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州市工人文化宫 山东 莱州 261400
一、群众文化活动时代特征
1.丰富知识含量,促进人民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普及性、平民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人们接受度较高。此外,因其活动的丰富性,人们能够接受更多文化知识的教育。如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能够缅怀先人,爱国爱家,潜移默化间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道德建设。
2.满足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的精神需求体现在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及娱乐的需求。
(1)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向人们传达文化知识,人们的知识含量得以有效提升。
(2)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人们在积极参与时能够满足其对于娱乐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频率逐步变高,有效释放了其在生活中的压力。因此,人们在具备优秀知识含量时,还会具备充分的工作热情,工作成效将会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得以有效促进。
3.陶冶情操,传承文明与文化。
人们在参与群体文化活动时,能够充分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陶冶情操,有利于对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的传承,其中团结向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团结向上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中悠久的文明。通过分组参加活动,人们会对团结更加重视,并根据同组人员的互相监督与鼓励,加强人们团结向上的意识,进而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文明。
二、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
1.传承优秀文化,宣传建立健康文明的乡村新时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收集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等道德资源,继承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要充分发挥村民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引导村民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乡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乡村新时尚。
2.保护文化地标,传承乡村文脉。
应充分发掘和保护广大农村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按照 “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原则,激活这些乡土文化资源。乡愁对于乡村地区而言,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乡土文脉、田野文物的记忆。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等乡村文化地标资源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广大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另一方面要重塑“新乡贤”文化,使其内化为乡村居民的情感认同。要积极引导还乡干部、本地籍专家学者、反哺桑梓企业家等“新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同时要扩大“新乡贤”文化的传播途径,让“新乡贤”精神及其生动案例及时武装村民头脑,以“新乡贤”文化引领培育文明乡风。
3.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草根文化队伍”。
农村文化建设最根本的还是要激发农村内在的文化活力,因此,应该积极发展民间优秀文化队伍,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通过鼓励村民参加各种比赛,激发村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要加大对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扶持民间文艺团体、提炼乡土文化特色,推出乡村气息更为浓厚、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文艺作品,实现对村民精神思想的反哺。
三、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模式
1.创新活动组织机制。
群体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组织形式,因此,创新其组织机制十分必要。首先,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文化活动,调查人们自身文化层次与知识含量,将参与者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其次,将人们作为组织者,因不同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条件,人们轮流作为组织人员,能够使得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且更显公平性。最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引导人们设计出具有特色并与生活接近的活动,调动人们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参与,使得群体活动得以有效发展,并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2.创新活动内容。
群体活动的内容关系着其教育是否有重要的意义,对其内容进行创新,并不是举办与生活毫无关系的活动,而是将文化知识与内涵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插入不同的内容,使得人们在参与活动时能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真正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形态,有助于人们将其应用到学习与工作中,有效提升其职业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此外,要有创新意识,组织者要结合当前热门话题进行活动,并发表正确的言论,有效地引导人们对时事的辨别能力,使传统文化得以正确传播。
3.创新管理模式。
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将人们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切以人们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时能够体现出秩序化、规则化及完善化的特点。为此,需要建立相关管理队伍,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并对活动中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对严重者进行有效教育。要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记录,并对其研究探讨。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评价队伍,结合多名管理人员的经验及评价,查找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其解决方案,促使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要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设计集中化,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刘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文化活动论文; 文化论文; 乡村论文; 群众论文; 乡贤论文; 村民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