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侯百君[1]2002年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属性数据,以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高对水利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变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从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和功能要求出发,结合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步骤与开发技术,讨论了利用面向对象的认知方法学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建模的流程,探讨了模糊优化和模糊决策理论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并建立了符合水利工程行业管理特点的拓扑性空间数据库结构。其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对现有农田水利行业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数据流的分析,提出了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并对系统的体系结构作了详细描述。 2、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本文结合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详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的处理技术。地图扫描矢量化是当前空间数据采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讨论了自动矢量化技术设计的技术要点。 3、根据面向对象技术的有关理论对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中涉及到的对象进行了讨论和分类,并建立了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模型。实现了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结合。 4、水利工程的项目投资决策及其管理是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详细阐述了水利工程中的数据组成和表结构,并对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分解,并将模糊决策和模糊优化理论引入水利地理信息系统中,辅助管理者决策和实现优化管理。

李志斌[2]2007年在《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生产安全是粮食安全的第一防线。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预警理论和实践最新成果,对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粮食生产预警指标和粮食生产安全预警模型,并以东北叁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状态进行评价和预测的同时,预报了区域粮食生产可能产生的变化,从而为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提出防范措施。首先,在深刻理解预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粮食安全判定的相关指标,结合研究区域粮食生产的特点以及其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对粮食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适合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预警指标,构建了粮食生产安全模型。其次,采用了黄色预警方法中的指数预警和模型预警两种方式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进行预警研究,即通过一组指标和预警模型分别对粮食生产状况进行预警,最后获得如下结论:(1)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影响最大的是粮食单产,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次之,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地膜使用量和成灾率依次减少。(2)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分析表明,粮食生产随着时间推进呈现周期性增长性的波动趋势,即在每个波动周期粮食平均产量是在不断增加的,充分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为“增长型发展”的总趋势,也进一步印证了东北地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3)粮食生产安全指数建立及应用。选用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并采用粮食生产安全指数,即对这两个指标加权求和,以此来反映东北叁省的粮食生产状况。其中人均粮食占有量警限的确定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4)粮食生产安全模型建立及应用。鉴于耕地安全是粮食生产安全的核心所在,粮食生产安全模型可以从耕地质量和数量综合角度来考虑,并通过设立耕地的双重预警来实现。即通过61S手段获得东北叁省耕地的时空变化数据来反应区域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并由此反映区域的粮食生产安全状况及程度,进而阐述这一变化所引发的粮食安全隐患问题。从耕地的双重预警考虑粮食生产安全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5)在上述预警指标和模型建立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实际,确定各个指标的警限区间和警度,对东北叁省粮食生产进行了预警研究,得到了该区域粮食生产安全程度情况。即吉林和辽宁两省2000年粮食生产安全程度低于2003年,而黑龙江省则相反,2000年的粮食生产安全程度则高于2003年;到2010年黑龙江和辽宁两省粮食生产安全程度高于2000年和2003年,而吉林省则低于2003年,高于2000年。(6)采用粮食生产安全指数进行预警,方法简单,易操作,且能够反映出区域粮食生产所处的状态,但其不能够反映出耕地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且预警指标选择以及所占的权重等需进一步研究。而粮食生产安全预警模型,实现了双重预警,即从耕地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考虑了粮食产量的变化,但其所需数据量大,计算比较复杂,需对模型预警结果进一步验证。最后,论文给出了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几点建议:耕地保护并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加大粮食生产的积极支持,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千方百计提高和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

侯海波, 徐搏[3]2018年在《基于GIS的绥化市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完成"十叁五"期间绥化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借助Arc GIS平台并结合SPSS统计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构建绥化市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价体系,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潜力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耕地利用状况良好,耕地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2)潜力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安达市、明水县、绥棱县、青冈县、望奎县、庆安县等地;(3)对中低潜力地区,应在规划期内,多安排土地整治项目。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侯百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2]. 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D]. 李志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3]. 基于GIS的绥化市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价研究[J]. 侯海波, 徐搏.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

标签:;  ;  ;  ;  ;  ;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