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_文学论文

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_文学论文

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多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变革和创新中,现代教育技术将会发挥出它的特殊作用。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这些技术与课程完美地整合是热门话题。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语文课变得更美丽。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应富有人文色彩,语文教学使用多媒体也应“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即充满“诗意”。

一组图——创设文本的意境

多媒体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艳丽的色彩,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了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图片能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说明文《生物入侵者》时,收集资料自制了课件,在课堂上将课文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顺序等运用直观的图形、图片、声响,有序地呈现在屏幕上,老师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活泼有趣,不但掌握了生物入侵的特点及危害,还明确了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方法、人类对待生物入侵的方法、态度,并广泛了解生物入侵者的种类(收集生物入侵者的十九幅图片)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既获得了课本知识,又通过一组图片广泛了解世界范围内生物入侵的种类及危害等课外知识,不单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激发了学生们广泛的科学兴趣。

图片要清晰,让学生有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见其人的感觉,突出学习的重点。例如,学习《感悟珍珠港》时,我将美丽的夏威夷的图片与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惨不忍睹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不用多说,学生们已经感悟到了战争的残酷,从而理解了作者对和平的呼吁。

图片选择还应与课文紧密联系,可以是课外知识的适当补充。例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我搜集了各式各样云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云的多姿多彩。这些图片的使用,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又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首歌——追求学生的共鸣

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深邃广博,而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接受水平等限制,往往对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体验不深。音乐不仅能创设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将丰富的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

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将音乐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有机结合,叩击学生心灵的琴弦,诱发学生深层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对文章情感世界的领悟。

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一曲阎维文的《父亲》,冲击了学生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理解了自己的父亲。在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这一单元时,一曲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唱哭了学生,让他们忆起含辛茹苦把自己抚育成人的妈妈,与文中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周华健的《朋友》中“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让学生理解了孟浩然与李白的深情厚谊,也明白了送别不再为离愁别绪萦绕,而多了一份朋友之间难得的真情。

精挑细选一首歌,当它与我们所教的课文有了情感上的相通,一定能帮助学生在理性上更深地理解文章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

一段FLASH——激发学生的想象

动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更能与课本内容相互映衬、相互补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讲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前,我从网上搜集了精彩的FLASH《猫》,其感人的情节,令许多学生看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两首诗不讲,学生也明白了主题。在讲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我先选择了一曲带有动画的《送别》,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种种联想。《斑羚飞渡》一文,学生对斑羚种群面临绝境时牺牲一半保全另一半的“飞渡”过程始终不甚了解。我们用多媒体将“飞渡”的过程制成动画,形象地展示斑羚如何飞渡自救,学生对这个悲壮场面终生难忘,打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重要关节。语文教学中种种情境的设置,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探索,加深、加快对课文的理解。

在学习《望天门山》时,“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我依据课文内容设计FLASH课件:在图中,巧妙地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运用物象直观,由文到图,让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义,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山青水碧、红日白帆的意境中,从而理解了课文,也激发了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没有这物象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境就更费时费力气了。

FLASH课件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能延伸学生们的耳,甚至延伸学生们的脑,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但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必须依据实际情况,不可滥用;要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配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一段话——期待心灵的震撼

多媒体课件不仅是画面与音乐的组合,精心选择文字同样重要,优秀的文字不仅能把情与景、意与景融为一体,将人带进无尽的遐思之中,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样也可以营造出恰当的氛围,产生让学生心灵震撼的效果。

写作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思维。文章作者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身世遭遇、不同的生存空间、不同的研究领域,通过作品向读者传达了各不相同的思想。所有这些主观与客观的原因都造成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困难。例如,日本侵略中国,这对中国人来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在教学《南京大屠杀》时,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配上了这样一段文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八年战争,仅仅南京大屠杀,就有三十万中国人倒在了日寇的屠刀之下。神州天空阴风怒号,神州大地血流成河。”

“苍天有泪,江山无语。”

在教师深情叙述完后,整整30秒,师无语而凝思,生默然而肃穆,教室中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但我们分明看到学生眼中燃烧的火焰……

“苍天有泪,江山无语。”简单的结语与深思的沉默,构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帮助学生理解了民族情怀,深深地震撼了学生心灵。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开拓了一个崭新领域,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在这片新的天地里,我们定会大有作为,让我们“在有缺陷的现实中追求发展的完善”,让多媒体给我们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使我们的语文之树四季常青,永葆活力。

标签:;  ;  

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