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中国区经理龙必成谈——宜家与中国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宜家论文,目标论文,经理论文,龙必成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龙必成先生应该算是宜家公司进驻中国的探路人,从在上海开第一家店,他便开始和中国市场打交道。他为宜家效力已经有25年。在中国之前,他还为宜家开发过另外两个国外市场。积极扩张的战略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认为宜家与世界同类型企业相比,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
龙必成(以下简称“龙”):对于如此大型的零售企业,可以做到对自己销售的所有产品实现全程、系列的控制,这一点是很难的,但是宜家是真正做到了。(从宜家资料显示:他们对产品的控制可以追溯到最初萌生创意时开始,之后设计、生产、订货完全按标准进行。这些被称为卖场背后的秘密,尽管按照惯例商家没有责任向客户表白,但是宜家把它视为一种无声的语码信息。)
我无从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这种比较无法进行。对于别的零售商究竟怎么看待所销售产品的控制问题,是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或者其他什么方式?我不知道。但是,宜家把这一点视为基础、核心。
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2001财政年,宜家的销售总额达104亿美元。)人们通常概念上的“零售”是小范围的,像宜家这样做零售能够做到国际性的规模,应该说是很少的。(据宜家资料:去年全球约有2.6亿人光顾宜家集团所属的143家商场。)因此,我们在发展全球业务方面,是成功的。
更重视海外开拓,这恐怕是瑞典公司比较普遍的特点。宜家开拓海外市场已有30多年的历史。瑞典的宜家并不是很大,最大的商场在斯德哥尔摩,4.5万平方米,被称之为旗舰店。法国、德国、荷兰以及美国的企业似乎更注重本地的主体市场。而瑞典成功的企业很难做到只坚守自己的地盘,可能是因为满足感来得太快,因此向外扩张会显得更有刺激性。比如,爱立信公司也是这样。
记:在开发中国市场之前,您还参与了两个国家的市场开发,它们是哪两个市场?
龙:英国和荷兰。
记:在开拓不同国家市场的体会中,您感觉中国与别国有什么不同?
龙:没法评价。首先,信息服务情况不同。排除资讯市场,抛开国家提供的资料,我们在中国更多的是靠观察。比如可以从公路上跑的私家车数量进行推算,以此估计消费差距有多大。另外,我们最终决定在哪个国家设店,主要地取决于我们自己发展的需要。
必须承认,假如在法国、在意大利开设商店会容易得多。但是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跨到亚洲,选择中国,就必须审慎一些。
虽然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些不同。但是,我们发现这里的人并不排斥西方的文化,尤其在价值观念上与西方没有什么不同。在中国3年,我们在不断地学习。至少有一点我们看得很清楚,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所带来的消费快速增长是不容忽视的。
记:在每进入一个国家之前,你们是否要进行市场资讯收集和调查,对当地的消费能力有没有很翔实的资料依据?
龙:坦率地说,我们对前期市场调研不是特别重视。市场购买能力究竟有多大怎么去得知?没有现成的资料,唯一的做法就是---开商店。然后看看卖得怎么样,再决定下一步的发展。
这样,很大程度是要冒险。坦白地说,我们在上海的第一年并不是很成功。之后,经过调整才慢慢好起来。当然,今天我们应该承认上海的市场是非常喜人的。正因此,宜家已经决定在那里开设规模更大的店面,预计将超过3万平方米,有1000个停车位(目前上海宜家的店面是8000平方米;北京宜家是1.5万平方米)。这样的规模在全世界宜家商店中为数不多,届时上海将位居前10名。
当然,既然是冒险,就必然有危险。
但是,几十年来,宜家从来没有哪一家商店关门,也从来没有退出过哪一个市场。显然,我们是幸运的。(为什么初到一地,商店总是很小,或许原因就在此。)
记:总是比别人来得早,能不能看成是宜家成功的一个因素?
龙:不好这么说。我们在西班牙、纽约都才有4年的时间,比我们早的公司很多,但是在那里我们依然非常成功。在我们开拓的国外市场中,至少有20多个国家都不是最早的,但事实是我们都做得很好。另外,宜家没有介入之前,每一个国家不都有自己的家居用品生意么?我们的介入不过是增加了一点北欧风格的东西。再说,又有哪个国家的介入不带有异国情调的东西呢?
主调不变的商业设计
记:这样全球性的企业,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要,该怎样设计自己的产品?这种迎合不同需要的设计会不会使公司的产品形象杂乱无章?能形成企业统一的风格吗?
龙:宜家产品的设计融汇贯穿着艺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当然它的主基调是斯堪的纳维亚特色,带着显著的北欧风情。事实上,尽管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但是人类对于美的理解大致是相同的。无论是北京还是巴黎。这种认同感没有太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一个有全球发展战略的公司,应该至少读懂人类共性的审美追求。)
我们产品的主打风格是:线条简单流畅,色调明亮朴实;而实用性、多功能性堪称最显著的特点。如前面所说,我们的产品会从源头开始,依照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材质和给自己用户带来最大方便的功能,实行全程控制,这种控制保证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令人满意的。
记:既然提供的是完全一样的产品,那么面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你们是怎么解决在使用习惯上的差异性问题?
龙:必须看到,市场需求是存在差异的。无论从规格上,价格上,使用习惯上都存在着个性化的问题。怎么应对?宜家是以尽可能齐全的产品源,大约1万到1.2万种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也就是给你最充足的选择余地。比如,因为居住空间的不同,中国家庭可能更需要两座的沙发,而瑞典的家庭则以三座为主:美国人希望沙发更大些,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沙发的价格,等等。正因为这样,你们可以看到宜家商场中的样板间,有9平方米、14平方米、20平方米等不同规格的设计。我们会对不同的居住空间提出不同的方案。总之,样板间这个属于宜家特有的商业手段,除了给顾客演示商品的搭配艺术之外,尽量从最适合的角度帮助你。
当然要看到,现在北京、上海住房的规格已经很大,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和西方国家居民对家具的要求将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记:可以看出,设计是宜家产品的灵魂。宜家上万种产品系列需要拥有多大的设计队伍?设计在产品成本中是否占有很大的比例?
龙:应该说能够形成宜家风格主要的一个因素在设计。但是,设计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有些设计思想可以一卖十几二十年(比如组装方式、平板运输等设计思想50年代初就已经产生)。
必须看到,我们的思路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全部的思路是从价签开始。这也是我们能保持低价的原因。当价钱限定之后,你的全部设计必须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使用什么材料,选用什么生产流程,以及它的样式、功能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真的是很艰难的过程。当然,我们的设计方案不可能只诞生在办公室。获取好的主意往往是最简单、最灵活的方式。甚至很多好的创意来自普通人。(关键在于你怎么能够获得它,怎么能把好的灵感据为己有。)以标准化为核心经营理念
记:从中国消费者对宜家的兴趣上,可以看出,他们多是因为可以花相对少的钱买到高质量、有品味的商品。能不能这样认为,宜家的成功很大部分来自于它的设计?
龙:不能这样认为。不能说谁重要,谁不重要。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司,宜家的零售方式也同样具有创新意义。作为全球性的零售企业,我们有自己的特点,几乎把所有的家居用品集中在一个屋顶下卖。而且,我们能够实现对所有产品的严格控制,使它在任何地方保持同一的标准。在宜家卖场,样板间的设立也是很独特的,我们把原本孤立的商品摆放在比较实际的空间中让你感受。另外,你还可以看一看宜家的整个购物环境,处处可以感受到简洁、舒适和亲切的人文关怀。
因此,不能孤立地、中断地看待成功。设计、生产、运输、存储、零售等,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这是综合因素的运用。其中物流配送达到最佳状态是非常关键的。
记:在宜家我们看到,员工表现出的服务是标准化的。比如,你要买小床,他会提醒你,不能让被宠坏的孩子在上面蹦来蹦去;存包处,哪怕你的包比规定尺寸大一点,员工也会礼貌地拒绝。这些,让人觉得宜家的员工有过非常严格的培训。对于培训你们是怎样看待的?
龙: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我们的客户要在地图上找到斯堪的纳维亚的位置,是很困难的,它小得几乎让人忽略了。但是,就在这么不起眼的地方却产生了宜家这样的公司。当它的商店在世界版图上遍地开花的时候(5大洲、30多个国家),实际上,人们接纳的已经不止是我们的产品,而是它典型的北欧风情和观念。每个公司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带到中国的是宜家的观念。宜家是一个整体,是统一的,它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卖的都是同样的商品,展示的是同样的卖场,提供的也是同样的服务。标准化是我们的核心。(事实上商品的渗透就是文化的渗透。北京的消费者对宜家的热衷,有很大成分是冲着它的标准化而来的。假如它是随意性很强的“宜家”,由着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任意改变自己,很难想象它的折服力能如此强劲。)
记:买了东西不喜欢了,容许退货,这是中国消费者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宜家为什么能这样?您能解释一下容许退货的原因么?
龙:必须从家居用品系统工程的复杂性说起。应该说,从事家居设计、装饰的人是需要具备天赋和特殊才能的。因为一个完整的、美好的方案需要超凡的预见性和想象力。尽管宜家经营历史悠久,但是,我们依然感觉到需要经验的积累。我们知道自己不能100%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不容置疑的满意方案,因此,我们容许你反复,容许你退货。只要顾客不喜欢就可以来退,这是宜家的一个理念。
当然,更重要的是尽可能与顾客增进沟通,共同来理解、培育市场的需求,以至让更多的顾客达到更好地建设自己家居的目的。为此中国宜家网今年9月已经开通。
记:您认为在中国经营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龙: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很难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尤其是卖家居用品的公司,如果你不能完全融入到当地的民众之中,就不能准确地知道顾客更想要什么,这是最困难的。
因此,可以说,宜家在中国的目标---由中国人自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