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高效”起来论文_戚静红

如何让课堂“高效”起来论文_戚静红

戚静红 安徽省怀远县鲍集镇中心学校 233442

摘 要:“高效课堂”,我的理解有二:1.纵向的高效,使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横向的高效,保证学生100%的参与面。

关键词:高效 教师专业素养 课堂打造 情感投入

所谓“高效”,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或达到更好的效果。那么对“高效课堂”,我的理解有二:1.纵向的高效,使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横向的高效,保证学生100%的参与面。

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关注、研究以及实施,但新的理念在被认识接受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和偏差。例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是使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但有人把“自主”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放任。例如某一节公开课上,老师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讨论环节,对同学们说:“去找你喜欢的小伙伴一起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吧!”于是,班里立即乱成了一锅粥。这样的课堂有放难收,老师让学生牵着鼻子走,连教学任务都完不成,还谈什么“高效”?

为使课堂体现出“合作探究”的理念,以至于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层出不穷。如:组织讨论的环节不严谨,学生参与讨论兴趣不高;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没有讨论价值;讨论后得出结论的环节处理得大而化之,学生参与面不高;对于不同的观点,教师的处理态度是不了了之,缺乏必要的生成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实施这一环节的老师们根本没能真正理解、领会“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的内涵,而只是在随波逐流地表演和作秀。

从这种种现象来看,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如何来打造?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镇教师新老参半,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他们的教育思想传统,加上接受新事物积极性不高、速度较慢,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老教师中还普遍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青年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他们缺乏教学实践的经验。针对这种现象,我镇采取的措施是“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学年开学之初,学区都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及新上岗教师基本功锻炼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无资料独立备课、无生上课、普通话演讲、优质课评比等,以规范青年教师以及新上岗教师的备课与上课环节。他们在参赛的准备过程中,学校会安排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我镇已成功举办了三届青年教师基本功锻炼活动,青年教师在比赛过程中获得了期望中的锻炼和提高,新上岗教师也成功地实现了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迅速转变,较快地适应了岗位要求,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13年度,我镇崔玉报和崔艳楠两位老师被授予“怀远县教坛新星”荣誉称号,我想这个成绩的取得与我镇开展基本功锻炼活动是分不开的。

其次,教学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光有理论的教师只会纸上谈兵。教师不光要有理论,还要善于谋划。教学的各个环节无不需要精心的设计和谋划。

1.导入环节。就一节课而言,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于课前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积极性被激发,才能更自主地投入课堂、探究新知,学习才会更加高效。

2.授新环节。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前导入所激起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其他的新奇所取代。因此,教师于课中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是获取新知的关键。试想,教师如果没有组织课堂教学的意识,而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自顾自地讲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置若罔闻、听之任之,这样的课堂,即使老师预设再好、讲得再细致,教学又会有何效果?由此可见,组织好课堂是教学高效的关键。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我镇对每位教师提出了“课堂须有三声”的要求,即课堂要有掌声、笑声、讨论声。虽然这是表象的要求,但也是在用一种最朴素、最直接的方式向课堂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理念。

3.巩固环节。学生对新知的记忆特点是快而易忘,因此,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课后进行有效的巩固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我镇对如何把握这个“有效”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作业配套、作业量、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细化的要求。

最后,教师要将教学的热情与激情投注于课堂,给予学生真情的关注,这将是高效课堂的添加剂和推进器。

作为一名教师,需具备“三情”,即对学生的真情、对教学的热情和对教育事业的激情。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给予学生真情的关注,消除与学生的距离感,学生才会打心眼儿里尊重你、亲近你,学生也才会“信其道”。不管是走上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还是快退休的老教师,一定要有饱满的教学激情、年轻的教学心态。教学心态是否年轻、教学热情是否高涨与年龄无关,与个人的教学修养和教学素质有关。走进教室,不管原先的心情如何,全身心地投入会使教师得到最好的释放。这样的教学激情一定会感染学生,学生也会逐渐回报学习的激情,使课堂教学效率倍增。

“高效”,是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有限的40分钟教学时间里,全体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个人综合素养的提高,将是高效课堂不变的追求。

论文作者:戚静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7

标签:;  ;  ;  ;  ;  ;  ;  ;  

如何让课堂“高效”起来论文_戚静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