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这也推动了市政工程的发展。目前,市政工程也面临着改革,不仅要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同时也要保障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当下的市政工作者要着重解决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更加完善与系统的管理机制,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管理;主要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这也推动了市政工程的发展。目前,市政工程也面临着改革,不仅要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同时也要保障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当下的市政工作者要着重解决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更加完善与系统的管理机制,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一方面,出现安全管理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提示不够明确,施工单位对于危险的预防措施做得不够,甚至工人们对于如何保护自己没有准确的认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可以参照。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人个体流动性很强,施工单位其实没有一个人员稳定的队伍,所以管理起来非常复杂,管理人员每天都在面对新面孔,很难做到长久有效的安全管理。市政工程出现问题,将会很大程度地威胁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给居民带来安全隐患,也威胁到整个城市的稳定发展。
1.2市政建筑工程的市场监管不健全
通过专业调查研究后,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时代下,我国有许多市政工程实际上并没有遵照国家出台的相应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质量监督程序并没有发挥作用,毕竟许多工程都是让当地的施工单位进行承包作业,经常会出现工程衔接不流畅方面的问题,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也是一大威胁,负责这方面的队伍难以发挥监督作用,更难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1.3市场的管理不规范,施工技术滞后
我们所说的市场管理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指施工方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关注的重点经常是施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而最重要的工程中的问题则并不予以关注,发生问题的时候也时常会想办法推卸责任,这种不良状态极大威胁了市政工程的安全性。除此以外,施工单位的技术不合格也是一大问题,工程建造非常看重技术能力,如果技术不过关,那么建造出来的工程就没有质量可言,不仅无法发挥作业,还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2市政工程管理措施
2.1健全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模式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工程有序开展施工作业的保障,优化管理模式,将管理与现场充分结合,从根本上确保工程质量,对工程的管理水平标志着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面对现场的复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将优秀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关键部分施工,更应结合先进、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工程返工概率,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组织人员培训,提高施工团队综合素质
施工团队中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职责,明确自己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而实际管理中对于这方面的认识较为欠缺。大多数施工队伍有临时工或者农民工组成,综合素质较低,项目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对此,施工单位应加强人员培训力度,强化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团队综合素质。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例如: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各岗位施工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分批次培训,培训后可以通过考核的方式检验培训成果,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保证其工作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举办专业技术交流会,不同领域的人员分享不同的管理经验,经过沟通和交流,开拓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
2.3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建设对材料要求较高,当下必须要重点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工作,保障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大,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那么在材料购买方式上可以采用团购方式,或者是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实施集中采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提高资金利用率。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必须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包括施工、检测、监理和业主,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严格的材料入库检查制度,需要对材料的大小名称、规格、料号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测单位需要针对一些不符合规格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场地;监理单位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监管责任,然后加大施工的监管力度,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和有效的管理。
2.4建立有效的工程监管体制
加大对市政工程的监管力度,最首要的工作还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监管体制。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领导职责,确保整个工程在政府统一的监督之下,并不断增强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施工的监督机制,同时还要与施工单位内部的管理模式相协调,明确各部门、各职工的责任,从而保障施工质量。
2.5加强技术创新,注重工程建设环境
在谈及创新之前,需要掌握好现如今的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再到实践中积累一定的经验,然后才能够将目光放到技术创新上去。对此,我们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研究成功案例,发现关键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规划。信息化的网络技术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发展的活力,在工程建造方面也有很强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利用好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攻克工程建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施工环境是指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因环境变化而造成的损失,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市政工程施工中突发事故的预防准备工作,每个员工都必须承担起重要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2.6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强度,消除施工隐患问题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从人员管理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对于人员管理而言,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夯实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避免出现施工隐患问题。对于技术管理而言,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明确各个施工工序所需的技术内容,严格把控现场技术施工力度,从根本上确保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性与安全性。
结束语
市政工程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加强工程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加大工程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市政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城市发展的标志,通过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来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石东.当前市政工程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07):253~255.
[2]路实.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04):39~41.
[3]李辉.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世界,2018,39(01):77~79.
[4]张乾.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05):81.
[5]赖国华.数据挖掘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论文作者:张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管理机制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