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备的非儒家“仁君”思想_刘备论文

论刘备的非儒家“仁君”思想_刘备论文

刘备非儒家理想之“仁君”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刘备论文,理想论文,仁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谈及刘备,论者多把他作为一个代表儒家仁政理想的“仁君”形象看待,认为他性格忠厚,仁德爱民,礼贤下士,宽容大度,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完全把握住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从小说对刘备的客观描写看,“仁君”只是刘备形象的外在表征,或者说只是刘备自我扮演出的一种人格面具,其真实的人格内涵或形象内核却被这一人格假面所遮蔽,以至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刘备形象认识的片面性。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拆穿遮蔽在刘备身上的人格假面,揭示其人格的另一面,以还原其形象的真实面貌。

在三国那样一个群雄争霸的乱世,很难想象一个滥施仁义而又一味忠厚的人会成为雄霸一方的英雄,成就帝王之业。实际上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大家公认的有心计有野心有权术的英雄。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对刘备的评价是:“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语言,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卷一)不乐读书,说明刘备不是儒者,喜欢声色犬马美服,说明他具有不拘礼法追求享乐的浪子习性,而“喜怒不形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则说明他有权术有野心。毛宗岗可能认为这样描写有损于刘备的高大形象,就对这一段动了手术,把“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删去,把“少语言,礼下于人”改为“性宽和,寡语言。这样一改就使刘备的形象更正面,更符合一个“仁君”的形象。在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一向狂傲目中无人的曹操则直言不讳地称许刘备:“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第二十一回)更多的人则称刘备为“枭雄”,如蔡瑁称:“刘备世之枭雄,”(第三十四回);周瑜云:“刘备枭雄之辈”(第五十四回);张累对刘璋说:“刘备世之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心术如此,安可同处?”(第六十回)刘巴劝刘璋:“刘备枭雄,久留蜀而不谴,是纵虎入室矣。”(第六十二回)所谓“枭雄”,就是骁悍雄杰的人物,这似乎与人们所称的刘备仁厚懦弱的性格不相符合,其实在小说中作者也并不是一味地写刘备忠厚仁义,而在多处写到了刘备的不厚道不仁义,如在曹操处置吕布时见死不救而落井下石,非忠厚之行;夺同宗兄弟刘璋之地而洋洋得意,是其不仁;娶同姓刘焉之妇,是其不义。就连一向美化刘备的毛宗岗也称:“刘备取刘焉妇,而赵云不取赵范之嫂,是赵云过于刘备矣。”(第五十二回回评)此等行为说明刘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仁义之士,亦非仁德之君。其行为、其人品在诸多方面呈现出矛盾或不和谐之处,这矛盾或不和谐之处表现出刘备的行为、人品与作者所刻意渲染的“仁君”形象之间有明显的错位,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作者在塑造刘备形象时主观创作意图与客观描写之间的矛盾,也可以理解为对刘备形象所潜含的褒中寓贬的反讽。不管怎么理解,客观地看待《三国演义》(注:本文引用《三国演义》原文,除特别注明外,皆采用毛本《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仁君”,这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从小说文本辨析刘备的形象,我们不难发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一个外表忠厚而内里权诈,借仁义之名而行争霸之实,工于政治权术的枭雄,其智术权谋,实不亚于曹操,而他的智术权谋多得益于老子哲学,他是老子之道的成功实践者。

《老子》是一部为统治者所写的政治哲学书,它“实际上是把用兵的‘奇’化为治国的‘正’,把军事辩证法提升为‘君人南面之术’——统治管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和方略。”“是一种‘以无事取天下’的积极的政治理论。”(注: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85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刘备对《老子》的政治哲学是很推崇的,他取字为“玄德”,即出自《老子》,“玄德”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是道家的专用语,在《老子》一书中多次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和“道”一体的性质,指的是“道”的自然无为的性质,是一种幽远潜在深藏不露的智慧和品德,这与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品行相一致,体现了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刘备对老子之道心领神会,而且活学活用,将其发挥创造为自己的政治智慧,运用于在乱世中夺取天下的具体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老子之道的辨证内核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注:《老子》第四十章,黄瑞云《老子本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本文所引《老子》原文皆据此书,以下引文仅在括号中注明章节,不再专门作注。)关于“反者道之动,”冯友兰解释说:“(老子)所有这些学说,都可以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义出来。”(注: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87、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想要得到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注: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87、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备深懂“反”之道的妙义,善于反时而进,反人之常道而行。他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吾以忠: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六十回)此段话清楚地表明刘备之所以行仁履忠,是出于一种反曹操之道而行的政治智慧或曰权谋,是以仁义忠厚为招牌,争取天下人心,以达到自己夺取天下的目的,仁义、忠厚是他夺取天下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他所行的仁义就具有极大的政治功利性,他的忠厚也具有很大程度的道德欺骗性。他所实施的正是老子“反者道之动”的政治策略。本来儒家的仁义适应于治世而不适应于乱世,这也正是在春秋战国的乱世孔子、孟子虽极力推行仁义而终遭失败的原因。在群雄逐鹿中原的三国时期,霸道昌而王道衰,诸豪强为了夺取天下,攻城略地,杀人盈野,弃仁义于不顾,他们凭恃的是实力,运用的是武力,推行的是暴力。而刘备本是织席编履出身,起于民间,与诸路豪强相比,门第底下,势单力薄,既无实力,又无地盘。特别是与曹操、孙权相比,劣势明显,曹操占尽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势不可夺;孙权守父兄之业,据长江天险,占尽地利,势难相犯,刘备要与两人争天下,所恃者只有人和,即靠仁义收买人心,扩充实力,以实现鼎足三分的目的。因此刘备故意反曹操、袁绍等人之道而行,别人施暴,他行仁;别人用强,他示弱;别人使诈,他显忠,他处处从反面做文章,看上去是不合时宜,实际上是因时而变,待机而动,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使他从失败走向胜利,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正如夏志清先生所指出的,刘备“在其低声下气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努力,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宽厚、仁慈的形象,以弥补政治上的不利。”(注: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第61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而一旦时机成熟,仁义与自己的个人利益有了冲突,他就会弃仁义而用暴力,拒王道而用霸道。如曹操采纳了荀彧之计要刘备杀吕布,刘备不从,关羽、张飞不解,刘备解释说:“此曹孟德恐我与吕布同谋伐之,故用此计,使我两人相吞并,彼却于中取利。奈何为所使乎?”毛宗岗在此评道:“荀彧之计早料破,可见玄德机智绝人,不是一味忠厚。”(第十四回)后来曹操要处置吕布,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却毫不犹豫地唆使曹操杀了吕布,以至吕布骂刘备:“是儿最无信者!”(第十九回)杀不杀吕布,完全是从刘备自己的利害出发,与仁义忠厚无关。刘璋以刘备为同宗兄弟,诚心将刘备请入西川作为自己的辅佐,而刘备却不念同宗手足之情,更不讲仁义道德,而是采取欺骗的手段,使用武力夺占了刘璋的地盘,将刘璋赶走。当他夺取涪关后,大宴军士,酒酣耳热之际得意忘形,原形毕露,“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刘备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第六十二回)抢夺同宗兄弟的国土,不以为耻,反以为乐,还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相比附,为自己的不仁行为开脱,由此可以看出刘备的狠暴与虚伪,难怪连庞统也看不过去,称他的行为是不义之举。这是刘备枭雄面目的大暴露,所以毛宗岗说他“未免露出真情。”(第六十二回夹评)可知刘备的所行并不符合仁义道德,他不是以仁易暴,而是以仁行暴,以仁掩暴,在他那里可谓是“仁”亦有道。

“弱者道之用”是老子之道的另一重要内容,老子强调知雄守雌,“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李泽厚阐释老子这种“守柔曰强”的思想为:“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注: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89~90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刘备对老子的“柔道”可谓是运用自如,他对老子“柔道”的贯彻执行主要体现于他的韬晦与示弱。他隐忍、谦和,把自己的野心深埋心底,隐藏不露,在曹操那里,他灌园浇菜,青梅煮酒论英雄,被曹操看破大志,慌忙失态,却巧借雷声掩饰过去;投奔刘表,他小心谨慎,感叹“髀肉复生”,仍不免酒后失言,暴露出枭雄本色;依托袁绍,他忍辱负重,含耻抱屈,保存自己。他曾对关羽、张飞表达自己的心声:“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第十五回)他像一只饥饿的猛虎,潜伏爪牙,藏身山林,窥视着周围,等待着时机,一旦看到自己所要寻找的猎物,就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

刘备的示弱突出地表现为他的善于流眼泪,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刘备则反之,可以说是“男儿有泪只轻弹”。他善于以伪善的仁慈,虚假的眼泪向人示弱,显示自己的无能、无助、可怜,借以掩饰自己的野心和阴谋,骗取人们的同情和信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刘备的江山哭来的”。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诸葛亮开始不肯随他下山,他立即“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第三十八回)终于用眼泪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火烧新野后,刘备携民渡江,看到两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绝,他立即“大哭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第四十一回)用眼泪收买了民心。毛宗岗评道:“或曰:玄德之欲投江,与曹操之买民心,一样都是假处。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虽同一假也,而玄德胜曹操多矣。”确实,在做假方面,刘备要胜过曹操,其高明之处在于他能以假乱真,使人认假为真。入赘东吴,刘备陷入美人计的圈套,爱好声色犬马的习性复露,乐不思蜀,幸亏有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有赵云的提醒,他才如梦初醒。为了逃离东吴,他哭告孙夫人,“泪如雨下”,甚至不惜下跪,凭借着孙夫人的力量,逃得性命。(第五十五回)毛宗岗对刘备的这种窝囊相颇有微词,称:“玄德在车前哀告夫人,涕泣请死,活似妇人乞怜取妍,在丈夫面前放刁模样。以英雄人作此儿女态,是特孔明之教耳。”其实毛宗岗有点冤枉诸葛亮,因为以泪洗面示弱蒙人是刘备的拿手好戏,诸葛亮只不过是用其所长罢了。鲁肃前来索要荆州,一提荆州之事,刘备就“掩面大哭”,继之又“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越装越像,终于骗过鲁肃,保住了荆州。(第五十六回)尤其是刘备恩将仇报,夺了刘璋的地盘,逼得刘璋投降,还假惺惺地对刘璋“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第六十五回),这眼泪颇有似于鳄鱼的眼泪,伪善权诈至此地步,曹操比之亦相形见绌。相比之下,刘璋所行才是真正的妇人之仁,以至成为亡国奴。而刘备则是一个手段狠辣的枭雄,他外柔而内刚,表仁而里暴,眼泪是他制胜的武器,示弱是他克敌的权术。《老子》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刘备深知此理,他能够知雄守雌,身体力行,最终做到了以柔弱胜刚强,诚可谓得《老子》哲学之精髓。

老子哲学讲柔,讲谦,讲不争,谈的都是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政治智慧。老子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这里的“慈”指的是慈柔,“俭”指的是检束、谦卑。老子又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柔与刚,谦卑与狂傲,争与不争,既相互对立,又可相互转化,如水性至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刘备不仅向人示柔弱,表谦卑,而且还故意显示谦让,以表明他的与世无争。《三国演义》中多次写到刘备的谦让行为,如陶谦三次把徐州让与刘备,刘备则三次推辞,最后既落得个谦让仁义的美名,又达到了夺取徐州的目的。毛宗岗在刘备辞徐州时这样评论:“刘备之辞徐州,为真辞耶?为假辞耶?若以为真辞,则刘璋之益州且夺之,而陶谦之徐州反让之,何也?或曰:辞之逾力,则受之逾稳。大英雄人,往往有此算计,人自不知耳。”可谓一语道破刘备辞让徐州的心机。(第十一回)刘表临终托孤,要刘备自领荆州,这其实正中刘备下怀,但因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他哭着向刘表表态:“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第三十九回)他先是推让,但最后还是夺取了荆州,刘备为何先让而后取呢?毛宗岗在第五十二回回评中说明了其中原因:“使玄德于刘表托孤之日而遂自取之,则人心必不附;人心不附,则曹操来追而内变必作。故知玄德之迟于取荆州,未为失算。”再如诸葛亮等大臣一再上表要刘备做皇帝,刘备一再推辞,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甚至在诸葛亮等人筑坛致祭,奉上皇帝的玉玺,他也接受了玉玺之后,还要再三推辞,说什么:“备无才德,请择有才德者受之。”(第八十回)仍然来一套“虚文”,最后还是心满意得地做了皇帝。在白帝城托孤时,他要诸葛亮辅佐刘禅,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俨然有要把皇位让与诸葛亮之意。其实刘备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是一个难以辅佐的“不才”之子,他之所以这样谦让,是为了“结孔明之心”(注: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夹行批语。),结果使得诸葛亮“汗流遍体”,“叩头流血”,发誓要效忠刘禅,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子》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刘备这样多次地先让后取,以不争为争,终于达到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的目的。

老子之道推崇无为无不为,所谓”道常无为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简言之,“无为无不为”就是任其自然,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这是老子的政治哲学原则。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在治理国家的事务时,刘备所遵循的就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原则,他以仁义结人心,礼贤下士,用人不疑,放心地任用诸葛亮,一切事务皆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指挥,使诸葛亮为自己尽心尽力;他大胆地使用张飞、关羽、赵云等人,让他们为自己在疆场上浴血奋战,自己则以静制动,居高临下,坐享成果。看上去他是无所作为,其实是无所不为,他表面上是不管事,实际上是无所不管,外表上是忠厚懦弱,骨子里是权诈刚猛。这正体现了刘备作为一个政治家、阴谋家的聪明智慧。

综上所述,刘备并不是一个行儒家之道的仁义君主,而是一个乱世枭雄,是一个具有大智慧、大权谋的领袖人物,他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外儒内道,外柔内刚,外忠内诈。他的政治智慧主要来自于老子之道,他的成功在于把老子之道灵活地运用于自己争王争霸的实际行动中去,在他身上闪耀着老子哲学智慧的光芒,罗贯中通过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表达出老子哲学的精深内涵,使形象与哲理融为一体,在人物塑造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实为难能可贵。

标签:;  ;  ;  ;  ;  ;  ;  ;  ;  

论刘备的非儒家“仁君”思想_刘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