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紫金中学 广东 河源 517400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的实现途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三维目标 运用
一、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含义及特点
1.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含义。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又称为新课程三维目标。
2.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特点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它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3.新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二、新课程三维目标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体验渠道。运用新课程三维目标,高中思想政治将联系生活实际来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真实生活背景中学习,使思想政治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将思想政治的学习融入到有关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生活问题中,能真正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乐于参与教学活动,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加学生的体验渠道。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
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联系生活实际来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旨在完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丰富其情感体验,引导其探寻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使其能关注和解决社会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三维目标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1.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把握好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新理念包括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过程、手段和评价四个方面。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新理念方面特别强调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新一轮的思想政治课改中,提出了三维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师有责任通过这些精神财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提高学生的社会性情感认识、陶冶学生的政治情感、锻炼学生的政治意志、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的行为习惯等。
2.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能够给予学生安全感。学生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在归属于他(她)的集体中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才能激发学习的潜力和创造性。
(1)思想政治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思想政治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自由的表述,其中包括肢体语言,例如眼神、表情、体态所传达的语言。思想政治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在学习上和感情上多沟通。
(2)思想政治教师要做到接纳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承认“个体学习者各自都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愉快地接受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搞统一标准。在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欣赏、彼此接纳的和谐氛围中,学生可以真诚地袒露自己的心扉,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健康向上的人格,这样的氛围才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知情交互。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既要有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追求,又要对学生有丰富而又温馨的情感交流。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紧密交互的学习和体验过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体验与理解政治的魅力,培养政治意识,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智慧,使政治学习成为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学科。由此可见,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认知和情感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从宏观上讲,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欣赏、鉴赏美的能力,从而形成美的品格、美的素养。从微观上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还要从政治教材(当然包括其他政治资源)中挖掘实施审美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审美观教育。政治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素材。如对政治人物的评价,一般是看其所作所为,对社会是做了贡献还是危害社会,再对其综合评价。尤其是中学阶段,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发展都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影视剧、网络的不良影响,对中学生进行辨美丑、分真伪、识善恶的审美教育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只有当他们分辨了美和丑,才会以此标准去认识真与伪、善与恶,才会在正确的道路上追求真善美,否则将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灵。思想政治教师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政治现场,与政治人物“对话”,获取情感体验;通过扮演政治人物角色,开展辩论,明辨真理,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是非观;通过丰满政治人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用真挚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移情,烘托强烈的政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政治的基础上,既要深入政治,与政治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政治事物做出价值评判,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确立更为鲜明的情感态度。
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三维目标教育是个系统、复杂的过程。政治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进入角色,激发情感,进而思索,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以发挥政治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追求进取的社会功能。设想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形成学生的价值观,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达到的,政治教师对此必须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在实现这一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生硬地说教和填鸭式地灌输,应多提倡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以真正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三维目标教育,以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
[3]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0-190。
[4]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论文作者:陆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思想政治论文; 目标论文; 学生论文; 新课程论文; 高中论文; 情感论文; 政治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