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刘万聪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36例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和头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和对照组83.33%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rger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n acute moderate epidural hematoma. Methods 72 cases of acute moderate epidural hematoma in our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7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3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and single number method, and 36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ime of hematoma absorption, headache duration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22%,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83.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oderate epidural hematoma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关键词】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245-01

硬膜外血肿为颅脑遭受损伤之后颅骨内板内出现的分离硬脑膜聚集的疾病,该疾病多发于大脑半球凸面。出血源头多为颅骨板障、硬脑膜动静脉和静脉窦,出现次数最多的为脑膜动脉损伤[1]。有病情发展快,血肿量增加快的特点。发病数小时之内会诱发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治疗中有两种方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现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分析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5~55岁,平均(39.04±4.49)岁,重物击打患者12例,摔伤患者14例,其它原因10例;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6~56岁,平均(39.42±4.14)岁,重物击打患者13例,摔伤患者15例,其它原因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头部CT观察,并于6~12h之后进行重点复查,确定患者持续性活动性出血状况,患者血肿量超出5ml即判定为活动性出血。血肿稳定之后再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对症进行止血处理,病情稳定之后进行脱水处理,主要采用小剂量甘露醇以及活血化瘀药。采用30mg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血肿被持续吸收之后进行高压氧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微创钻孔术,术前进行脑CT检查,主要为明确出血量较大部位并确定好穿刺点。对穿刺点附近有粉碎骨折的则需再次精确定位,用标志物定位。穿刺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骨折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也要避免侧裂区,主要为大脑功能区以及大血管、静脉窦位置。取局部麻醉,尖刀作头皮切口,长度5mm,电钻φ4mm,颅骨钻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置入12F硅胶引流管,之后拔除针芯,并采用2cm针筒进行抽吸,抽暗红血液。有出血时进行重复冲洗,并灌注肾上腺生理盐水,出血停止后即可取2~3万尿激酶进行注入,加紧1h放松和负压引流连接。术后3d重复进行脑CT检测,血肿残留为5ml时则可清除血肿并拔管。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和头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各症状完全消失且血肿得到清除。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但有少量出血。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血肿出现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72例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22.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临床疗效有效率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X2检验;各观察指标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

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和头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d)

3 讨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为15~30ml时为脑受压不严重,且未出现脑疝倾向,临床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但硬膜外血肿发生部位多存在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很难完全吸收,甚至会因为不吸收出现机化问题。部分患者会因为占位效应使得脑组织长期被压迫,进而出现持续性头痛,甚至造成癫痫类神经功能障碍[2]。

传统开颅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大,颅椎引流时则较为耗时,且医疗成本较高。脑组织和血肿消散之后要及时调整穿刺深度调整血管和硬膜损伤,术后易出现脑组织损伤,对血肿腔有较大影响。采用保守治疗时,对血肿较多患者很难达到血肿消除效果,多用于血肿较少,且易消除的患者。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微创钻孔术,此种手术方式切口小,由于颅内血肿常为块状以及单纯进行钻孔引流很难彻底清除病灶常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治疗中采用尿激酶进行引流[3]。尿激酶对血凝块溶解时主要作用为纤溶酶原激活,可促进纤溶酶转变,讲解血凝块纤维蛋白。在临床CT持续更新和发展过程中,采用此种治疗方式对治疗急性重量应外膜血肿安全性和可靠性极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以及头痛持续时间,持续促进患者康复。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和头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头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保守治疗患者,研究结果和雷波、张召、张孝礼一致[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和对照组83.33%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手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5]。

综上所述,为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演国, 陈水钰, 周晓丽,等. 皮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比较研究[J]. 中外医疗, 2016, 35(13):42-44.

[2]康中山, 卜月梅, 冯振中,等. 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的疗效分析[J]. 海军医学杂志, 2017, 38(6):538-540.

[3]关书明. 小骨窗开颅在急性硬膜外血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3):92-92.

[4]雷波, 张召, 张孝礼,等. 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对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8):11-12.

[5]吕然博, 连成章, 刘振龙,等. 可调压引流治疗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6, 21(12):547-549.

论文作者:刘万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刘万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