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照亮现实——南京市金陵中学新时期教育探索掠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陵论文,南京市论文,掠影论文,新时期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序:梦开始的地方
2007年11月13日,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12)班的王冉同学凭借“双区域液晶显示”工程学发明项目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获得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一等奖。获此殊荣的学生在全国只有10人。接受采访时谈及自己的创造发明,王冉说自己从小就是个爱幻想的人,有的想法甚至他自己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比方说,在学到乒乓球弧旋球的原理时,他曾想,是否可以将此原理用在飞机上,将飞机机翼替换成旋转的滚筒;是否可以利用全反射的原理,使用特殊材料的透明球体来储存光能。至于“双区域液晶显示”的发明,也是源于一次学校春游坐车的经历。当时他在副驾驶位置上,注意到司机看GPS地图时,自己就不能同时看DVD影碟了,于是他就设想要是有一种两边人可以互看节目且互不干扰的屏幕就好了。正所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一个简单的想法改变了王冉的人生。
钟楼夕照中,遐想;紫藤长廊里,徜徉;假山池沼旁,凝思……多少学子怀着梦想来到这里,百年金中又孕育了多少年少的梦啊!
鲁迅说,做梦的人是幸福的。能让学生有梦可做的校园是永远年轻的。守着梦想仰望未来的姿态已经成为百年金中一道永恒的风景线。
创意校园:给梦想一片沃土
走进金陵中学,你会惊叹于杂花生树、如诗如画的校园环境;你会惊喜地发现墙面上挂着各时期杰出的校友照片或画像,走过时无意的一瞥,都是一种默默地赞许和期待;你会更惊奇地看见在树荫花丛中学生自拟的名言警句牌:“学之恒也,业精于勤;行之慎也,德馨于思”;“如果说现实能摧毁梦想,为何梦想不能照亮现实?”……当走过刻有自己名字的警句牌时,心中升腾的是一种怎样的骄傲?
金陵中学有一个全市知名的传统活动——美食节。每年的12月31日,全校所有的班级都会摆摊,每个摊位上卖的都是学生自己研发的美食,新鲜的原料与做法、新颖的造型与搭配、新奇的名称与营销,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都那么刺激,一切都要是新的!从之前的宣传海报到当天的营销策略,不知道消耗了学生多少的脑细胞。这一天,数不清的学生涌进金陵中学:毕业的校友回来看个老师;带外校的同学顺便尝个新鲜;学生家长“混”在学生潮中体验一下年轻……这一天,手机信号拥堵;这一天,人们忘了年龄;这一天,校园始终沸腾……就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美食节依然如约而至。因为它已经成为金陵中学每一个学生的梦想盛宴、创意舞台。
此外,科技节也是金陵中学重要的传统活动。2010年的科技节以“科技·人文·创造”为主题,通过“科技黑板报大赛”、“科技文化周之物理周”、“科技文化周之化学周”、“科技文化周之生物周”、“金中机器人社团活动展”、“学生创新实验展”、“头脑风暴”、“自行车拆装大赛”、“直线小车大赛”、“学生科技讲坛”等系列活动,激发金中学子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善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会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学习。
金陵中学曹隐云科学馆的一楼大厅两壁挂着金陵中学毕业的院士们的画像,而最后一幅是一个空白的画框。2000届校友蒯乐昊在《我的金中情结》一文中深情回忆:“每次在科学馆里的课间十分钟,我都爱在那九幅油画前驻足仰望,一边看着他们清癯睿智的面容,一边在心里猜度他们的成才之路。然而我停留和欣赏时间最长的,却是那最后一个空白的画框。看那九幅画的时候,心中的感觉是敬仰,而看最后一个空镜框时,心里更多的则是憧憬。一次时间看长了,恍惚觉得框中嵌上了一幅自己的肖像,也是那样从容而睿智地冲画外微笑着……”
是啊!校园里不能没有梦想,校园里不能没有诗。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呵护人类的天性和自由。金陵中学正用教育智慧为每一位学生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每一位学生激活创造的潜能,让金陵中学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而自由的梦想天堂和精神家园。
多元课程:给梦想一双翅膀
金陵中学在尝试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在所有健康儿童中肯定都会发现它的存在。”同时又深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人具有创造的潜能而人人又生而不同。基于这样的认识,金陵中学意识到:好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没有选择的教育就不是好的教育。因此,学校在大力加强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时,既突出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性,更要给学生必要而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和机会。
1996年,金陵中学开始实行“以学分制为激励和制约机制的高中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方案”,当时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十多年来,方案日趋完善,为学生在高中阶段培养发展兴趣,激活潜能提供了一定的时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1997年,金陵中学在当时的高三教改实验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举办社会调查报告会,进行现场答辩等等。教育部于2000年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计划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金陵中学便于2000年2月在高一、高二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并研制了《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簿》、《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手册》等。
研究性课程内容由三个模块组成。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穿插安排课程管理、STS课程、案例分析等模块。经十余年不懈的探索,研究性学习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方案,近几年,几乎所有的学生创新成果都得益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题研究。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构建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的选择。十余年来,除了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的研究性课程外,学校先后开设了60余门学术类选修课程,30余门活动类选修课程(社团活动),以学年为周期,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能分别选修两门学术类课程和两门活动类课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当下的中学课堂似乎缺少了必要的生命活力,当效率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时,当好奇心总是自动化地被格式化时,当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泾渭分明时,学生的头脑已无异于知识的存储器,永远读不出梦想的色彩和明天的精彩。金陵中学要为学生一生健全的可持续发展打底——终身学习的底子与精神的底子,就必须把学生从残酷的分数竞争和压抑的课堂中拯救出来。面对高考的压力,金陵中学的课堂依然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灵感。化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李惠娟在讲《铁与生命力》一课时,在市场上购买了一种抗贫血药,通过对这种药中Fe[2+]的检测及药物相互作用原理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推测、自主设计、相互探讨、动手体验、合作分享,不断发现和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2009年10月30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参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到金陵中学视察,在总结发言时对李惠娟老师的这节化学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节课像大学老师的课,有学科前沿信息的比较;但又比大学老师难上,老师面对高二学生,做到了传授知识,启迪引导思维,激发探究兴趣,上得非常好!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当然这样上课教师的负担很重,好教师应该是这种研究型、创新型的。”
金陵中学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再好的课程,如果没有优秀的老师去实施,那也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潜能和人格的未来人才。历史上金陵中学就有重金聘良师的传统。早在解放前,金中就名师云集,有戴安邦、王绳祖、许国樑、徐绍武、张剑秋、何锡嘏、程千帆、周伯埙等。如今,学校在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9名,教授级高级教师6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1名,遥遥领先于同类学校。金陵中学还充分利用在宁高校、研究所较多的优势,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长期合作建立“金陵中学科技创新基地”,聘请了一大批热心于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长期担任学校课外活动辅导员,杨振宁、吴敬琏、叶兆言、黄蓓佳、赵本夫等一大批知名学者作家先后来学校给师生做精彩的讲座。作为主办者,金陵中学不奢望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讲座都感兴趣,但每次讲座都可能在部分学生的内心埋下梦想的种子。。
学涯规划:给梦想一个方向
在论及教师、教育的功能时,当今盛行着一种非常深刻而又诗意的论断:教育是学生的圆梦者。为了让每个学生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在将来都有机会圆梦,金陵中学尝试开展了学涯规划教育,给梦想一个合适合理的方向。
通俗简单地说,学涯规划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现在的自己,例如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此乃其一;其二,规划自己的未来,例如将来进怎样的大学,做怎样的工作,走怎样的人生之路。学校对学涯规划教育非常重视,反复调研,统一认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实践。学涯规划在全校分年级进行,每个年级内容不同,形式多样。
高一施行导师制,侧重点是发现问题、解决困惑。校级领导与全年级的班长、团支书,学校中层与各班班委,年级组所有老师与班级同学结成三个层次的“一帮一”对子,定期交流学习生活的思想变化情况,及时准确了解高一学生的精神状态,让他们对在金陵中学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和规划。
高二是体验职业。学校与南京的许多单位达成协议,现有书店、商场、医院、社区等20多个金陵中学学生职业体验基地。利用高考期间学校作考场放假的机会,让高二的每一位学生到自己想去体验的单位实习工作三天,让他们对自己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一次零距离的体验和观察。学校还积极利用家长和在宁大学等社会教育资源,每周聘请在专业上有大成的专家学者、社会杰出人士和学生直接对话、交流,或者让学生走进招聘会,使其逐渐认识各类专业、职业特点,认识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兴趣,及早确定人生发展志向和目标,从而形成学习的强烈动机,对进入大学以及自己的人生及早规划,避免走弯路。
高三是聘请专职升学指导教师进行升学指导,变高考“独木桥”为升学“立交桥”。2010年3月,金中聘请了三位由美国文化教育委员会经过严格选拔并培训后首次派到中国来的“洋大使”,使学校“海外升学指导办公室”的专职升学指导教师增至10人。三位学术大使主要执行“美国名校升学高中三年指导计划”,一学期为每一个准备出国的学生服务至少40小时,帮助高三部分学生更加顺利地实现出国留学的愿望。
结语:追梦的明天会更美
巍巍的钟楼在为我们讲述百年金中的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时,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中学校园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中学教育不仅着眼现在,更应指向未来,为明天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
半个多世纪前,从金陵中学走出来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里的“水仙花”就是喻指一个人要有“心灵和精神追求”,要有“梦想”!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就是一个人成长系统工程的“中腰”,他对一个人成才的方向与位置起着极其重要关键的奠基作用。金陵中学就是在这样美好而宝贵的时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做梦,培育少年精神与青春精神。
金陵中学校长邹正认为:“学校是传承文明和更新文化的主要基地,是文化变迁的‘温度计’,又是与文化变迁互动的载体;学校的文化建设功能具有普通性和长久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校园焕发绿色的生机,让环境放射人文的光芒”,“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这样的教育主张和理念,既是这所全国知名老校传承百年而不朽的教育精神之写照,更是金陵中学对教育的今天和明天的理解与追求。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金陵中学苏华老师、朱焱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标签:金陵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