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胎龄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论文_周丽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1220)

【摘要】目的: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6年2-2017年2月在我院出生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38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法分析本组新生儿及母亲的基本临床资料,以胎龄为依据进行研究分组,纳入新生儿被分成早期早产组、晚期早产组、足月产组三组,通过回顾分析三组不同胎龄新生儿与母亲基本临床资料,总结与生后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晚期早产组与足月产组,早期早产组胎膜早破、出生窒息史、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要高(P<0.05)。剖宫产分娩与母亲糖尿病在足月产组中的发生率最高,晚期早产组次之(P<0.05),三组中多胎妊娠发生率最低的是足月产组(P<0.05)。白肺、支气管充气、气胸、颅内出血是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常见并发症,前述不同类型并发症在三组发生的频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不同胎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临床治疗结合胎龄影响因素,提高对高危因素的防范,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088-02

RDS发病诱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各有不同,总结不同胎龄RDS相关危险因素与特点是预防RDS的重要举措,笔者回顾性分析2016年2-2017年2月在我院出生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384例新生儿及其产妇基本临床资料,现将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2-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8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设计对照研究实验,将384例入组胎儿分成三组,早期早产组分104例,晚期早产组分142例,足月产组分138例,早期早产组平均胎龄为(30.74±0.18)周;体重最轻的为1.2kg,最重为2.8kg,平均体重为(1.68±0.26)kg。晚期早产组平均胎龄为(35.34±0.31)周;体重最轻的为1.5kg,最重为2.7kg,平均体重为(1.98±0.12)kg。足月产组平均胎龄为(38.71±0.25)周;体重最轻的为1.8kg,最重为3.5kg,平均体重为(2.48±0.09)kg。

1.2 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入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与产妇基本临床资料,对产妇分娩时胎儿有无发生窒息进行调查,了解产妇分娩方式、娩出胎儿个数、妊娠期有无患高血压、糖尿病。详细记录胎儿娩出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胎膜早破、产妇高血压、窒息史、多胎妊娠、产妇糖尿病在三组发生的情况,详细记录三组胎儿生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临床治疗情况详细记录下。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n表示例数,百分比用(%)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三组RDS相关危险因素对照比较分析

三组中胎膜早破发生率最高的为早期早产组,其次为晚期早产组,该项危险因素组间发生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高血压单项危险因素在晚期早产组中的发生率最高(P<0.05),早期早产组与足月产组该项危险因素发生率近似(P>0.05)。出生窒息史单项危险因素早期早产组发生率最高,晚期早产组次之(P<0.05)。相比早期早产组,晚期早产组与足月产组剖宫率较高(P<0.05)。多胎妊娠发生机率最小的是足月产组,最大的是早期早产组(P<0.05)。足月产组产妇糖尿病发生风险最大(P<0.05),数据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临床治疗情况组间比较结果

与晚期早产组及足月产组比较,早期早产组白肺、支气管充气、颅内出血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晚期早产组支气管充气、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足月产组(P<0.05);前述相关并发症足月产组临床治愈率最高,晚期早产组次之(P<0.05)。

3.讨论

据本次研究得知RDS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胎膜早破、产妇糖尿病、出生窒息史、剖宫产、产妇高血压、多胎妊娠,前述单项危险因素在不同胎龄患儿中的发生率各部相同,提示临床治疗应考虑胎龄因素,鉴别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明确病因早预防、早治疗[3]。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足月产组剖宫产率最高,晚期早产组次之,据此我们认为选择性剖宫产为足月儿RDS诱发的高危因素,肺液清除受剖宫产影响而延迟,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PS释放减少进而诱发RDS。

综上所述,不同胎龄RDS相关危险因素各不相同,选择性剖宫产严重影响足月儿RDS发病,早期早产儿RDS的诱发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总结不同胎龄RD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是有效防治RDS的关键着手点。

【参考文献】

[1]曾德润.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0):2024-2026.

[2]代苗英,李少兵,胡金绘,等.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7):644-648.

[3]车伟坤,梁晶,许燕颖.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7,49(2):128-129.

论文作者:周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不同胎龄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论文_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