幼儿互换角色。例如音乐游戏《小青蛙回家》,当一名幼儿以青蛙妈妈的角色进入游戏时,教师可互换角色当青蛙宝宝,从而有效的观察游戏的进展,及时掌握幼儿的动态,更好的激发幼儿感受美、发现美的情趣,通过游戏的开展来丰富幼儿经验,让幼儿体验和创造出游戏的快乐。音乐游戏《猴子爬树》,由于课堂上活动时间有限,但幼儿仍兴致勃勃,教师在活动后可以将这个音乐游戏置于表演区方便幼儿游戏。教师可设置更多情景与环节,让幼儿自由发挥。
游戏化音乐之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音乐的旋律间,充分发挥游戏化的灵动魅力,需要教师做好功课,研究音乐的主要特征、遴选适宜趣味内容、尊重幼儿独特表达、创新游戏化策略,为幼儿搭建随心而唱、随性而舞的舞台。让幼儿的心灵浸润在音乐的河流中,让游戏化走进幼儿园音乐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曹冰洁.幼儿园音乐教学手册(第1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2]李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新设计(第1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论文作者:肖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幼儿论文; 音乐论文; 游戏论文; 教师论文; 小班论文; 幼儿园论文; 小猫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