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高校图书馆公共链网络研究_网站结构论文

基于SNA的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网络论文,SN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以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务水平与质量,拓展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优质和全面的专业性、学术性服务[1]。链接作为网络信息组织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共链是指两个网站同时被其他网站链接。共链网络则是以共链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一个关联网络,该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系为共链关系,强度大小为共链频次。共链频次越高,相关度越大[2]。

SNA(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一种映射、测量与分析人、组织、信息或知识实体之间的关系、结构与信息流动的方法[3],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情报学等领域的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以行动者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内容,它通过对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描述,分析这些模型所蕴含的结构及其对行动者和整个群体的影响[4]。利用SNA对共链网络进行研究,可有效地获取隐性网络信息资源、揭示网络交流模式与规律、挖掘网络结构并促进网络知识发现。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整体结构、子结构以及网络位置三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进行分析与讨论,揭示该网络潜在的交流规律与模式,并为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提出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以高校图书馆网站为研究对象,以代表性和先进性作为样本的选取原则。根据《美国新闻及世界报道》(USNEWS)公布的201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5],从排名前60位的高校中抽取了分布在全球不同国家/地区的30所高校的图书馆网站作为研究对象。

各高校的排名、名称、简称、所属国家/地区以及图书馆网址,如表1所示。

2.2 数据收集

本文利用Yahoo!搜索引擎,于2011年11月9日~10日集中采集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共链数据以及外部反向链接数据。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1 数据预处理

由于本文只考察不同网站之间的共链情况,因此,将矩阵对角线上的值(网站自共链)设为0。

利用Jaccard索引法将原始共链矩阵转化为能更好地反映网站间关联强度的规范化矩阵。

由于二值矩阵在进行某些社会网络研究时更加适用,因此,将剔除异常值之后的多值矩阵转化为0-1矩阵。

3.2 网络整体结构分析

3.2.1 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描述了网络中各节点之间链接的总体水平。节点间的链接越多,网络密度越大。网络密度反映了一个网络的凝聚力水平[6]。

利用Ucinet软件测得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密度为0.3678,标准差为0.4822。说明该网络整体的链接较多,各馆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具有较高的网络凝聚水平;各馆网站之间共链数量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2.2 网络可达性

网络可达性考察了网络的连通情况,即网络中各个节点的互联能力[7]。其主要的测量指标有网络直径、平均路径等。

经测量,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直径为5。距离最远的两馆为法国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图书馆和日本的大阪大学图书馆,两馆网站到达彼此,需要经过5个其他馆的站点。

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平均路径为1.74877,根据“六度分离”理论[8]可解释为,这30个高校图书馆网站中,从任意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平均需要经过2个其他站点。

3.2.3 中心性

中心性是衡量节点在网络中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具体度量指标主要有两种:中心度和中心势。中心势表征了整个网络的集中或集权程度[9]。根据衡量的侧重点不同,中心性又可以分为3种形式: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经测量,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中心度与中心势分别如表2、表3所示。

(1)点度中心性

点度中心度是指与某节点存在直接链接的其他节点的数目,其值越大说明该节点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链接关系越密切,在网络中的点度核心程度越高。由表2可知,点度中心度最高的是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其值为23,说明它与该网络中其他23个站点的共链强度均超过了该网络的共链平均水平。也就是说,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与网络中其他站点的共链数目最多,联系最为紧密,点度核心度最高,影响力也最大。英国剑桥大学以及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网站也都具有很高的点度中心度,其值分别为22和20。瑞士的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图书馆网站的点度中心度为0,说明它与网络中其他站点的联系最为疏松,影响力最小,是该共链网络中的孤立点。

星形网络的度数中心势为100%,中心势越接近1,说明网络越具有集中趋势[10]。由表3可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点度中心势为45.57%,表明该网络具有较强的向心性,即其他馆围绕一个或几个图书馆组织或者运行的程度较高,网络呈现出较明显的集中趋势。

(2)中介中心性

中介中心度测量的是一个节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中间”[11],节点(行动者)对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资源)的控制程度[12]。

由表2可知,中介中心度最高的是美国的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其值为84.086,说明其控制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中其他网站之间交往(沟通、交流)的能力最大,处于网络的核心,拥有最大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的中介中心度仅次于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排在第二位,其值为36.572。说明我国的图书馆网站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世界图书馆网站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拥有较强的图书馆网络信息与资源掌控能力。此外,英国的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图书馆网站也都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度。但是该网络中存在大量成员的中介中心度为0,如瑞士的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日本的大阪大学等,说明这些图书馆网站处于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边缘地带,不具备任何控制其他网站的能力。

中介中心势是网络整体结构的指针,其值越大,表示网络中的各种资源被个别节点垄断的可能性越大[11]。由表3可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中介中心度仅为18.84%,表明该网络被某个或者某几个成员垄断的可能性很小,网络中不存在明显的向心势,各成员基本处于互不干涉的状态。

(3)接近中心性

接近中心度是指节点与其他节点的接近程度,它反映了节点不受其他节点控制的能力。由表2可以看出,美国的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依然拥有最高的接近中心度,说明其在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中的独立性较高,不易受其他网站的控制或影响。英国的剑桥大学以及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网站的接近中心度分居第二位、第三位。由于瑞士的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图书馆网站与其他各点均不连通,即与该网络中其他23个站点的共链强度均低于该网络的共链平均水平,是网络中的孤立点,因此该网站的接近中心度无法测得(无穷大)。

由于孤立点的存在,网络整体的接近中心势亦无法测得。排除该点后的连通网络的接近中心势为47.85%,说明该网络中的节点接近于其他节点的集中趋势较为明显,即该网络中成员的独立性集中趋势较大。

(4)三种中心性的相关性

利用SPSS测量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三种中心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点度中心性与中间中心性的相关系数为0.583,点度中心性与接近中心性的相关系数为0.954,中间中心性与接近中心性的相关系数为0.542。说明该网络中站点的点度中心性与接近中心性的一致程度较高,而其他中心性之间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点度中心性高,中介中心性低。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的图书馆网站,说明与这些站点有着直接关系的其他网站在进行相互间“交往”的时候,往往是绕过这些站点,直接或借助于其他站点发生联系的。

2)接近中心性高,中介中心性低。如香港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等的图书馆网站,说明该网络中的点对之间可能存在多条路径,以上网站与很多图书馆网站都很接近,但是“其他点”与另外一些点也很接近,这些点对之间更倾向于通过这些“其他点”建立联系。

3)点度中心性低,中介中心性高。如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日本的东京大学等的图书馆网站,说明这些网站与其他网站所存在的为数不多的关系在网络信息流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接近中心性低,中介中心性高。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日本的东京大学等的图书馆网站亦属于此类情况,这意味着它们垄断了从少数网站指向很多网站的关系。

3.3 网络内部子结构分析

3.3.1 凝聚子群分析

凝聚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行动者子集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行动者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的、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或积极的关系[13]。

首先对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共包括2个成分,即由孤立点(瑞士的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图书馆网站)单独形成的一个成分以及由其余站点共同组成的另一个成分。

为了能挖掘出有关该网络内部子结构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派系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该网络共划分为37个派系,每个派系中至少包含4个网站。u-tokyo、polytechnique、epfl、osaka-u、snu这五个站点不隶属于任何派系,是该网络中较为孤立的成员,与其他站点的共链联系非常稀疏。各个子群中成员的交叉重叠程度较高,其中,yale、cam、uchicago这三个站点在以上37个派系中重叠出现的频次都很高,说明他们与绝大多数的派系都能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整个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中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

凝聚子群密度是用于衡量网络中派系林立程度的重要指标。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凝聚子群密度为0.692,大于0,说明该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比较大,成员间的互动不是局限在凝聚子群内部,子群间的互动也比较活跃。但是,该网络每个派系中成员的数目不是很高(最大为9),即子群的规模不大,说明少数网站之间的共链联系比较密切;派系数目较多,派系成员重叠程度较高,网络成员较大程度地依赖若干核心站点进行联系。

3.3.2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核心-边缘结构是由若干元素相互联系构成的一种中心紧密相连、外围稀疏分散的特殊结构[14]。

利用Ucinet软件测得实际数据与理想模型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522。该网络中各成员的归属情况如表5所示。

美国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网站等20个站点被划分到核心区域,日本的东京大学图书馆网站等10个站点被划分至边缘区域。由于核心节点较多,不利于节点关系的分析判定,因此笔者将处于该区域的节点抽出,对其进行二次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原核心区域又被细分为2部分,即由美国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网站等13个站点所组成的“核心中的核心区域”以及由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网站等7个站点所组成的“普通核心区域”。

将表5、表6的结果进行融合,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可分为3个区域:核心区(13)、普通区(7)、边缘区(10),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1)来自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13个高校图书馆网站共同构成了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核心,其中,美国的高校图书馆网站所占据的比重最大(38.5%)。他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网络的信息流通,并且由于其不同程度地与普通区以及边缘区的网站保持联系,保证了该网络中成员的高度互动[14]。来自各大洲的成员均在核心域中占据一席之地,亦可促进洲际高校图书馆的联系,推进高校图书馆向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该核心域包括了我国香港地区的2所高校图书馆网站,说明香港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事业比较发达,已在世界高校图书馆领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2)普通区由来自美洲、欧洲和澳洲的7所高校图书馆网站组成,他们既受到核心网站的控制,同时又可以部分地控制处于边缘区域的网站,其核心程度介于核心域与边缘域之间。(3)边缘区则是由亚洲和欧洲的10所高校图书馆网站所组成,这些网站在整个网络中的互动性与参与性都不足,与网站其他成员的联系疏松,各成员的重要性很低,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除了位于核心区的2所香港高校图书馆网站外,其他的亚洲高校图书馆网站均位于边缘区,说明亚洲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较为滞后,需要加快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的步伐。

除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外,核心域中各成员的官方语言均为英语,且各高校排名都较为靠前;除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外,普通域中各成员的官方语言亦均为英语,但高校排名一般;而除了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外,边缘域中各成员的官方语言均非英语,各高校排名较为靠后。因此,所使用语言的流行度与高校实力排名可能是造成该网络中成员分区的两大因素。

3.3.3 网络位置分析

网络位置分析依据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关系模式的异同而进行派别划分,具有对等性或相似性的行动者归入同一派别中,其位置相同且可以互换而不影响网络的性质,各个派别之间则是不对等或不相似的,且一个派别中的行动者不是必然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5]。

3.4 块模型分析

块模型分析是一种根据结构性信息把网络中各节点进行分区[10],以研究网络位置与角色模型的方法。CONCOR是块模型常用的构建方法。利用Ucinet中的CONCOR程序对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进行分析,得到分块图、块密度矩阵,分别如图2、表7所示。

由图2可看出,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共划分为8个块,每个块内部的成员在结构上是对等的。其中,韩国的首尔国立大学和日本的东京大学图书馆网站分别独成一块,说明这两个站点与该网络中其他网站的位置都不相同。

由表7可知,块1和3的密度最大,为1,说明每个块内的成员间的共链频次都超过了平均水平;块8的密度最小,为0,说明该块内的成员共链频次均低于平均值。以网络整体密度0.4822作为临界值,将块密度矩阵转化为像矩阵,如表&所示。块1、3、5的成员内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共链联系,其他块内部成员的联系较为疏松;块1与块2、3、5之间、块2与块3以及块7与块8之间均存在紧密的共链关系。根据像矩阵,得到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结构简化图,如图3所示。

可见,块1中的成员(harvard、cam、cmu)在该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中处于权威与枢纽的地位,是块5唯一的外界关系来源,也充当着块2、3、5之间的经纪人角色,是三者的联络人,同时也加强了块2与块3的联系,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小团体。块4与块6不仅内部成员联系疏松,而且与其他块成员亦无显著的共链关联,处于边缘化、孤立化的位置。我国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就是块6的一员,说明其在全球高校图书馆网络中的地位等级还比较低,国际影响力较差,需要向地位层级较高的馆(如块1中的成员馆)学习。块7与块8成员稀少(仅有u-tokyo、osaka-u、epfl三个站点),而且u-tokyo与osaka-u同属日本,其共链概率较大,导致了他们的共链密度高于整体网络的密度,但从全局范围来看,二者地位依然很低。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全球30所高校图书馆网站所形成的共链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的整体结构、子结构以及网络成员的位置等方面特征,并得到以下结论:

(1)高校图书馆共链网络具有较高的整体网络凝聚水平,但各馆网站之间共链数量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网络中节点的互联能力很强,连通程度很高。

(2)该网络中站点的点度中心性与接近中心性的一致程度较高,而其他中心性之间则存在一定的差异。瑞士的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图书馆网站不与网络中任何其他成员存在明显共链关系,是该网络中的孤立点。

(3)该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比较大,子群的规模不大,成员间的互动不局限于凝聚子群内部,子群间的互动也比较活跃;派系成员重叠程度较高,网络成员较大程度地依赖若干核心站点(yale、cam、uchicago)进行联系。

(4)该网络具有较明显的层次分区现象(核心区、普通区、边缘区);网站所使用语言的通用度与高校实力排名可能是造成该网络中成员分区的两大因素。

(5)来自英美的harvard、cam、cmu等高校图书馆网站在共链网络中处于权威与枢纽的地位,充当着经纪人的角色;而亚洲国家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则多处于孤立者的位置。

(6)我国香港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事业比较发达,已在世界高校图书馆领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但是,大陆地区的发展较为滞后,国际影响力较差,可以通过采用与yale、harvard、cam等处于核心位置的网站建立链接等方式,增加网络可见度,提升本站知名度。但更重要的是,立足本站特色,增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英文主页的建设,提升本馆的科研供给与支撑能力,加快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的步伐。

标签:;  ;  ;  

基于SNA的高校图书馆公共链网络研究_网站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