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论文_蒙智丰

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论文_蒙智丰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广西 来宾 546100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这一现象一直困挠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

关键词:作文提高 农村中职生 创新特色

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教改的瓶颈,我们知道,全部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相对而言,城里的学生的生活内容与活动空间显然要比农村学生的丰富宽广得多,写起作文来也就容易得心应手。相反,农村师生抱怨的最多的也就是这种相对而言落后而闭塞并看似一成不变的生活。但事实上,农村存在着富饶而独特的写作资源可供并亟待师生们共同开发。如果我们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提醒并引导学生最大限度与最大效度地用好这些资源,那么学生的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动,笔底纸间定会流动出鲜活而富于情趣的文字,学生将不再苦于无物可写,而写作也终将成为一种享受。

笔者根据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从农村的实际出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一、分析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

由于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比如为了考试,许多学生就不得不编造,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贫困生”、“残疾人”,甚至是“单亲家庭”、“孤儿”。不是亲身经历是不能体会“贫困生”等人的辛苦与艰难的。所以,他们的作文是不能打动人的。

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对生活在闭塞的农村的中学生而言,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跟他们的老师不无关系。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在上作文课时,他们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这一大套高标准的写作艺术弄蒙了,灰了心,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被迫写出的作文不可能很优秀。另外,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并且尽心尽力地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又很明显的关系。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

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亲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何必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的致命一击。当然,因为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的。

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

1.写出农村特色。

其实,并不是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写万人崇拜的伟大人物才能写出好作文。相反,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练就孩子一双慧眼发现农村自然之美。

时常听到有老师抱怨:农村孩子见识少,知识面窄,没有城里孩子的写作素材多……其实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他们接触到的是有别于城市孩子的另一片广阔天地,农村学生朝夕面对着青山绿水、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花开花谢、季节更迭、山峦小溪、飞禽走兽、插秧割禾、秋收春种、烧水做饭等。让学生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所发现,使身边这些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仓库”。

(2)交流、收集农村语言。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3)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同学都亲身参加过割稻、采茶或摘采柑桔的劳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4)观察农村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5)写观察日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睹,都十分地感兴趣,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花种树或养一些小动物,语文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树,和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

2.在语言上,写作要做到文笔流畅,就必须有良好的语感。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小品演员赵本山演东北风味的小品绘声绘色,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地地道道,可以说都是在乡村资源的挖掘上取得了成功。同时他们之所以写演都很出色,无不是由于他们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有良好的语感,能熟练地驾驭农村的语言。用农村的话说写农村的人和事,听来读来也觉得亲切易懂。那么农村写作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事,写乡亲,写乡景也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在生活的语言实践中不自觉地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在语言实践中获得一些语法技能的基础条件的。

鼓励学生在交流收集农村语言上要多下工夫,那样能使语言更加鲜活而言之有文。农村有许多精练通俗的语言。如农谚:“清明前后,种瓜得豆。”俗语:“养儿不读书,如喂一头猪。”说人小气:“头掉进菜籽箩都找不到。”另外,农村也有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乡戏。将这些收集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写作素材。而且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在写作中使语言走向凝练与优美。让学生走进自然,把生活浓缩到课堂是让学生写作时更有情可抒、有物可状的重要途径。

3.教法力求创新。

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比城市学生低,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在短时间内或是单靠个体力量无法改变的。但是,经常在教法上探求新路,力求创新,却是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共同职责。长久以来,大部分农村中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于学生讨厌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下面,笔者就农村中学作文教法提几点自己的见解。

(1)教人游泳者先下水。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是有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真的做到了“不湿鞋”,这可实在不妙。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人游泳?可是有很多语文教师确实是从不写文章的。虽然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可是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那终究有点儿遥不可及,有时,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围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给学生最感性的东西是自己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能写好“下水作文”,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素。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农村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常常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这么低,写作思路狭窄,内容干燥单调,语句平淡乏味。究其原因是农村学生与外界很少接触,较缺乏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可见,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的文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笔者认为:首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再者是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的一些特点来培养。

著名作家茅盾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想象力也就越丰富。”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如身边人的外貌、言谈、举止及其性格、思想、学习或工作等情况;身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情况;事物的位置、外形特征及景物的远近、动静、声色等等,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此人与彼人、此事与彼事、此物与彼物的不同之处,留心其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教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观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持之以恒,以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为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中职语文课文大多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名篇佳作,有其广泛的代表性,内容极其丰富,所蕴含的作家的想象力也是极为丰富的,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让青春的大脑丰富起来。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吸取前人文化的营养,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卢梭幼年丧母,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在寒冷的夜晚父亲和他一起诵读文学名著,以致于成名以后的卢梭也难以忘怀这段岁月。我在班上还读过高尔基、海伦·凯勒等名人传记,发动学生掀起了读书热。每天读报时间或学习的间余我都会抽一些时间给学生朗读几段美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鼓励学生购买了《读者》、《中学生博览》等优秀报刊,在班上争相传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电视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农村现在生活好了,看电视应该不是什么奢望,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怎样从电视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新闻、电视散文、东方时空等节目既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看东方时空节目,水均益对伊拉克境内世界文化遗产被摧毁这一事件的评论,水均益那精彩的点评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谴责、愤懑、遗憾、无奈;看超级新闻场,传播最新的资讯信息,叙说最动人的故事。电视节目主持人炉火纯青的语言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有绿色的乡村田园、浓郁的民俗文化……那就是说,我们在作文教学上输给城市的不是生活在农村,而是思想“农村化”了,甚至是自卑了。只要对农村自然和人文资源充分地开发利用,正确引导学生自觉地扩大阅读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范围,勤于练笔,农村的作文教学一定会出现一片晴空。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中学就能走出目前作文教学的泥潭,迎来独具风景的农村作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资料

[1]改萍 李守森 主编《教育教学文论汇篇》.学苑出版社出版,第428页。

[2]王庆国《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第474页。

[3]曹欣欣《利用批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第487页。

[4]付美芬 徐高堂《谈谈我是怎样指导学生作文的》.第479页。

[5]余启端《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6]《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八期,第41页。

[7]周永松《作文训练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1994年,第10期。

论文作者:蒙智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论文_蒙智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